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2日电 (单鹏)儿童剧《海上的诺苏火布》是许多凉山少年看过的第一部儿童剧。在四川凉山西昌月城学校,2000名师生在操场顶着阳光观看了演出;在川兴镇中心小学,过道上、教室外、楼上楼下挤满了上千名热情的小观众;在德昌中学,4000多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演出……
“这些从来没有看过戏的孩子非常地渴望戏剧,在那一瞬间,我们深刻地明白了戏剧的意义。”近日,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吴瑜婷回忆儿童剧《海上的诺苏火布》走进四川凉山时的场景。
《海上的诺苏火布》由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和成都艺术剧院联合出品,是一部讲述凉山儿童追梦、圆梦的故事,也是新时代第一部现实题材的凉山儿童戏剧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累计巡演了一百多场。“当时我们以‘哪怕没有剧场,也要让凉山儿童看到这部属于自己的儿童剧”’的理念,将这部戏送到凉山地区进行巡演。”吴瑜婷说,连续10天的巡演吸引了约2万名儿童观看,“哪怕有一个孩子,因为看了这部戏剧,能获得更多的梦想和勇气,那所有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吴瑜婷接受采访时谈道,以人民为中心,一直以来是四川省剧目工作室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我们看到了人民的需求和热爱,也在为人民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她说,戏剧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产物,是人们生活的另一个层面,而剧本作为戏剧艺术的核心,它是基石和蓝图。
一部好剧本的创作并非一蹴而就。吴瑜婷说,许多剧本的最初形态并不成熟,但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部署下,四川省剧目工作室通过研讨会、论证会,各种赛事活动,通过打磨、提升、孵化,一部部好作品逐渐成形,“我们认为每一个剧本都是一个梦想,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是一个梦想平台和培植土壤。一路走来,四川省剧目工作室为四川的剧作家保驾护航,为每一个梦想增光添彩。”她说。
“愿为千般色,投身入斑斓。”这是吴瑜婷对年轻创作者的期待: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有鸿篇巨制,也有短小精悍,有些作品可能能站到最大最亮的舞台上;有些作品在校园里,在土地上,在生活中,而不管怎样,正是万千色彩,汇聚成了新时代斑斓多彩的宏伟气象。“希望大家手握创意的火花,心怀对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无尽想象,珍惜每一份宝贵的创造力与激情,为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注入自己独特的色彩。”
今年是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成立60周年,通过深化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拓展传播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式保持创新与活力,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正在积极探索让戏剧在新时代繁荣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我们现在的队伍非常年轻,非常有活力,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也积极开创更多的方向和可能性。”吴瑜婷表示,“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将深刻洞悉生活本质、回应人民心声,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完)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