上海飞迪拜仅1小时?这家公司掘金超音速客运千亿市场

上海飞迪拜仅1小时?这家公司掘金超音速客运千亿市场
2022年01月17日 21:55 21世纪商业评论

记者|杨松 编辑|夏崇

刚刚过去的2021年12月,是凌空天行收获的月份。

2021年12月30日12时40分, “天行”系列火箭成功升空,这是该系列第9次完成飞行任务,也是当月内完成的第三次飞行试验任务。

“高超音速飞行在中国起步很晚,但是进步非常快,尤其是去年,已经受到了美国的高度重视。” 凌空天行总裁助理沈海滨告诉《21CBR》记者,国内高超音速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凌空天行总裁助理沈海滨

2018年10月成立的凌空天行,是国内唯一从事商业高超音速飞行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公司研发团队成员主要来自航空航天类大型工业集团,具备多年的工程项目总体设计与研制经验。

凌空天行火箭主要针对“临近空间”,即距离地面20-100公里的空间;其下面的空域通常称为“天空”,主要是飞机等传统航空器活动空间;其上方空域为平常说的“太空”,是运载火箭等航天器的运行空间。

随着火箭技术日渐成熟,作为中间空白地带的“临近空间”,商业潜力逐渐释放。包括凌空天行在内多航空商业公司,均获得大笔融资。

截至目前,成立三年的凌空天行完成了由源码资本、经纬创投等在内的A+轮融资,累积融资总额超过5亿元。

01

技术绝对领先

“从设计生产到测试总装,把火箭的各种零部件拼装到一起,都是我们自己做。”

沈海滨表示,与其他商业航天公司不同,凌空天行具有全系统覆盖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总体设计能力,具备完整的火箭总装队伍,可独立完成火箭总装、测试、发射实施全流程工作。

这并不容易,飞行器总体涉及气动布局设计、载荷环境、动力、结构、电气、防隔热及发射支持等各个专业,需要大量相关专业人才。

以材料为例,高超飞机需要重复使用,材料要具备防烧蚀性;气动外形设计上,高超飞机需要一段无动力飞行,与传统的圆筒形火箭也有所不同,需要进行仿真预示分析。

资料显示,凌空天空将所有职能分布在三个地区,公司研发总部位于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动力研发中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火箭研发生产基地位于安徽省蚌埠市。

之所以能形成全系统覆盖优势,一方面公司拥有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另外,公司有足够飞行需求,支撑高额的研发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据沈海滨透露,研发团队成员主要来自航空航天类大型工业集团,公司200多名员工中,超过80%为技术人员。

发射次数方面,其他商业航天公司一年可能只有一次飞行任务,而凌空天行一年有近10次的飞行任务,“可以把很多需要攻关的关键技术,放在这些试验中去验证”。

在沈海滨看来,高超音速飞行器光靠书本公式无法做出来,需要经过大量试验和真正飞行,才能检验产品的实际性能与可靠性;在这个人才稀缺的领域,培养年轻的科研人才,同样需要在真实的飞行任务中完成学习和经验累积。

目前,凌空天行在总体与分离设计、回收与气动设计、结构计算验证、防隔热研发、动力研发等细分领域,都有成熟、可靠的技术实践积累,可完成复杂外形飞行器的研制。

以高超音速飞行器“回收”环节为例。采用主动减速+垂直着陆的回收方式,通过滑翔减速将飞行器速度降至亚声速后,液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进行二次减速直至垂直着陆回收。目前,凌空天行已完成多次液体发动机摆喷试验、着陆装置落震试验。

凭借多次飞行试验,凌空天行实现了“后无追兵,前无标杆”的领先优势。

02

争夺千亿市场

商业航天试验验证市场的商业化正在打开局面。凌空天行的“天行”系列火箭的试验用户,主要来自国内航空航天高校、科研院所等。

沈海滨称,高校试验用户往往科研能力强,但工程经验有所欠缺,当他们需要验证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时,需要可提供工程实现的全流程服务的企业支持。

从高校提需求,到最后成功升空,每个发射周期为6-9个月时间。目前“天行”火箭已经实现了部分模块化设计,一些发射任务采用不到10人的团队即可完成。

“现在每一发都有客户,都有利润空间。”沈海滨称,根据客户需求不同,每发火箭成本在500万-1000万不等,每发均有所盈利。

“订单方面,找上门的订单已做不完了。“沈海滨透露,公司营收以每年超过500%的速度在增长,2021年已经超过了1亿元。

这是一个百亿级市场。据艾瑞咨询报告测算,航空航天试验验证市场规模在2018年已达到154.7亿元。

来源:艾瑞咨询

凌空天行没有局限于试验验证领域,其更大的野心在于太空旅游和超音速客机市场。

2021年,马斯克的Space X、贝索斯的蓝色起源,以及布兰森的维珍银河,均进行了太空旅游飞行,普通人步入太空不再遥远。

“我们跟维珍银河的飞行模式不太一样,是垂直起飞,中间旅程无动力飞行,回来是垂直降落。”沈海滨称,凌空天行聚焦的是地球两点飞行,当飞行器垂直升空后,会在大气层内像冲浪一样无动力飞行。

在沈海滨看来,民航客机已有百年历史,但飞行速度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通过超音速技术,传统十几个小时的洲际飞行时间,能压缩到1-2小时,“越远距离越能体现速度的优势”。

业内人士称,计划到2045年,我国航班化航天运输将实现1小时全球抵达。

凌空天行已经制定好发展路线图,沈海滨称,公司将在2023年进行高超音速飞行器载货试验,2025年启动运营;高超音速载人飞机最快将于2030年交付,通过与航空公司合作,进入高端商务旅行市场。

据艾瑞咨询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未来全球超音速客机投入商业营运后,市场规模将达到918亿美元。

这也是凌空天行想要争夺的市场。其在官网首页,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了超音速客机,从上海到迪拜仅需1个小时,相较当前两地超8小时飞行时间,缩短了87.5%。

凌空天行团队坚信能实现这一目标。“人类对速度的渴求,正在让火箭变为新时代的交通工具。我相信未来十年,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做出一个由中国人定义的出行方式。”公司CEO王毓栋说。

题图来源:凌空天行官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