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7年成立公司以前,达普生物科技公司的科研人员,在香港的实验室浸润了10年。公司成立后,他们一直在寻找适合的生产基地,好将多年的研发成果付诸商业化量产。
公司对办公地址的选择颇为挑剔,经过谨慎论证后,最终由华夏幸福将公司引进了嘉善产业新城——2013年华夏幸福携手嘉善县政府创建的产业新城。
后来他们发现,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先是优越的“江浙沪中心的地理位置”,不仅便于铺陈浙江、上海等地区的销售渠道,还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享受同等于上海的资源。
此外,华夏幸福提供的全方位服务,也颇让公司满意。华夏幸福不仅提供了人才公寓,主动修建了实验室,还及时配合公司需求完善服务。有一次,公司想在办公区一处地方开个过道方便员工进出,华夏幸福服务团队得知后马上派人修建。这样的服务精神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褒奖。
先进的研发技术,适宜的产业环境,再加上华夏幸福高效周全的产业服务,公司在入驻嘉善产业新城半年后,就实现了生物芯片的全面量产。
待在嘉善时间久了,员工们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办公生产的场地,还是一处宜居的生活场所。工作之余,员工们可以在充满水乡气质的嘉善越里闲逛,也可以去云湖公园散步聊天,非常惬意悠闲。

20年来,华夏幸福已经打造了很多类似嘉善产业新城这样的项目,这是公司当下正在做的主要事业——建造一座座包涵了所有生产和生活元素的宜业宜居城市。
一直以来,华夏幸福根据区域特色,通过“产业规划、选址服务、全球资源、行业圈层、金融支持、专业载体、一揽子政策、全程服务”等在内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为区域引进企业,导入产业集群,再辅以完善的教育、医疗、商业配套,最终带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变了区域面貌。
我们的城市版图正在起变化。
最新一项大数据预测表明:未来70%的城镇新增人口都会流向都市圈。新技术、新产业也将主要孕育在都市圈,产业发展将迎来从全面开花的跟随型经济,向核心都市圈引领的创新型经济转变。
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都市圈外圈层与中心城市存在巨大落差,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短板。
这给予了华夏幸福产业新城模式极大的发展空间。
在走向全国过程中,华夏幸福创新性地利用开发性PPP模式,让众多区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开发性PPP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独有优势:
首先,这是一整套高质量补短板的解决方案。与发达国家更多单体的PPP项目不同,华夏幸福针对国内城市化相对落后的现实,通过设计咨询、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管理运营六大服务,把盈利的、非盈利的项目组合到一起,肥瘦搭配,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其次,这一模式拥有“自我造血”机制,不需要政府投资、担保和兜底。社会资本和政府共同约定,社会资本需要完成由合作范围内新增财政收入、GDP、民生、就业、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等关键指标组成的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指标,并经第三方审计确认后,政府才能从社会资本自身创造的新增财政收入中支付社会资本的回报。如果完不成绩效考核指标,政府就可以不支付,社会资本得不到任何回报。
再次,拥有正向激励机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因为不需要担保兜底,便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主动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服务水平上;对于社会资本而言,要完成各项考核指标,就必须想法设法发展高端产业和实体经济,创造新增财富。在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下,激励了社会资本在运营中必须组建专业团队,用尽全力引入高端技术、高端产业、高端人才,真正发展实体经济,来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和GDP。
最后,地方财政可以获得“增量取酬”优势。传统的PPP模式是做减法,需要政府从现有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支付服务费;而开发性PPP模式首先约定了政府不花钱、不担保、不融资、不兜底、不负债,合作区域范围内所有投入都是由社会资本负责,以合作区域内未来新增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资本的回报来源,这就大大增强了地方政府年度财政的支出能力,有利于地方政府整体财政收支更加健康平衡。
这种新型的开发性PPP模式,将政府职能和社会资本的效率和灵活性,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让两种力量拧成一股绳,从而带动了县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上起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对这一模式评价时表示:
开发性PPP是国际通行PPP模式与中国特色制度背景和实践土壤相结合后的创新化学反应,是传统PPP模式的升级版,也是我国区域开发组织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事业在新模式驱动下,正加速飞奔。2019年公司年报显示,当年公司投资运营的园区新增签约入园企业545家,新增签约投资额约为1956.13亿元,同比增长17.8%,创历史新高;环北京以外区域新增入园企业430家,新增签约投资额 1618.73亿元;同比增长15.1%。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2016年之前,华夏幸福还是一家聚焦环京的准房地产开发企业。仅仅过了三四年,这家企业就完成了转型。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的产业新城业务(不包含房地产开发)贡献了高达52.2%的毛利,已经超过了一半的比重。
实际上,几经战略升级后,目前华夏幸福的公司战略从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转变成了“中国领先的核心都市圈不动产投资开发及运营管理平台”。
在做大做强产业新城业务的同时,华夏幸福全力开拓商业地产及相关业务,在传统重资产模式的基础上,加速开拓轻资产模式,实现轻重并举,积极布局包括商业综合体、公共住房、康养、科学社区等商业地产及相关业务。
这家从地产业渐渐转型出圈儿的企业,正在创造产业运营和不动产投资的无限可能。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