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觅眼|黄红云的资本事故一直没结束

鹰觅眼|黄红云的资本事故一直没结束
2022年09月20日 11:21 鹰觅房产

很多事情都证明,挫折和打击并不一定会给人带来什么改变。

几年前,黄红云攀上徐翔搞出的那场减持大戏,应该是他此生最大的“滑铁卢”。后来交了罚款,回了老家,侥幸躲过一劫,都想着他肯定会在玩虚拟经济的路上改弦更张,但事实告诉我们,所有人都低估了黄红云的执着。

前几天,深交所对金科股份的大股东金科控股发出了监管函,通报其违规未及时披露减持计划。

今年8月16日至8月22日,金科股票被金融机构强制平仓,减持数量合计5073.23万股,占金科股份总股本的0.95%,减持金额合计约1.27亿元。

按规定,这一减持行为需要在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而金科控股并未这么做。

金融机构平仓的操作常识,一般都会提前告知当事公司。金科控股肯定不能说自己压根不知道这件事。

金科控股保持沉默的原因,有可能是害怕股价大跌,毕竟金科股价从去年8月的阶段性高点算起,到减持时点,一年来已经跌没了76%。虽然这次的减持比重不大,但如果提前通告市场平仓这一冲击性消息,股价百分百会下跌,有可能还是暴跌;而如果隐瞒了,事后只不过是一个警示而言。

如果股票大跌,不止是股东身价缩水,由此引发的追加质押股票保证金和其他担保品要求,对于已经暴雷的金科来说,会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

隐而不报,可能是百般权衡下的选择。然而违规就是违规,即便有一千种理由,大股东的义务要履行,投资者的知情权不能被剥夺。

金科控股的大股东正是资本老炮黄红云。

如果深挖一下,这个事情其实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这次涉及的平仓股票,绝大部分都来自金科控股与中信证券和银河证券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剩下一小部分,据金科控股后来委屈巴巴地说,是来自质押回购的解押股份。

听上去,这两家券商实在太凶残了,不仅把该平仓的平了,好像连属于人家自己的股票也给平了。

金科控股真的这么无辜吗?这里面涉及到券商的一个金融创新工具。

一般的融资融券业务对市场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提供给普通投资者的一种杠杆融资模式。然而,金科控股涉及的融资融券业务,则是券商提供的彻头彻尾的ToB业务。

这些年,券商为摆脱对经纪业务依赖,一直在左突右冲地寻找新的搞钱方式,于是创新出了一种专门针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融资融券模式。

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而言,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枯木逢春式的解决方案,可以化解诸多融资尴尬和难题。

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省掉很多质押回购业务的麻烦。比如交易所规定质押比例超过50%的股票,就不得作为质押标的再融资了,但融资融券业务不受这一比例限制。

还有,通过这一方式融资不需要公告融资细节。一般的质押回购业务需要做信息披露,经常会带来二级市场股价波动;而通过融资融券搞钱,不需要做细致的信息披露。

再有,这一业务流程简便,不需要主管部门出具手续,资金T+1到账;大股东可以自主安排资金使用周期,并且放在担保账户的股票不影响正常交易。

和一般的质押回购业务变比,融资融券真是贴心到了——

大股东瞌睡就奉上枕头。

金科控股和黄红云本人都先后参与了这一暖心交易。

2020年下半年,持股7.5亿的金科控股,在质押了5亿股的前提下,依然将所有持股全部AII IN进了融资融券。由此可见,金科参与的这版融资融券,允许重复操作,即便是已经质押的股份,依然可以拿来再用一次。

图片来源于金科股份2020年年报

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爆仓后两家券商会把解押的质押股份也一起强制平仓了。包含着质押股票的融资融券业务,在风险来临的时候二者必然同受牵连。

这就是所谓的杠杆效应,融资的时候可以加倍给予,等到风险来临则加倍偿还。当初迎佛的人,成了杀佛的人。

金科控股开始的融资融券业务始于2020年下半年,这个时间线刚好是“三道红线”出台的时刻,或许是为了缓解上市公司流动性,才让资本老炮黄红云如此AII IN。

如果那时投资者知道了金科控股将全部股份都拿出去搞钱了,会是怎样的结果?

尽管有的上市公司会专门公告披露这一业务,但这一做法不属于金科控股。如我们今天所知,黄红云聪明地利用融资融券业务不需要特别公告细节的特点,完美避开了信披。

当然,谁都想不到金科会有暴雷的这一天,股票被强制平仓,黄红云也不能未卜先知,赌性来自于盲目的自信。而金科刚出的中报显示——

公司依然积重难返。

上半年,金科正在努力偿付有息负债。有息负债由2021年期末的806亿,下降到了今年中的673亿,半年内降了132亿。

应该说,这个力度很可以了。比较一下碧桂园的体量,上半年才压下了200多亿的有息负债。

偿债的方式除了来自销售回款,还有就是卖资产。上半年公司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为3亿,看起来好像没多少,但比较一下从合联营公司那里才取得了2200万的现金投资收益,就能知道金科在处理资产方面的杀伐果断了。

尽管这样,公司的偿债风险依然很高。从中报数据看,公司的可动用现金只有84亿,而一年内需要偿付的负债则高达351亿,除限后的现金短债比只有0.24。

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楼市大行情,也没有特别的融资支持,金科短期内走出困境根本无望。

从两方面可以看出暴雷对金科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上半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只有276亿,比去年同期下跌了49%,远大于行业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暴雷对金科的影响非常大。不过,幸亏有一些未暴雷的合作伙伴撑着,公司以前被诟病的少数股东权益高的问题,在今天好像变成了好事,否则还不知会惨到什么地步。

另一方面,暴雷也拖累了公司的代建业务。中报数据显示,这一业务在去年中期还实现了7.4亿的营收,而今年中期下滑到了3.9亿,幅度达47%。

想要从代建业务出发寻找突破点,目前来看也是阻力重重。

金科这家房企真的很另类,在同行中几乎找不到和它相似的发展模式。它似乎是专门为踏错节拍而生的。在房地产爆炸性发展的那些年,先是老板醉心玩资本,然后与融创争夺股权,后来老板又闹离婚,虽然好不容易回到踏实做实业的正路上,却迎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行业大调整,最终将自己整暴了雷。

劫运不断,除了锤炼心脏,不知金科有没有好好反思过自己。

不过,还是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金科或许自有运数。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金科居然发行了一笔公司债,募集了15亿元。这对于已经暴雷的民营房企来说,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考虑到前几次身陷险境后的逢凶化吉,柳暗花明,金科犹如神助,也许,这一次也能幸运闯关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