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九卦金融圈
今天(6月5日),花旗宣布,作为花旗全球技术和业务支持部门下一阶段调整的一部分,花旗将精简其位于中国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解决中心,减少约3500名技术人员。花旗强调,该调整不影响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中国”),花旗仍致力于持续服务中国的企业和机构客户以及在中国长期发展。
据悉,赔偿方案为:2025年6月25日前签约:支付N+6作为离职补偿金,N为过去12个月月平均收入乘以花旗服务年限,月平均收入和服务年限均无封顶,加6部分基数为2025年5月基本工资;6月26日-7月16日签约,支付N+3;7月17日-9月19日签约,支付N+1。
上班安排:从明天起无需上班或来办公室,离职前工资照常发放。
花旗表示,该调整旨在帮助技术和业务支持部门推动精简运营的整体战略,包括简化组织架构,降低依赖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人员和缩减软件数量规模等。该调整已被涵盖在花旗2025年度的财务计划当中。
花旗预计在2025年四季度开始前完成上述技术人员的调整,之后将相应地缩减上海和大连两地的办公场地规模。据悉,这是花旗全球办公场地整合的延续,此前花旗已在美国几个地方、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波兰开展了类似的由于员工人数减少而进行的办公场地规模缩减工作。
此次调整中,一些岗位将不再保留,另一些岗位将整合迁移到花旗全球网络的其他技术解决中心,以贴近所支持的业务与产品。
花旗位于广州的全球技术解决中心—花旗金融信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不受影响,该公司为花旗在全球的业务提供相关IT服务(软件技术开发、测试与维护)和运营服务。留任员工将负责支持花旗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的业务及发展。
花旗中国总部位于上海。花旗称,在中国注册成立的本地法人银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中国”)不受此次调整影响。花旗将持续投资其在中国的业务,以支持在华的企业和机构客户。
花旗日本、北亚及澳洲区域总裁龙明睿(Marc Luet)称,“花旗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坚持创新和投资新技术,升级我们的数字系统并持续简化我们的流程。未来仍有工作要做。”他表示,“花旗在中国已有 123 年的历史,中国一直是花旗全球网络和业务发展的重要部分。我们将继续坚定服务在华的企业和机构客户(包括本地企业和国际企业在华的子公司),服务他们的跨境银行需求。花旗继续寻求在中国境内设立独资证券和期货公司。”
他称,这是一项艰难而又不得不做的决定。我们将会本着关心和尊重妥善处理后续事宜,在过渡期间为受到影响的人员提供所需的支持和协助。
据分析,花旗集团近期在全球范围内精简IT相关人员,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战略和运营方面的考虑:
花旗近年来持续推进“简化运营”战略,目标是减少冗余、优化组织架构并降低运营成本。2025年1月,花旗首席财务官Mark Mason曾表示,公司计划预留6亿美元作为遣散费,以支持2025年的裁员计划。此次在中国上海和大连裁减约3500名IT人员,是这一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旨在缩减技术部门的规模,减少对第三方外包人员的依赖,并整合IT资源到更高效的中心。
花旗正在调整其全球技术解决中心(Global Technology Solutions)的布局,部分岗位将被整合到其他地区的技术中心,以更贴近所支持的业务线。同时,部分岗位将被完全取消,以提高运营效率。这一调整也涉及减少软件数量规模,优化IT架构。
2024年,花旗因数据管理问题被美国监管机构罚款1.36亿美元。此后,花旗加强了内部数据治理,并计划减少外包IT人员的比例(从50%降至20%),同时增加自有技术团队规模,以提升风险管理和数据安全。
花旗的全球IT精简计划是综合成本控制、运营优化、监管合规和战略聚焦的结果。尽管裁员带来短期阵痛,但公司希望通过这一调整提升长期竞争力,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高效的IT支持体系。
6月2日,花旗刚宣布任命张文杰为花旗集团中国区总裁及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执行董事,该任命将在监管批准后正式生效。他将向花旗集团日本、北亚及澳洲区域总裁龙明睿汇报。
张文杰在企业和银行机构领域拥有30年的工作经验,在加入花旗前,他曾担任美国银行中国区执行总裁兼上海分行行长。他职业生涯始于中化集团的财务与财资部门,还曾担任汇丰中国总行副行长及环球银行中国联席主管,并在摩根大通、花旗、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任职。
花旗于1902年开始在中国市场展业,2007年又成为首批注册成为本地法人银行的国际银行之一。目前,花旗为300多家领先的本地企业和众多新兴的新经济公司以及在华 70% 的财富 500 强公司提供服务。
据最新的报道,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于2025年6月5日宣布,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全球裁员7000人,约占其非生产部门岗位的15%。截至2024年6月30日,宝洁在全球拥有约10.8万名员工。
此次裁员是公司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优化工作结构、扩大岗位职责范围,并缩小团队规模。宝洁强调,此举并非单纯为了削减成本。
宝洁还计划退出某些品类、品牌及个别市场的产品形态,可能涉及部分品牌剥离。对其产品组合的计划调整也将有助于公司优化供应链,以降低成本。
受提价策略失效、大中华区市场疲软及美国消费需求减弱影响,宝洁在2025年4月公布的季度财报显示销售额下降,并下调了全年销售预期。
宝洁近年来多次进行大规模裁员,如2012年计划削减5700个岗位,并在2014年进一步裁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