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全国知名班主任刘俐宏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如果把“青年”和“教师”这两个词语连在一起,“青年教师”显然会被赋予更多的责任与使命。
青年教师处在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对生命的追求也最有动力。青年教师有坚毅的精神,有进取的雄心,更有无畏的意志,因为他们就是一道无与伦比的光。
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是一颗未经雕琢的宝石,蕴藏着无限的可能。
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是那“脚踏实地的实践者”,他们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细作,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希望的果实。
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是“有力量的思考者”,是“未来教育的接班人”。新时代青年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青年教师,请继续迎着光奔跑吧!教书育人的初心永不改变,对教育理想的期盼永远炽热。看见光,迎着光前行,相信试炼的尽头必将是万里花开的壮美景象。
愿你在最好的年纪,成为最好的自己。吾辈青年,你就是自己的光。
今天是教师节,本报采访了6位青年教师,一起领略他们的青春风采。
考前如何放松?从数字1写到500
彭永嘉 30岁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心理健康老师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老师和班主任,彭永嘉将这两者身份融合起来:用体验代替说教,用包容辅佐成长。比如,从数字1写到500不出错,这是在一些景点可看到的挑战,彭永嘉将此搬进了课堂,让学生们在考前练习,并告诉大家再简单的题目也容易出错;让两位有矛盾的学生一同站在平衡板上保持不掉下去,来巧妙化解双方矛盾。
彭永嘉所在班级的每一场班会也都十分有趣,“每月生日聚会”“吐槽大会”“123有话说”“好歌分享会”“10分钟聊天下”“心里话漂流瓶”等都是同学们的最爱。
“吐槽大会是对日常烦恼的幽默吐槽,既引发听众的共情和被看见,又能使吐槽者得到团体的心理支持。”彭永嘉说,中学生看重自己在集体中的被认同和价值,因此班级专门成立了“班级福利委员会”为当月过生日的同学集体庆祝,让每位同学收获满满的惊喜,并从中获得自我价值感,感受爱与归属感。
此外,在学校心理工作中,彭永嘉与其他心理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心理老师进年级”的号召,投身到各年级专职心理工作中,除了心理健康课和心理辅导,还专门针对班主任群体进行心理培训,辅助班级的管理育人工作,为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在同学们眼中,彭永嘉可以说是亦师亦友。当学生们感到快乐时,他是可以分享的好友;当学生们有烦恼时,他是可以倾诉的咨询师;当学生们出现矛盾时,他是对事不对人的公正“法官”;当学生们迷茫困惑时,他是大家的人生导师……
在生活中,彭永嘉是一个热爱运动和生活的人。他曾用2个月从上海骑自行车到拉萨(2018年5月-6月从上海到重庆,2021年7月-8月从重庆到拉萨),沿途捡了几十袋被丢弃的垃圾瓶,激励了许多学生坚持做有意义的事;他也喜欢打篮球,经常和班上学生切磋,能拉近和大家的关系;他还喜欢摄影,用视频和照片记录下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好,为大家留下成长的回忆。
办故事大赛让课堂有趣、有用
夏娟 33岁 中华路小学语文老师、渝中区骨干教师
“同学们,如果用森林和熊这两个关键词来编故事,你们会怎么编呢?开动脑筋,班级故事大赛开赛啦!”这是渝中区中华路小学语文老师夏娟曾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布置的一个任务。
夏娟将班级中的44位小朋友分成11个小组,经过小组合作、互评他评,11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诞生了,奇思配上妙笔,11本稚拙但好玩儿的故事绘本也应运而生。
今年33岁的夏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在渝中区中华路小学任教,已有12年的教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内容,还得琢磨学生的特点,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夏娟说,她主张的便是让学生们觉得课堂上好玩、有趣,并且能学有所用。
写作,是许多学生心中的“老大难”。“很大一部分学生写作困难,是因为孩子绞尽脑汁在编,却脱离了真实生活。”夏娟认为,作文应和生活关联,于是她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去回忆打动自己的人物故事,通过为其制作一份《有你,真好》的有声明信片,并邮寄给对方的方式来唤醒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她的《有你,真好》也曾获得市、区级青年教师语文学科赛课一等奖。
班主任工作中,夏娟发现不少学生缺乏时间规划、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她着力打造“嘀嗒”班级。让同学们通过清点时间金币等游戏,感受每分每秒的宝贵;通过交流自己珍惜时间的做法,教学生们学会梳理任务,按轻重缓急分清主次……如今,夏娟班里的学生已经具备主动规划时间的意识,他们正在每天、每周、每个寒暑假的时间载体中,用“争分夺秒”的态度全力打造自己的“幸福童年”。
在同事们眼中,夏娟很“拼”,放学后常常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将青春、激情与汗水都奉献在教学岗位上。谈起家庭,夏娟也坦言:“女儿现在5岁,我却很少接送她上下学,但只要我回到家,都会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她、陪伴她。”像无数扎根一线的青年教师一样,夏娟在平凡但充实的日子中,不断感受并制造着教育日常的美好!
用鲜活旅行游记输出写作技巧
莫泓莅 28岁 铁马小学语文老师、德育干事
“你若要写哈尔滨,就不能只写哈尔滨,你要写它是中国的最北方,写天苍苍、雪茫茫……”2024年寒假结束后,莫泓莅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特别的语文课。她以《我的寻梦之旅》为题,给孩子们分享了自己去哈尔滨的旅行见闻。
这封信既让孩子们了解到了哈尔滨的“新奇趣”,又融入了大量的写作技巧。此外,莫泓莅对应信件内容,精心制作的PPT,更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课上完后,孩子们还收到了莫泓莅从哈尔滨为他们每个人挑选的小礼物。
这样饱含趣味、寓教于乐的形式,是“90后”教师莫泓莅时常运用的教学模式。
这不,又一堂语文课上,莫泓莅设计了课前热身小游戏。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识,同时还被调动起了学习积极性。
莫泓莅说,低年级的学生们活泼、爱玩,想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她便不断以一些新颖、有趣的上课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好喜欢莫老师”“莫老师,我好想你”……每当放假,莫泓莅总能收到孩子们发来的消息。如何获得孩子们的全心认可与喜爱?莫泓莅笑着说,课上认真传授知识,课下与孩子们成为好朋友,便是秘诀。
2024年新年会上,莫泓莅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惊喜,穿着玲娜贝儿人偶服出现在教室里。没想到,刚走进教室就“露了馅”,孩子们围着人偶直喊“莫老师”,还自动为莫老师扇风。莫泓莅说,尽管自己藏在人偶里热得满头大汗,但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模样,就觉得一切都值得,“童年得到的爱,是长大以后的光!”
“美少女”将《甄嬛传》带到课堂
张兮 31岁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专任教师
在该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有位同学们公认的“美少女”。每当她站在讲台上,就会是教室里最耀眼的那颗星。
“90后”张兮,曾获得伦敦艺术大学硕士学位,主要负责学院内《摄像与编辑》和《广告学》两门课程。她是新闻学院大一大二学生口中的“兮姐”。
“美少女虽然漂亮,但是她的人格魅力总是感染我们。”同学们说,“兮姐”的课堂干货满满,尤其注重实践。除了有着“open”的教育理念,有着曾参与伦敦电影节、平遥电影节等国内外多个电影节的策展经验外,“兮姐”还时常叮嘱大家,“光学理论知识会限制想象力和原创力的发挥,一定不要局限在课堂里。”
“兮姐”的课堂通常不按常理出牌,有时会让大家带着知识点走出教室,去校园里即兴创作;有时也会将《甄嬛传》的影像带到课堂上,告诉同学们这样的电视剧之所以受欢迎,除了有好的剧本,也离不开大量配角的映衬和呼应;她还会推荐大家去看豆瓣平台的高评分影剧《新闻编辑室》,希望大一新生能在优秀的作品里,去感悟新闻行业、去感受新闻人,希望大家坚定所选的专业,哪怕遇到再多困难也要坚持初心、相信文字的力量。
有同学们问她,如何做到生活和工作平衡,她会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有好的情绪和状态。会生活的人,才能把工作做好” 。
近年来,“兮姐”荣获2023年重庆新闻展、2024年重庆广告大赛最受欢迎指导老师。她称,这得益于同学们的认可,“今后,我希望自己能多多发掘同学们的闪光点,将大家的好作品带到更高的舞台发光、发亮。”
“大铁锅”课题幽默与严谨并存
李存璞 37岁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人类祖先告别茹毛饮血的那一晚,一定因为一道意外的闪电。闪电击中松林茂密的松针,燃起熊熊火焰。树下一头稍显肥硕的羚羊来不及跑远,便被大火困住……在大火褪去却尚留一些余温之时,祖先捡起外酥里内嫩的羊腿一口下去,口腔中爆发出质感与鲜香定格在美好的瞬间,从此决定在基因编入为烧烤而疯狂的赞叹。”你能想象吗,这个活色生香的段子,竟出自李存璞这位化工学教授之口。
实际上,有李存璞的地方就有欢乐。这不,此时的大学教室里,李存璞正用他的幽默式教学,让学生们欢笑阵阵。因此,比起“李老师”“李教授”,学生们更爱喊他的微信名“李肚肚”。
李存璞的化学课,有趣和严谨可是并存的。这不,许多学生都会以“大铁锅”案例来论证。
“一口优秀的中华铸铁锅不会粘锅,不会生锈,可以经受大勺的刮削与刷子的用力清洗,多年使用之后仍然历久弥新。因此每一位夜市摊位老板都将手中的中华铸铁锅视若珍宝。民间流传着的一套‘开锅’仪式,或许是解开谜团的关键。”李存璞曾为了研究好这个问题,和魏子栋教授通过实地走访重庆众多夜市和餐馆,并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开锅,然后从纳米科学角度揭示了“开锅”过程中所谓的“食神祝福”的微观真相。最后形成论文,发表于国产英文刊《Nano Materials Science》。
“说到底,就是随着铁锅涂油和灼烧次数的增加,形成了一道Fe3O4纳米球。它是铁锅不粘食材、并让食材鲜嫩多汁的关键。”李存璞实验、较真的过程,学生们或参与或见证。最终,大家直呼“彻底感受到了化学的乐趣”“有趣的化学,爱了爱了”。
此外,李存璞还在锂硫电池、有机电合成等研究领域,于美国化学会志、化学科学、物质等期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
在生活中,李存璞还是个妥妥的“斜杠青年”——说得了脱口秀,当得了科普区视频博主(在B站以“李肚镀”为名的,累积播放量160万+),还是铁人三项爱好者以及业余摄影师。
重庆大学许多学生表示,尤其喜欢且向往李存璞这种“对科学严谨又不失幽默、对生活热情又饱含松驰感”的人生态度。
师学可以成为好拍档、好队友
梁承超 36岁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是重庆邮电大学的王牌专业,作为技术性的工科类专业,无疑学习和钻研的过程有些枯燥乏味,但该校正在读硕、博的同学们却评价说“梁老师的课我们很愿意去听”“梁老师的课我们完全不排斥”。
作为该校为数不多的“80后”教授,梁承超在学生们眼里,是位典型不爱照着课本讲课的年轻老师。为让同学们快速理解和记忆每堂课的知识点,他通常会以前沿科研进展、具体的实验项目、经典开发案例为大家做演示。有理论、有实战,是梁老师在同学们心中树立“权威”的理由。
2017年,梁承超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博士毕业获学校勋章,在国外的华为研究工作所从事5G标准化技术研究。他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和教学奖励3次,在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SCI他引1100余次,获国内外专利20余份等等。
既然在企业有好的发展,为何选择站上三尺讲台?面对同学们疑问,梁承超直言,“这是职业摸索中的最终选择。一个人对于人生价值的体现和规划,涉及方方面面,这其中就包括理想、爱好、行业价值,还有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同学们眼里的梁老师既包容又有个性。比如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可以随时对他的观点、想法、甚至成果提出异议,他会鼓励大家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做课题研究非常枯燥,男同学会提议去健身房解压,他不仅表示支持,还希望大家多尝试皮划艇、滑冰等新型运动;他也会严格要求同学们用英文写论文,鼓励大家抽空读一读《毛泽东选集》;有趣的是,他还会与同学们讨论最新的《黑神话:悟空》如何闯关,手把手教同学们填简历等等。
“我从2019年回重庆起,就扎根在教育和科研一线。我认为,这已经是一个互利互助的新时代,老师和同学们可以成为好拍档、好队友。我眼中的同学们,一届比一届优秀,他们敢说敢言,逐渐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价值判断,不依赖老师,这是好事。因为拥有良好的自我人格,才能当好一名工程师、一名科研工作者,实现自我价值……”
这位同学们眼里不发火、不说教的梁老师,真正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敬,同时也被列为重庆市科技局、市经信委专家库的年轻成员。
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记者 李琅 张春莲 实习生 雍晓雨 蒋达弘 徐瑞鞠 受访者供图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