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革新的火花:桂电携手华为,共铸工科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教育革新的火花:桂电携手华为,共铸工科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2024年10月17日 10:30 CSDN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产业的深刻转型与升级不断推动技术与人才的双重进步。为了深入探讨这一转变背景下的教育与产业发展机遇,华为云创新中心于6月22日在松山湖欧洲小镇举办了“华为云创新中心产业开发者高峰论坛”,旨在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生态体系的“点—线—面”一体化系统性工程创新。此次活动聚集了来自不同产业的开发者,共同讨论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人才赋能以及产业生态体系赋能,持续推动行业应用的创新迭代。

在这个聚焦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论坛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桂电”)副校长周娅女士,以她深厚的学术背景和教育实践经验,带来了极具前瞻性的演讲《以新工科引领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分享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桂电在此领域的具体实践和探索。周校长指出,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工科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些新工科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更应拥有创新思维、跨界融合能力及强大的实际动手能力。

基于此,周校长分享了她对教育领域创新的深刻见解,也对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提出了具体策略。她的话题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如何通过教育革新,为产业发展培养出既具备深厚理论知识又能迅速适应实际需求的新型工科人才。

桥接差距,未来工科教育需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CSDN:在您的演讲中提到,新工科人才培养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您能否详细介绍这些挑战以及学校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周娅:当前,新工科人才培养确实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的课程体系更新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存在与产业需求的脱节。其次,由于实训设备昂贵且维护困难,学校的实训环境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产业发展需要。再者,学校在培养服务上也面临闭环难题,包括对即时行业需求和技术趋势的了解不足,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工作环境锻炼机会有限。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优化了工科专业结构,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推进课程建设,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开展了现代产业学院和技术创新学院的实践,探索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CSDN:在新工科专业的发展上,学校进行了哪些具体的探索和改革?

周娅:我校积极响应产业变化,优化了工科专业结构,实行了专业的增设与预警退出机制。从2016年开始,我们撤销了9个传统专业,并停招了信息对抗技术工科专业,同时增设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智能感知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专业。此外,我们还建设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信息产品创意、电子信息产业服务等专业群,促进了特色优势组团的发展,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育和产业需求。

技术共舞:桂电与华为的产教合作探索之旅

CSDN: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华为的产业合作有哪些具体实例?

周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华为的合作深入多个层面,涉及教育和产业双向发展。首先,双方共建了通信网络本科实验室,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此为基础,共同打造了智慧校园规划设计。此外,我们与华为深度合作,在广西率先合作构建鸿蒙、鲲鹏人才培养体系,联合成立了“桂电—华为鲲鹏联合创新中心”,并依托“花江智慧谷”构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孵化器。我们还共同推动鸿蒙生态产业的发展,建立了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鸿蒙实训基地和根技术基地。

在课程开发方面,我们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联合开发了鲲鹏、昇腾、华为云、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行业特色课程。目前,“桂电—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已共建23门专业课程,并已投入使用的“桂电华为联合培养基地”形成了华为研发工程师来校授课、学生赴华为松山湖基地实习的良性互动模式。

CSDN:能详细描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与华为云的合作中取得的成果吗?

周娅:通过与华为的多年合作,我们已在技术底座、专业建设、课程及案例、学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3(鲲鹏、昇腾、云计算)+3(5G、人工智能、鲲鹏)+30(课程及案例)+万(学生培养)”的阶段性成果。此外,我们通过华为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改造专业课程、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这些课程主要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推动实施。

在师资培训方面,近三年内我们有35名老师参加了昇腾、鲲鹏、工业软件相关的培训。学生就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华为在桂电累计完成了多次校园招聘,并在最近几年成功招聘了多名学生加入华为大家庭。这些合作不仅加速了产业技术的创新,也极大地推动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有效地将教育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

桥梁与创新,携手推进工科教育革命

CSDN:未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华为在合作中有哪些长期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周娅: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并加深与华为的合作紧密度,我们在学校内部实施了“六抓一服务”的策略。这包括抓专业,确保专业建设与现代产业需求紧密相关;抓教材,广泛征集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相关的课程案例;抓技术,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建设智慧教室、打造实习实训云平台来提升教学质量;抓平台,通过花江慧谷模式的项目化实践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实验室;抓教师,积极推动校企人员互派,加强人员间的联系和交流;抓服务,旨在增强广西工业的发展动能,为广西工业经济的新发展提供支持。

未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将与华为进一步携手,共同打造一站式新工科培养体系。我们的目标是推动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目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CSDN:关于未来合作的具体项目和人才培养方向,有哪些具体的计划吗?

周娅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我们计划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这包括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共建和专业共建等,旨在共同培养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此外,我们也有具体项目的合作计划,例如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信创服务平台项目、华为鸿蒙终端应用开发实训室项目和HCS项目续签项目。此外,还包括中国—东盟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学院项目,这将为面向东盟的产业人才布局做出重要贡献。这些项目和合作方向不仅将加强我们与华为的合作,也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视角。

结语:

面对目前新工科人才培养,华为将持续联合类似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高校,通过与本地高校共建鸿蒙课程、设立人才培养基地、组织竞赛、校企交流等多种方式,赋能产教融合,共同探讨创新型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深化与高校、企业伙伴的合作,共同构建鸿蒙生态产业,推动区域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万物智联时代建设增添新兴力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