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 | 用模型推演“零接触”银行业务是伪需求吗?

九卦 | 用模型推演“零接触”银行业务是伪需求吗?
2020年03月31日 21:37 九卦金融圈

作者:李鹏飞

编辑:严世杰

来源:九卦金融圈

摘要

“零接触”银行发展已经成为最近的调研分析热点。从银行中介的基础模型,通过设计博弈定价模型策略,可以发现:

一是“零接触”模式诞生于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交易市场的噬食,并不是市场本身的创造需求,而是需求改善;

二是通过模型研究发现,“零接触”是伪需求,对银行利润增长并不具有必要性,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三是通过模型推演,可以发现“零接触”发展并不有利于银行利润提升,反而会导致银行业“完全竞争”;

四是如果出现“熔断类”市场表现,模型显示“零接触”银行反而呈现优势。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类优势只是“相对优势”,并不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对于当前经济形势发展条件下的“零接触”需求,更多只是一种乐观预期,缺乏对于市场发展需求的落地理解。

2020年,开年就不平凡,所谓六十年庚子年,“蝴蝶效应”持续影响,武汉疫情导致的封城与经济停缓、全球疫情叠加经济下行导致市场悲观预期全面爆发、货币放水与资产恐慌性抛售相互印证悲观展望。这一过程中,“零接触”银行经营模式更加彻底的进入研究视野,脱胎于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立志于交易银行线上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方案。

因为疫情产生热点的“零接触”业务需求是否是“伪需求”,是否存在必要性?是否过于乐观,缺乏对于市场发展的落地理解?

模型构建方法

银行业作为金融交易中介,基础的交易模型可以表述如下。

其中,定价因素(P,r,Sell Market,Invest Market)均取决于博弈均衡,定义函数E,用于表示参与博弈定价的参与方情况影响下的定价,如下图。同时,考虑到参与者的规模影响性,即参与定价者越多,理论定价博弈结果对博弈参与者最优,因此假设E与交易规模递增的相关函数存在显著相关性,n为定价博弈的参与规模,表示参与的博弈规模。

因此,银行与个人之间定价受到银行、个人相互博弈影响;银行与公司之间定价受到银行、公司相互博弈影响;个人与公司之间转换定价受到公司、个人相互博弈影响;上述所有定价均受到参与方规模的影响性。

研究方法与过程

基础的银行参与类模型,最为核心的关键因素在于定价博弈的开展过程。根据假设,参与定价的博弈规模n越高,博弈结果越有利于博参与的博弈规模,即博弈结果与参与定价的博弈规模呈现相关性。进一步,我们认为如果参与博弈规模越高,博弈结果对全局越优。

从这个假设出现,即针对博弈参与规模的调整将使博弈结果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相关的定价过程。

假设基础:早期银行类定价受到互联网金融冲击

理论上,定价因素(P,r)受到个人、银行和公司的规模参与方影响,即规模影响显著达到最优。

但是,由于我国早期实施“剪刀差”定价策略,实际参与定价方包括政策监管,并对个人、银行与公司的参与规模进行“再博弈”调整,导致定价规模优化性显著降低。

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政策监管处于逐步放开针对定价的限制撒措施,导致不稳定因素逐步扩大;同时,互联网金融的渗透导致定价的参与方显著增加,包括其它银行与市场需求方等。这两类因素实际定价参与规模显著上升,使定价规模导致的博弈优化逐步达到局部最优。

假设推导:“零接触”银行类定价发展过程

“零接触”银行脱胎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拓展,即互联网金融对交易行为的渗透影响产生银行交易行为的线上化竞争压力需求。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只是交易方式的影响性,对定价过程并不存在影响。

“零接触”银行的利润需求存在两个方向。一是通过“零接触”实现交易效率的提升、交易规模的扩大化,旨在通过规模效应优势实现利润增加;二是通过“零接触”产生生态交易圈,实现资金的内循环降低交易类成本。

需要关注的是从博弈角度,上述的两种利润需求实际都是要求定价博弈存在隔离,即将博弈模型拆分调整如下。

一方面,一是通过产生隔离使全局的博弈参与者规模下降,实现博弈参与方弱化、达到差异定价的效果,属于“零和博弈”。二是通过降低博弈的不稳定因素 ,导致存在全局定价博弈劣化趋势。

另一方面,这与“零接触”的发展趋势存在相违离的矛盾,即“零接触”的发展将导致本来存在的区域、定位等隔离因素进一步弱化,参与定价的博弈的不稳定因素全面提升,全局定价发展趋势将逐步实现全局定价博弈最优。

假设推演:“零接触”优势需要的特殊条件

“零接触”发展趋势将导致参与定价的博弈的不稳定因素全面提升,从博弈定价的角度,将导致个人与银行、银行与公司的定价博弈朝更有利于个人和公司的博弈趋势发展。

博弈定价趋势将导致银行的定价劣势,调整定价劣势的关键在于改变银行与个人、公司的博弈对比程度。假设“零接触”银行发展已经全面铺开情况下,区域、市场等自然隔离因素已经全面失效,博弈调整的唯一因素只剩下个人与公司。

个人、公司可能会受到政策、监管等影响,比如政策性银行面对的定价博弈与商业银行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类似股市“熔断”所面对的“一致预期”,即大部分存在相同的交易意愿,也会产生明显影响。

结论

“零接触”诞生于互联网金融的噬食

通过假设基础,从博弈模型的角度可以发现,早期的市场定价受到政策监管等要求,存在人为让利。

一方面,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本身的政策监管逐步放开,导致博弈参与规模逐步提升。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等第三方规模参与定价,使实际的博弈参与规模包括第三方、其它类银行、影子银行和市场资金拆借方等,市场实际定价参与博弈规模显著上升,使定价规模导致的博弈优化逐步达到区域最优。

因此,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推动“零接触”银行更多是应对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与市场噬食,本身并不具有迫切需求性。

“零接触”是伪需求,并不存在必要性

通过假设推导,可以发现“零接触”实际上并没有提供更多的定价优势,实际上更局限于通过产生隔离实现“零和博弈”,即在某些区域、某些应用方面抢夺其它银行的利润来源。并且,由于利用交易定价博弈的隔离,可能使全局的博弈活跃性下降、参与者规模下降,可能在某些时间段内使整体的定价市场有利于银行业。比如“零接触”导致近年来,银行端在大额存款、理财等业务拓展具有一定优势。

但需要关注的是,“零接触”的发展趋势将最终导致本来存在的区域、定位等隔离因素进一步弱化,实现完全竞争。仍以理财 、大额存款业务为例,商业银行通过“零接触”渠道,实现大额存款、理财的营销规模显著提升,但营销对比也越来越明显,客户可以知晓市场定价的分布情况,导致适合商业银行需求的利率调整非常刚性,很很难做到契合需求实现“有涨有跌”与“非刚兑”。

“零接触”优势更倾向于“熔断”,相当于“引鸠止渴”

通过假设推演。可以发现“零接触”相对商业银行实际上并不存在优势,伪需求情况下虽然实现了市场的全局最优,但减弱了商业银行自身的定价优势。

这一情况下,个人与公司层面的政策监管与“一致预期”反而在模型设计下成为“零接触”实现商业银行发展优势的关键因素。政策监管方面需要政府根据实际需求配合,比如政策性银行面对的定价博弈与商业银行存在显著差异,但全局的影响有限。而“一致预期”却可以有效实现“零接触”优势。“一致预期”在股市可能会产生“熔断”效应,从银行中介市场模型的角度,“一致预期”可以有效减弱个人、公司的博弈规模,使商业银行的定价优势显著扩大。

但需要关注的是,从整体市场的角度来看,“一致预期”产生的“熔断类”效果,导致市场经济活跃度显著下降,导致经济增长停滞危机,银行中介的优势实际上只是“相对优势”,整体市场的下行危机也将导致银行的实际利润明显受损。

讨论

脱胎于互联网金融的“零接触”银行实施方案,在2020年疫情期间被很多银行更直接的思考落地。

一方面,从银行从业的市场方案解决角度来说,“零接触”实施方案更多是将线下的复杂流程线上化、针对风险、授信等方案的设计落地更多是数据优势的改善,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化。因此,对市场参与、调整和设计的影响并不存在变化。从这个角度,“零接触”的需求更多是一种营销服务,而不是市场需求的创造调整。

另一方面,从银行从业的市场参与角度来说,“零接触”实施中导致业务关联性显著提高、推广营销范围显著扩大化。银行间的区域、市场、客户定位等方案的成本压力显著下降,即不同的商业银行可以以非常廉价的成本将其它银行的营销方案进行复制、区域营销也不再受到人员、市场区域等成本因素影响性,银行业之间完全竞争模式已经初步呈现。从这个角度,“零接触”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压力显著下降,边际成本显著减小,最终会导致利润为零。

通过博弈模型可以发现,全面的“零接触”竞争下,反而市场出现“熔断类”市场现象有利于银行业利润的提升,实际上这是一种幻觉。因为“熔断类”市场现象导致经济下行压力情况下,经济萎缩反而使银行业本身的规模效应更加突出,产生利润错觉。

2020年的疫情至今,武汉区域的经济发展停滞,产生“熔断类”市场表现,银行业的存贷款业务发展实现大规模推进铺展。市场错觉可以认为银行业将在此次疫情中实现规模与利润的再次显著增长。但“熔断类”市场经济的次生灾难、比如显著不良率、消费需求下降、产业结构调整等,将在长期内逐步调整银行业规模利润,最终导致银行业利润调整至与其它经济体一致的新的循环经济体稳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