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觅眼|万科原高管层很可能没事儿了

鹰觅眼|万科原高管层很可能没事儿了
2025年02月07日 22:05 陌景珑

作者信息Author Introduction

八年券商从业,持证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

十年财经媒体从业,资深记者

万科年前和年后这两大波人事变动,深铁全面掌控管理权,彻底点燃了外界对万科的科考风。上一次的舆情沸腾,还是去年上半年万科烟台小股东实名举报万科高管。

当下的时点,很多人将深铁的全面进驻,等同于对原高管层清算的开始,这种揣测实际缺乏事实依据。历史上深铁与万科的渊源,深铁的站位,乃至当下二者之间的角色互动,都不支持打乱万科的化债节奏,以及对原高管层采取针对性措施。

2015年,深圳市计划到2020年实现本土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数量达8~10家,于是将万科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第二年,万科不负众望进入了榜单,排名356位。

可能由于万科是在纯粹的经理人制度下成长壮大的500强企业,在全国都具有标杆意义,万科在深圳的待遇非比寻常。一位曾经是财经记者的博主近距离感受过万科高管的气场。他发文称,有一年,深圳证监局召开年度监管会议,当时的张云东局长非常强势,要求深圳辖区近200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必须到场。临近开会时,人员基本坐定,这时王石出现了。他大步流星,目不斜视,霸道总裁范儿十足。此时,证监局一位官员快步上前,双手帮王石整理衣领……

万科是45年深圳改开奇迹的一个标志物,无论是从保护国资还是维护形象的角度看,深圳不支持也不允许万科的陨落,这份责任就担在了深铁的肩上。

深铁和万科的实际关系可能要超出市场想象。2017年,深铁花了664亿真金白银成了万科第一大股东,完全兑现了万科新一届高管层的期望值,做起了甩手掌柜,从不干预万科具体经营事务。而这事实上也直接造就了后来万科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从万科高管层面的个人私交来看,据之前相关媒体报道,无论是前总裁祝九胜还是后来的孙嘉,都与深铁有着极佳的人脉关系。

虽然前几年深铁对万科的资源支持不多,但自从2024年万科陷入流动性危机以来,深铁对万科的扶持可谓殚精竭虑,包括认购中金印力公募基金份额,受让万科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地块,以及受让万科所持有的红树湾物业开发项目49%投资收益权。这些扶持耗资46亿,还没包括已承担的借贷担保等隐形成本。

实际上,公开信息显示,深铁的日子也不好过,2024年仅上半年便亏损了38亿,这是自2009年开始转亏为盈后,除2015年外的再一次亏损。导致亏损的原因除了成本上升和激进扩张外,投资收入大幅锐减也是一大因素。2019至2023年,深铁投资收益分别为117亿、116亿、64亿、67.87亿、47.98亿,2023年的投资收益只有2019年的41%。投资收益骤降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万科的投资收益减少。唇亡齿寒,这就是深铁拼命救万科的自身利益因素。

目前关于万科的争议,不仅仅指经营管理层面,还包括对原高管层贪腐的质疑。在外围环境越来越缺乏宽容度的时候,深铁突然全面进驻掌控万科,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万科和原高管层存在重大问题,深铁作为和万科唇齿相依的第一大股东,最大的利益相关方,首先要做的事应该是避嫌,让出调查取证的空间,等到问题尘埃落定再进驻也不迟。之前创始人出了问题的企业,无论是海航还是安邦,都沿袭着先盖棺定论再由上级指定的第三方工作小组进驻重整的顺序。显然,现在深铁全面接管万科,已经说明之前的调查已经告一段落,没有发现问题或者问题不算大。

从行事逻辑看,万科春节前后的两轮人事安排,郁亮降职,祝九胜辞职,其他原高级管理人员全部退缩至执行层面,也是基于2024年公司业绩预计巨亏450亿这一事件下的调整。

去年4月,烟台市百润置业牵头10家当地企业举报万科,相关事项也进入了司法程序。鹰觅君查询到,目前这一案件的刑事指控未被司法机关采纳,民事纠纷仍在司法程序中。

然而,不管怎样,万科这一时代铸就的天之骄子没能走出通关大考。如果说之前万科用30多年书写了一部关于经理人传奇的教科书,那么它走下神坛同样提供了一个教科书级别的惨痛教训。反转的背后,一切都源于意识层面的取舍。其实,突破人性的局限性,不光对于某些特定的人物,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课题。

鹰觅君想到了《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的结尾,作者当年明月写到最后一章崇祯皇帝自尽后,没接着写大明的衰败,或者是清军入关后的物是人非,他写了徐霞客。在同朝其他人争权夺利的时候,徐霞客却坐在黄山顶,听了一整天大雪融化的声音。那段的结束语就是——

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