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觅眼|金茂的风向变了

鹰觅眼|金茂的风向变了
2025年03月20日 09:41 陌景珑

作者信息Author Introduction

八年券商从业,持证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

十年财经媒体从业,资深记者

近一个月来,一批房企纷纷任命了新高管,每一位上位者都是光环加身的行业大咖。这种不约而同的集体行动实际代表着一个新趋势。如果说之前两年房企主要是保稳保流动性防爆雷,那么当下主要的任务就是拼市场保增长。这种变化应该和现在的市场环境转暖有关。

在金茂,陶天海升任董事长,意味着他在首席执行官任上的一年半时间得到了认可。陶天海上任仅七天,金茂就掀起了一轮组织架构变革。据媒体报道,中国金茂将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总部—区域—城市”三级管控架构,调整为“总部—地区”二级管控架构,取消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五个区域公司,对现有城市公司撤并重组调整为14个地区公司。

整体市场触顶回落,行业体量骤缩,房企不得不跟着收缩战线和管理半径,这是当下几乎所有房企的选项,金茂算是下手晚的了。实际上,在原董事长张增根和陶天海配合的一年半时间里,金茂并没有改变下行趋势。

2023年前董事长李从瑞在管的前五个月,金茂已经力有不逮,张陶配之后也没能扭转颓势。

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9亿,同比大跌448%,成了当年销售榜单前15名中唯一亏损的国央企。虽然公司在2024年中期扭亏,显示盈利10亿,但主要是通过压缩费用和减少存货减值来实现的。2024年中报显示,金茂的存货减值只有1.6亿,而这一项通常是拖累绝大多数房企业绩的因素。在财务处理中,存货减值也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项目。

不过,这个时期的陶天海并不能完全控制大局,他最擅长的拿手好戏,是充分授权下的“荒野求生”式的逆流而上。

2000年,陶天海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即加入金茂。2011年,陶天海被调任至上海,负责华东区域的业务拓展。当时,金茂在华东区域只有崇明金茂逸墅一个项目,土地储备严重不足,并且资金很紧张。陶上任后,带领团队成功将金茂品牌打入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17个城市,开发了超过150个项目。到了2017年,华东区域已成为金茂的核心“粮仓”。

现在,陶天海成了金茂一把手,预示着一场疾风暴雨式的变革就要来了,这从他上任仅七天便开始着手调整组织架构就可以看出。

当下,金茂的局面有点复杂。

众所周知,城市运营是金茂的一块金字招牌。其他同行通过复制粘贴来打造新城,结果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空城”或“鬼城”。和这些同行相比,金茂的方法论要高级得多,一般会结合城市的地脉和产业特性,量身定制城市运营项目,然后依托商业、住宅、办公、产业、教育等多方面的资源,全方位提升区域价值,从而彻底改变区域的整体面貌。

长沙梅溪湖是金茂最成功的城市运营案例,至今还在贡献着房产销售业绩,而其商业业绩同样表现不俗。去年3月,以长沙金茂览秀城为底层资产的华夏金茂商业REIT在上交所上市,这座览秀城就位于梅溪湖核心位置。出人意料的是,基金刚成立两个月就向投资者分红了887万元。

不过,梅溪湖是一个特例,目前在金茂其他24个城市运营项目里面,再没有出现一个类似的案例。

虽然城市运营是金茂的一个优势,但在财报里,关于城市运营的具体开支和收入并没有单独列示,而是和房地产开发业务捆绑合并在一起。这是否意味着,所谓的城市运营最根本的依然是卖房子?

2024年中报里,金茂只提到了五个城市运营项目,分别是天津上东金茂智慧科学城,青岛金茂中欧国际城,温州鳌江国际新城,金华未来科学城和青岛大云谷。

鹰觅君查了一下这五个项目在2024年的表现,天津上东金茂智慧科学城最优秀,以全年1070套销量雄踞当地市场TOP1365房地产研究机构数据),其他四个的数据如下——

青岛中欧国际城全年销售6.9亿,没杀进全市前10名(中指研究);

温州鳌江国际新城以551套网签位列全市第3名(温州房管网);

金华未来科学城以5.35亿销售额位列全市第6(金华房网);

青岛大云谷以14亿销售额位列全市第9名(中指研究)。

这四个城市运营项目在公司内部应该表现比较亮眼,但放到市场上并没有显示出非常厉害的竞争力。金茂造新城,吸引优势产业,为有购买力的人群建造改善房,提供富有科技力和舒适度的生活配套,这一套落地下来在不同区域还是有不小的方差。

但是,金茂在城市运营上的表现欲实在太强了,以至于尚处于一级开发的项目都跑出来想给房产销售充值了。房企每月都要公布当月合同销售额,而金茂的报告特别工整,一段时间内除了每月的数字不同外,销售来源全都一模一样。在2024年,公告一整年的合同销售额全都来自九个城市运营项目。

有意思的是,这其中的郑州二七区马寨新城项目到目前为止,还处于一级开发阶段。公司2023年年报显示,该项目将于2025年竣工,但这一点没影响它从20206月起就进入了合同销售公告里。不过,公告里也在括号里标明了“如有”字样。由此可以看出,金茂有多在乎其城市运营商的身份定位,只要有些前途的项目都被拉出来亮相。

上图来源于

2023年年报

金茂做城市运营的最大红利是拥有雄厚资金的支持。近两三年,房地产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调整,绝大多数房企都对融资如饥似渴却可望而不可得,金茂应该没有这样的焦虑。

2022年开始,金茂业绩明显下滑,甚至在2023年出现了巨亏,但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有息负债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2%,从2023年末的1274亿增加到了1294亿。

虽然公司有息负债还在增加,但令人惊异的是融资成本反而降低了。2024年中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成本为35亿,同比减少了10%。这就是说,业绩下滑了,融资更多了,还更便宜了。2024年中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新增境内融资平均成本仅为3.28%

和同行比较一下,上个月,绿城中国发布公告称,拟新发行本金总额1.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年利率高达8.45%。整体来看,绿城的业绩表现要优于金茂,但它想在国内融到便宜的钱并不容易。金茂的融资优势显而易见。

更炸裂的是,金茂融资不仅便宜而且长期资金占据更大比重。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三年以上的长期负债占比高达52%

上图来源于

2024年中报

在国内所有房企里面,金茂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2023年出现亏损69亿的大坑实不应该,好在陶天海这位实力派大将适时接过了大旗。

不过,融资优势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缓解短期资金压力,但也为公司未来背上了不确定风险。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净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6%,虽然没触及红线指标,但比起很多同行要高出很多。

此外,还存在明股实债的风险隐患。金茂在2024年中报里重点点名了六个卖得不错的新盘,鹰觅君查询了一下,其中四家都有明股实债指征。这意味着,公司的真实负债水平要高于表面数据。

2025年一开年,所有规模房企不约而同开启了拼刺刀模式,这从一线城市一场场激烈的土拍就可以看出。金茂也是其中的重量级博弈者之一,最近一两个月已经在土地市场上豪掷超200亿了。陶天海治下的金茂,一场大戏刚拉开帷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