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重要指数将有大动作

注意!这些重要指数将有大动作
2024年06月03日 15:45 老司基一枚

各位指数投资的小伙伴注意啦,A股主流指数近期将有一个统一的大动作。

对!老司基说的就是,每年两次的宽基指数成分股调整。

每年5月、11月是主要宽基指数样本股审核的阶段,到6月、12月即开始实施调整。当指数的样本股调整时,调入的新样本股和调出的股票在各自价格和成交量方面会表现出明显异常的效应。作为指数投资的我们,需要关注和重视每次指数样本股的调整。

指数吐故纳新,有何意义?最新一期的指数调整有哪些新变化?2024年以来,最受资金青睐的指数又有哪些?我们简单聊一聊。

为何要调整?

我们知道,指数通过不断更新成分股,分散风险,反映市场整体趋势,成为投资者长期投资的理想选择。只要市场存在,指数就能够持续存在并发展,体现出"长生不老"的特性。具体来说,A股重要指数每年定期更新成分股具有多重意义。

一是,有助于保持指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随着市场结构和公司业绩的变化,定期更新成分股可以确保指数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进而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市场参考。

二是,可以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指数作为投资者的重要参考,其成分股的调整往往会影响到被动跟踪这些指数的资金的配置。通过调整,可以更好地引导资金流向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国家战略的行业和公司,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是,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指数的调整过程通常是公开和透明的,这使得我们能够了解到哪些公司符合指数的纳入标准,进而对市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这种调整也可以促使上市公司提升自身的治理水平和市场表现,以满足指数纳入的要求。

另外,对于A股市场来说,重要指数的定期更新成分股还有助于提高A股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影响力。随着越来越多的A股公司被纳入国际指数,这将提高A股市场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进一步促进外资流入,增加市场的活力和深度。

有何新变化?

老司基看到,最新一期的A股主流宽基指数成分股于6月14日收市后(即6月17日起)生效,中证指数公司、上交所和深交所于近日也分别公告了各大指数的调整信息。

01,沪深300指数,更换12只

根据指数规则,沪深300指数本期更换12只样本,云铝股份、招商公路昆仑万维个股调入指数;华侨城A、天山股份、锦浪科技等个股调出指数。

本次样本调整后通信服务行业样本数量净增加2只,权重上升0.21%;医药卫生行业样本数量净增加2只,权重上升0.22%;工业行业样本数量净增加1只,权重上升0.07%。

02,中证500指数,更换50只

中证500指数更换50只样本,深桑达A、锦浪科技、海信家电等调入指数深圳机场、金融街、航天发展等调出指数。涉及个股太多,就不截图了。

调整后,可选消费行业样本数量净增加3只,权重上升0.84%,工业行业样本数净增加2只,权重上升1.41%。

样本调整后,从市值覆盖率来看,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占沪深市场总市值比分别为54.42%、15.46%。从估值来看,按照5月29日收盘价计算,调整后的沪深300、中证500滚动市盈率分别为12.51倍19.57倍

03,上证50,更换5只

上证50指数调入中国移动、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国核电、中微公司5只个股;调出北方稀土、航发动力等5只个股。

调整后,上证50指数超大盘龙头代表性持续提升,高股息率特征凸显,指数样本质量进一步优化。上证50指数总市值约18.8万亿元,占沪市比例达到38.5%,较调样前提升1.3个百分点。成分股公司总市值中位数超1900亿元,对沪市龙头公司的表征性显著提升。

成分股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2.3万亿元,占沪市整体比重分别达到41.9%、55.3%,较调样前分别提升2.7、7.2个百分点;平均股息率达到2.9%,较调样前提升0.2个百分点。

04,科创50,更换3只

科创50指数调入芯联集成、萤石网络、佰维存储3只个股;调出容百科技、禾迈股份、思瑞浦等个股。

调整后,科创50代表性和样本研发水平有所增强,硬科技属性进一步强化,良好表征科创板大市值证券表现。

科创50调整后总市值为2.2万亿元,占科创板整体比重分别达41.9%,较调样前提升0.6%。科创50样本公司2023年研发支出达到605亿元,占科创板整体比重达到39%,较调样前提升0.9%。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50指数调样后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为主,权重分别为69.7%、11.6%、9.0%。

05,创业板指,更换7只

创业板指选取创业板市场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家公司为样本,是创业板市场的标杆指数。创业板指中,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超过八成。本次调整共调入神州泰岳、网宿科技等7只个股,调出东富龙、迪安诊断等7只个股。

2024年谁最受宠?

截至5月31日,2024年以来,国内ETF整体份额增加1196亿份+5.93 %),总规模增加3934亿元+19.17%),达到2.45万亿元。

股票型ETF基金方面,规模增长排名前5名的指数分别为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中证1000和创业板指。其中,沪深300一枝独秀今年前5月规模大增2873亿,实现了翻倍增速,最新规模高达5718亿,成为最吸金的主流指数,诞生了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和嘉实沪深300ETF(159919)等3只超千亿巨无霸产品。

另外,中证500、上证50跟踪ETF规模增加均超300亿中证1000和创业板指的规模增幅均超过200亿,位居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规模增幅前10的指数中,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中证红利等红利类指数占据4席,成为除宽基指数外,最吸金的一类指数。

2024年前5月最受资金青睐十大股票指数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4.5.31

从单只ETF产品资金净流入情况来看,2024年前5月,共有8股票型ETF规模增幅100亿。其中,排名前4名的均为沪深300ETF,规模增幅均超过600亿,成为当之无愧的吸金大户。

2024年前5月最受资金青睐十大股票型ETF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4.5.31

一边是主动权益的落寞,一边是ETF的跑马圈地,属于A股的ETF投资大时代正在来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