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海南省已经开始尝试本土榴莲种植,但出口商们似乎从没有担心过来自中国本土榴莲的竞争。相比之下,他们更担心中国“榴莲热”的消退。
在最近的上海进博会上,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榴莲出口商都在争相寻找新的订单。
这几年随着中国的榴莲消费市场不断增长,对国外进口商的准入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在研发本土种植技术。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技术虽然很先进,但各地适合种植榴莲的耕地很少。
拿海南来说,这里的地质跟气候最接近榴莲生长的条件,可相比其他榴莲种植国家,依旧有有很多限制,这意味着种植成本和零售价格会高得多,因此最终还是会因为成本问题依赖进口。
新加坡榴莲国际协会执行副主席表示:“海南一些种植者在温室中培育榴莲,平均成本可达每公斤60元,但在东南亚种植榴莲的成本可能仅为每公斤20元。”
数据显示,去年海南首批商业榴莲收获仅50吨进入中国市场,占当年中国榴莲消费总量的 0.005%。不过据海南农业科学院估计,今年的试生产量有望翻两番,达到200 吨。
尽管东南亚榴莲贸易商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很自信,但在热潮之后,他们担心种势头可能会逐渐减弱。
自2019年以来,中国新鲜榴莲的进口额已超过任何其他水果。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进口量超过140万吨,进口额同比增长70%,达到67亿美元。
不过在受欢迎的同时,中国整体的人均消费量却并不高,因为这一水果的价格并不便宜。在上海的超市里,一个3至4公斤的泰国榴莲价格大约在100至150元,如果考虑到可食用部分不到总重量的一半,价格就更贵了。
出口商介绍,在“不太亲民”的价格面前,中国的人均年消费量约为1公斤,而泰国为4至5公斤,马来西亚为13公斤。
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榴莲种植不受控制地增长存在风险,如果榴莲质量在这种热潮中褒贬不一,整个行业和声誉可能会受到打击。
尤其是在中国电商平台的兴起后,网上的榴莲看起来价格便宜诱人,但实际收到的却参差不齐,很容易对想尝试的消费者造成影响。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