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改革中努力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的科技创新生动局面

在深化改革中努力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的科技创新生动局面
2025年01月29日 09:28 焦点头条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为庆华公司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特能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了“七年三步走”战略,为庆华公司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杨世泽董事长结合特能实际,向广大特能人发出“特能十问”,是启迪我们探索火工技术策源地实践途径的科学指引。

庆华公司党员干部踊跃响应,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编制庆华“1+14”专项行动方案、启动全员深入思考等实际行动作出郑重回答。公司第一次党代会上总结了公司六年来的成就,强调了“六个坚定不移”“六个毫不动摇”“六个始终聚焦”,同时提出了今后七年的发展目标,号召大家要以坚如磐石、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实干作风,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勠力同心,坚定履行好强军首责,奋力谱写美好庆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作为一名火工科研工作者,我愿以自己的浅见,抛砖引玉,希望能为庆华公司在深化改革中努力形成百争流千帆竞的科技创新生动局面,推进世界一流火工品企业建设,坚决完成“履行强军首责、支撑一流军队”企业使命作出一点努力。

突出党建领航 强化政治基石引领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改革才能保持正确方向,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才能不断行稳致远。庆华作为有70年历史传承的重点保军企业,必须把坚持党建引航、不断强化政治基石引领力作为建设世界一流火工品企业的强大动力源,用“引领火工行业 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愿景来实现忠诚履行强军首责的政治使命,使企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用“丹心报国 智慧奉献”企业价值观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责任,在担当起满足职工群众新期待的新时代重任中形成强大合力。

我认为,庆华的“引领火工行业 创造美好生活”愿景中的“引领”有三层理解。一是坚决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政治引领;二是坚决把不折不扣完成党中央和上级的重点任务目标作为有效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的决策部署引领;三是坚决把积极跟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作为努力提升强军保供能力的火工技术引领。

“丹心报国 智慧奉献”是庆华的企业价值观,是庆华广大党员职工创造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我认为,“创造”也有三层含义,一是庆华先辈用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换来了庆华的从无到有,我们要传承他们的历史创造;二是当代庆华人的坚守努力和拼搏付出,筑就了庆华的从小到大,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现代创造;三是未来创造需要火工科技创新人才吃透科学原理和技术核心,支撑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丹心乃赤诚之心,庆华人要知行合一,赤诚为国,将自身使命与火工品科技创新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默默地为国家国防军队建设贡献自己的关键力量。

突出科技导航 强化火工发展协同力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对于庆华而言,庆华的现代化,必须是进入火工行业第一方阵位置的现代化,是火工市场份额和产值领先的现代化,是占据火工科技制高点的现代化,更是“创新无界 攻坚有恒”科技理念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推动科技现代化,唯有抓住火工行业发展的瓶颈-关键科学技术痛点问题,才能有效推动火工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科学技术并非是将科学与技术做简单的加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属于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是把握客观规律,技术是产生新的事物形成新产品。科学的实现离不开技术的落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创新方向,技术为科学提供理论方向和实验验证,火工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如此。离开科学只谈技术是竭泽而渔,离开技术只谈科学是缘木求鱼。要不断探索在提升火工技术的同时发展火工品科学,又要在发展火工品科学的同时促进火工技术提升的新思路。

火工品科学的技术化和火工技术的科学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螺旋式促进。唯有通过火工科学的技术化和火工技术的科学化才能实现火工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同时,火工品的技术地位决定了行业市场地位,庆华要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先机、拓展空间、赢得未来,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吃技术饭、走创新路。杨世泽董事长的“特能十问”中提到“如何实现更多原创技术产出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火工品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这个问题传递出特能集团领导班子对科技创新战略的深度思考。

我认为,火工科技的发展首先要坚持好创新驱动这个轮子。一是坚持深化改革,将火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部分,形成关键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链,获得创新保护带来的可靠竞争性利润。二是坚持制度的改革创新,优化研发管理流程,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并探索与系统内部兄弟单位、高校研究院所合作新模式,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进行项目联合攻关与合作。三是在产品研发和产品生产阶段,积极思考探索引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等,逐步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构建产业层面信息系统,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突出人才引航 强化企业创新驱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人才,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地位,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充分激发广大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尤为重要。

火工科技的发展还要坚持好“人才”轮子的驱动。关于火工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建设,我认为,一是通过内外部培训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为庆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二是不断加强担当有为、敬业有成的人才理念,完善与庆华火工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梯队建设;三是要努力建设特色品牌工程,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如“凝心铸魂”工程和“党建领航、火工导航、创新引航、扬帆远航”的“四航”工程,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科研素养,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

对于个人而言,一是作为高层次人才,须在学习吃透技术的基础之上,调动自身高质量社会资源,推进三代四代火工品的工程技术攻关,同时提高关键技术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庆华人才政策的支持下进行自驱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找准切入点,形成特色研究工作;三是要加强自身创新素质的培养,掌握火工技术前沿,使用系统性思维开展研究工作,将创新思维不仅应用到技术上而且使用在研究方法上,助力庆华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地位,提升庆华在火工品行业的影响力。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尤长。作为庆华的科技骨干,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见证了第一个百年的伟大成果,迎来了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当前,庆华公司正站在蓄势待发的新起点,每一位庆华人理应坚守“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意志,秉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稳固定力,深入思考特能集团“七年三步走”战略、“特能十问”、庆华“1+14”专项行动的实践途径,时刻以“潮平两岸阔”的战略视野和“风正一帆悬”的昂扬姿态,全力以赴,开启庆华现代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文/董敏鹏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