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东北化? 一场人口迁移和城市升级的大变

长三角东北化? 一场人口迁移和城市升级的大变
2025年03月27日 16:27 金投网

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东北化,2024年的常住人口数据又给很多城市拉响了人口警报。不光是北京上海这种超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开始负增长,就连江苏这种国内经济第二大省的人口也罕见的出现了零增长的情况。

要知道,人不只是生产力,也是消费力和创新力,一个地区一旦开始缺人,那么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科技创新都将是天方夜谭。这一点东北是最有发言权的,从2009年常住人口总数达到了顶峰,之后的20多年里,东北地区累计少了11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哈尔滨凭空消失了

人口问题对经济的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去年东北三省的经济总量加到一起,还没西南的一个四川省多,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步东北的后尘。在已经公布的数据的20个城市里,除了广东、浙江、湖南、海南、安徽、陕西之外,其他14个城市常住人口全是负增长。其中跌最多的就是山东,作为国内人口第二大省,常住人口超过一亿,但是这两年到外地求学和谋生的人口却越来越多。

除了山东之外,江苏,也要“东北化”了。要知道,江苏算得上是新一线里最大的外贸城市,去年带头拉高了全国出口增速的平均值,经济总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广东,但人口增量却是和经济实力背道而驰,2024年常住人口增量竟然为零。

更反常的是,七普人口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江苏省常住人口增加了608.7万人,相当于每年增长6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增量大省

然而近五年来,江苏的人口增量却出现“断崖式下跌”。2020年 8万,2021年 28.4万,2022年 9.6万,2023年 11万,2024年0。

按这个趋势下去,明年江苏省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

按理来说,长三角地区是不缺外来人口的,所以问题的大头就是出在了新生人口不足上。去年,江苏人口出生率仅为5‰,远低于全国6.77‰的平均水平

这也很好解释的一个规律,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人们的生育意愿也会下降,自然会影响到出生人口。放眼国内,东部沿海省份的出生率都不算高,只有广东是个例外,生育率一直高居8‰以上

江苏,何以落到这个地步?

主要是因为江苏太老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573万人,占比1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4%)3个百分点。

江苏,已经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省份了。去年发布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其13个设区市已全部进入“中度老龄化”,其中南通、泰州、盐城、扬州已经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特别是南通市,65岁以上老人比例高达25.2%,堪称“全国最老的地级市”之一。

既然人口、生育形势短期难以扭转,江苏巩固人口基本盘的希望就落在了抢人上。

现在江苏省内除了南京、苏州市区之外,所有地级市都已经全部取消落户限制。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有句话叫人随产业走,产办城市兴比政策福利更能吸引人,人才的其实是产业结构,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江苏省的产业,过于平淡,无拔尖产业江苏发展,主打一个散,13太保各自为政,内卷严重。在产业布局方面,全省喜欢搞盛产GDP的制造业,高端产业唯上海马首是瞻,就喜欢做上海的配套,没有产业升级的动力。在GDP这张成绩单上洋洋自得。而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制造业需要的人口人才减少,但研发人才需求增加,这时候浙江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人才优先去一线城市,优先去浙江的势头不可阻挡

要知道,在这些年城市人口争夺战里,要是浙江称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而浙江能抢到人气,恰恰也就是发达的民营经济。

去年的民企500强榜单里,浙江企业占到了超1/5,今年deepseek横空出世,带火了杭州六小龙的同时也顺便捧红了浙江。

更重要的是,不仅硬件过硬,浙江的软件也很能打,前两年为了吸引年轻人出台过一个名为春雨计划的政策,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为到杭州打拼的年轻人提供保障,甚至还建设了青年来杭第一站,为毕业后第一次来杭州找工作的大学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用脚投票,青年人口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两年,杭州又祭出“创业失败政府代偿10万贷款”的大招,想必年轻人的流入,还会继续。

总之,在这场人口的变局里,城市的各种规划也开始因人而异,各地方想要保住人口,要么想办法提高当地的生育率,要么想办法抢夺存量人口,而无论选哪一个,都需要在惠民政策和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反向刺激了城市的支柱升级,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算是一种时代红利了吧。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