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经济活力“潍”面孔 | 桃园里的“凡尔赛”?这对夫妻的烦恼是…

探寻经济活力“潍”面孔 | 桃园里的“凡尔赛”?这对夫妻的烦恼是…
2024年06月15日 09:56 潍坊晚报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眼下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在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北大于河村的潍坊市良田春秋家庭农场里,硕大的桃子挂满枝头,果香四溢。这便是41岁的焦少彭与妻子陈治镯返乡创业种下的“桃事业”。

桃园内,一个个成熟的桃子挂满枝头。

“现在,我们的桃子陆续进入成熟期,每天都有客户订购,得早点起来摘完送到配送点。”6月14日凌晨5点,焦少彭与妻子陈治镯便来到农场为客户采摘桃子,称重、包装好,将新鲜桃子发到配送地点。

2017年,焦少彭与妻子陈治镯回到家乡,开始了创业之路。他们在村里建起家庭农场,发展特色种植。“刚回来的时候,我们就想发展特色种植,可是对种什么纠结了很久。”焦少彭说,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结合本地种桃的传统,他们最终决定发展桃产业。

焦少彭与妻子陈治镯

创业的路总是一波三折。刚开始种植时,因为引进的一些桃树品种不行,二人对种出的桃子品质不是很满意。于是他们重新选择优质品种,细心种植管理,从疏果套袋、施肥浇水到病虫害管理,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现在,我们农场有100多亩,桃子有黄油蟠桃、白油蟠桃、黄桃等20多个品种,品质提高了,客户也越来越多。”陈治镯告诉记者,投身农业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得从头学,于是他们参加各类果蔬培训班,学习种植技术,只为了种出品质好的桃子。

陈治镯在查看桃子生长情况。

“我们不光种桃,还‘养’土地。”焦少彭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桃园生草技术”,在种植过程中不除草,桃子长势却非常喜人,不仅不受杂草的影响,还能维持桃园内的生态平衡。后来,他通过“枝干还田”“桃园生草”等技术,以矮草和枝干作为天然有机肥涵养水土,让土地慢慢变“肥”,提升了产量。同时,矮草下的蚯蚓可以松土,草丛里的瓢虫可以捕食桃树上的蚜虫,去除了桃树生长过程中的天敌。

矮草与桃树共生,维护了农场的生态平衡。

焦少彭介绍,为了叫响桃子品牌,他们注册了“良田春秋”商标。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每天采摘完,直接将桃子运送到电商分销点,省去了中间流程,农场的桃子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销往全国各地,让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吃上鲜美的桃子。

“我们的桃子分早中晚熟,早桃5月底上市,晚桃10月底成熟。”焦少彭说,目前,农场的桃子形成了早、中、晚熟相配套的多个栽培品种体系,拉长了采摘期,也错开了上市时间,避免桃子大量集中上市。

采访中,焦少彭电话不断,都是从全国各地打过来收购桃子的商家。焦少彭说,很多客户在品尝了他种植的桃子后,今年都提前下订单,“根本不够卖!”

看着成熟的桃子,焦少彭喜笑颜开。

“不够卖”这一“凡尔赛”式的烦恼,透露着和桃子一样的甜蜜,这背后也是焦少彭与妻子陈治镯的不断提升桃子品质带来的底气。

“今后,我们将发展桃子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亲子娱乐于一体的‘世外桃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在焦少彭与妻子陈治镯的蓝图里,他们将继续投入,把桃园打造成智慧化现代农场,带动当地乡亲就业,让更多劳动力留在当地,共同推动乡村发展。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文图

责编:黄万勇

二审:张玉丽

三审:李东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