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孟昊的「四个关键词」:产业、白马、制造、消费

鹏华基金孟昊的「四个关键词」:产业、白马、制造、消费
2021年12月02日 18:39 金融圈女神经

曲艳丽 | 文

鹏华基金孟昊,最突出的特点是鲜明的中观产业视角。

去年,他重配新能源车,因为从行业比较的角度,爆发力最强。今年春夏之际,他调仓至光伏,“表现得非常坚决”。

“明年,光伏的增速上台阶,而新能源车的增速下台阶。”事实上,新能源车的绝对增速依然高企,但有些环节,孟昊“已经开始谋定而后动”。

制造业投资的格局和供需都很重要。在一个细分的产业环节,不容易被外界攻入,有一定的壁垒,或者供给相对紧缺,就是机会。一旦供给错配缓解,在拐点之前,就需要减仓。这是在新能源上中下游之间不断变化和发生的动态。

孟昊是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他在擅长制造业之外,在大消费上也颇有能力圈。一些消费和医药白马在今年的挫败,孟昊感受到压力,但他仍在寻找消费的结构性机会。

孟昊总结自己的风格,“偏白马”、“偏产业”。

“何为产业视角?”

“所谓偏产业,就是这个产业当下如何,将来如何,过程如何演进。我要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孟昊回答。

产业研究与颗粒度相关,“一定要下沉再下沉”,锚定一个细分赛道,拉出全产业链,每一个环节考虑供需、格局、壁垒和公司质地。

对于明年,孟昊看好:新能源但有所筛选,军工,消费升级中存在产品创新的个股。

1

孟昊的投资理念,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2018年2月,孟昊接管 鹏华新科技传媒。早期风格,偏自上而下行业轮动及仓位管理。至四季度,仓位仅76.09%,孟昊试图以低仓位穿过熊市。2019年一季度,结构性牛市瞬间反转,孟昊加仓,至85.22%,但“仍显被动”。

当年,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内部做了一场大型头脑风暴:探讨如何在市场中长期、稳定、可持续地创造回报。基于此次大讨论,每一个人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论都被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

孟昊在反思氛围之下,逐渐转变,至自下而上偏产业的思路。

2019年春夏之际,他的投资风格慢慢固定:仓位相对恒定,然后 从中观产业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产业的长期发展方向之下,寻找一些优质的、长期成长空间较大的公司

2018年底,是A股风格切换的关键时间点。在此之后,一轮轰轰烈烈的成长股牛市开启,消费/医药/科技的大主线浮出水面。

此时,孟昊及时切换了投资思维,是顺应潮流。从行业轮动到中观产业,根本差异在于前者是策略视角,后者是下沉到产业。

孟昊的代表作,鹏华环保产业,自2019年7月24日管理至今,累计回报286.70%。这是一只新能源主题的行业性基金。2020年、2021年迄今,收益率分别是116.68%、44.69%。 (银河证券,2021.11.26)

其他如鹏华消费领先混合、鹏华优选回报A、鹏华品牌传承等,均是全市场基金。

鹏华消费领先,孟昊自2018年11月17日管理至今,累计回报236.29%。且业绩的持续性不错,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迄今,收益率分别是64.01%、79.30%、16.92%。 (银河证券,2021.11.26)

2

孟昊当下持仓,碳中和方向最重。

包括新能源车、能源:新能源车分上中下游,能源分光伏、风电、核电等。

从更细致的颗粒度看,新能源车上游偏周期,中游偏制造,下游偏消费。

孟昊对上游的判断是,价格快速上涨的阶段已经过去,偏谨慎。核心逻辑是从供需角度看待价格因素。

中游的本质是制造业。“要从供需、从格局考虑,哪些环节明年过剩,哪些环节明年仍然紧张。”孟昊称。

下游整车是消费品,需要深度考虑每一个车企的车型周期:明年是大年或者小年、有哪些车型、量如何,做明确量化的评估。孟昊爱车,对一些大的消费级车型的现象级产品、大的产业浪潮,有观察、也有感受。

相对新能源车,孟昊更看好光伏。“明年,光伏的增速上台阶,而新能源车的增速下台阶。”

光伏的应用场景多样,且其技术路径具备长期的降本空间。“光伏是硅基材料,对比一下,风电是以钢为主体的材料。硅基材料有长期降本空间。”孟昊介绍。

孟昊认为,光伏产业链的本质也是制造业。

他把个股更多集中在组件、胶膜和逆变器;并认为,上游偏周期的硅料、EVA粒子等,价格处于阶段性高点,机会不多了。

“颗粒度一定要下沉再下沉,下降到环节,锚定一个细分赛道,拉出全产业链,每一个环节考虑供需、格局、壁垒和公司质地。”这就是孟昊所强调的产业视角。

3

2014年,孟昊加入鹏华基金,先后覆盖轻工制造、环保公用、电力设备、家电等,曾任中央制造组组长。

孟昊的能力圈,用一句话描述,“左手制造、右手消费。”

制造业投资,考虑供给、需求。需求维度是行业景气度,即行业增速、成长空间、天花板。孟昊强调,供给的研究更为重要。“所谓供给的研究,即考虑供给的壁垒性和可拓展性。”

所谓壁垒性,“每一个制造业都是一个产能”,供给即产能。“我们要考虑,产能的壁垒是否足够强,在行业需求好的时候,能否将竞争对手阻挡在外。”孟昊称。

所谓可拓展性,“A股所有制造业,能够生长出很大的公司,往往拓展性很强。针对单一客户的单一产品,天花板就很低。”孟昊解释。拓展性,包括客户不断裂变、客户份额不断蚕食对手,如消费电子、动力电池等龙头。

消费则是传统“三维度”:产品、品牌、渠道。“所有消费大牛股,往往在这三个方向上有一些变化、裂变和驱动力。”孟昊总结。

比如扫地机器人、投影仪、鸡尾酒等新消费是产品维度,餐饮是渠道的扩张,小食品是产品与渠道合一,白酒则是品牌势能。

对于明年,孟昊仍看好新能源,但有所筛选,找供给紧缺的环节,规避一些子行业供给过剩的风险。其次是军工。第三,消费升级中存在产品创新的一些个股,“大消费整体可能看不到拐点”。

4

孟昊总结,整体而言,新能源车,是一个偏制造的投资。

而制造业的方法论,如上所述,从供给角度,考察壁垒。

电池环节,明显有壁垒:投资门槛高、产品有差异性,下游客户对安全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有高要求。动力电池是新能源车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孟昊把电池作为偏长期持有的压舱石。

反观中游的材料环节,正极、前驱体、六氟、电解液等,进入壁垒不高,当供给出现迟滞,导致阶段性供需错配,从而迎来价格上涨和盈利弹性,爆发力强。

“这样的环节,阶段性参与,但一定要跟得很紧。供需错配有一个拐点,在拐点之前,你要明确判断,有所操作,减仓。”孟昊评价此类阶段性机会。

如果站在明年的角度,孟昊介绍,倘若一个环节的供给曲线能够明显地很快跟上,供需错配就变得非常难,此时需要更多考虑相对而言长期成长空间大、稳定性高、格局好、竞争力强的个股。

这呼应了孟昊前述的,“从产业的不同阶段的角度,思考如何配置”。

5

2021年迄今,对孟昊而言,有“得”也有“失”。

所谓“失”,在白酒、医药等一些景气度有所衰减的大白马上,孟昊没有及时识别并且撤出。

他反思,有一些惯性思维,对政策的隐性而长期的影响,估计不足,"对基本面的反应 是慢的。”

所谓“得”,在二三季度之间,他开始调仓光伏,因为“整个产业政策支持、长期的发展空间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产业趋势。”

当时,市场的静态跟踪是悲观的,产业链价格高、排产情况不佳,“产业不悲观而投资者悲观”。6月中下旬,孟昊与组件经销商聊,组件的排产慢慢起来。

孟昊基于能力圈对光伏有深度认知,领先市场,“调仓得非常坚决。”这一操作,对孟昊的组合起到决定性作用。

“捕捉自下而上的产业的印记,不断得到数据印证,信号加强,我才会做大的仓位的调整。”他总结。

去年初,孟昊开始重仓新能源车,也很及时。

6

孟昊总结自己的风格,“偏产业”、“偏白马”。

他并不是那种纯粹地自下而上的、一只只“翻石头”的那种,而是从中观着手,从产业中寻找一些环节,在其中配置龙头,作为组合压舱石。然后,在二三线公司中,跟踪边际变化,阶段性配置。

这是他组合管理的整体思路。

相对于行业性基金,孟昊的全市场基金更均衡。

所谓“均衡”,即组合内个股的进攻和稳定的结构性:哪些资产相对更进攻,哪些资产相对稳定,哪些资产在中短期爆发,哪些资产是偏长期的压舱石。

前十大重仓,孟昊介绍,是偏长期的压舱石、细分行业白马,换手率低,判断维度是长期的竞争力、格局。

前十大重仓之外,部分个股看重中短期爆发力,存在一些阶段性的供需错配,有强势的价格弹性。这一类标的,需要对边际变化的跟踪,紧密、细致。

全市场基金中,孟昊配置单一行业不超过30个点。就像他如今即便非常看好光伏,整体持仓比例也在30%以内。

从组合管理的角度,孟昊对自己有两个要求:

首先,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力争挣足够多的钱,如此,组合才有生命力。其次,长期跟踪优质龙头,行业洞察渐深,从而不断增加压舱石个股数。

7

孟昊的中观产业视角,决定了他在行业比较层面有所取舍。

他权衡的角度,包括产业发展空间、产业发展路径的确定性、产业发展阶段等。

其一,产业发展空间

“水深才能养大鱼”,如新能源、消费升级、军工等,整个产业有足够的承载量。

其二,产业发展路径的确定性。

对比一下,新能源车和光伏,整个路径的确定性就非常强。然而,元宇宙是比较模糊的。孟昊认为,“路径的确定性,其实会有很切身的强烈的感受。”

其三,产业发展阶段。

新能源车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自去年始,有了本质变化:①从早期的补贴,乃至成本领先驱动,到如今消费驱动。消费驱动是一个长期、稳定、快速的驱动。②渗透率自去年平均5%左右,快速提升至今年平均15%左右。

8

“基金经理最难的事情是什么?”

孟昊回答:“认知持续迭代。”

人都有惰性、有舒适圈。不断出圈、不断迭代认知,长期而言,是一件困难的事,需要克服人性。

“投资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把自己的认知在市场里变现的过程,以及不断探究社会、把社会映射到产业、再映射到市场变现的过程。”孟昊这段总结非常精彩。

“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孟昊想了一下,回答:“我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他形容了那种感觉:能够以包容之心,与不同的人聊;包容更多行业,不下意识地判断,这个行业好或那个行业差。

“当能力圈固化和认知固化,很多时候,我们很难一以贯之保持包容之心,这对基金经理是很大的挑战。”孟昊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