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越借钱越富 穷人越借钱越穷

富人越借钱越富 穷人越借钱越穷
2020年11月19日 07:00 刘维明
华为P40PR手机拍摄于京郊

前些日子就某大型金控集团IPO事件及其消费信贷推广在音频平台和听友聊了聊,大家建议做成文字让更多人看到,遂将其中一期稍加编辑整理如下,但愿能对你或身边的朋友有些帮助。

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某集团紧锣密鼓筹备IPO过程中,网络上出现非常多有关消费信贷的广告,其中一则引发激烈讨论的、借钱给女儿过生日的广告我也看了,坦率讲,“震惊”二字已不足以形容我的反应和心情,更多是强烈的厌恶、反感甚至愤怒。

类似的荒唐广告还有很多,譬如几个小姐妹或同一公司的职员中,忽然某人生活质量一下子提高了,购买了名牌包、服装、汽车到处吃大餐,当别人问他是不是发财了?他就会回答你上某平台啊、使用某功能啊,借钱非常方便、到账非常及时、额度非常高等等。

这些广告所宣扬的观念显而易见是被历史无数次证明错误的、甚至会引起极其严重悲惨后果的行为和习惯,且在赤裸裸地提倡、助长虚荣、攀比之类的“伪幸福”。

关于基于享受、攀比、虚荣消费及其后果的例子和故事恐怕各位身边都有很多,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

大家都知道一个流行的观点,“富人越钱越富,而穷人越钱越穷”。

今天我想跟大家讲的观点是,“富人越钱越富,而穷人越钱越穷”!

先来看一下人为什么要借钱:

第一是天灾人祸的灾难应对借款;

第二是以获得现在还无力支付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借款;

第三是基于生产、贸易的经营性借款;

第四是基于应对资金周转的流动性借款,它大致可以归类为经营性借款;

第五是基于拥有实物资产、金融资产的投资性借款。

将以上最典型的“经营性借贷”、“投资性借贷”和“消费性借贷”对比一下,你就很容易发现其中从属性、本质到过程、结果的巨大不同。

显而易见,对于社会而言,经营性借贷和投资性借贷直接和间接创造价值的效果明显,而消费信贷间接创造价值和价值转移的效果明显。

不过,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对社会如何做贡献。

最重要的是,对借款主体(借款人)而言,经营性借贷、投资性借贷、消费性借贷所产生的结果大相径庭、截然不同、天壤之别,甚至完全相反。

经营性借款人依靠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通过购买设备、厂房、原材料、雇佣工人及对接供需双方等方式,在立即、直接对实体经济产生贡献的同时,利用信贷杠杆倍数放大了借款人自己的收入和利润,自然也就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也就是财富

借钱直接投资于实体经济企业的投资性借款人,在间接帮助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拥有了企业股权、债权资产,自然就获取了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对应部分利润,自然也就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也就是财富

借钱投资于二级资本市场投资性借款人,虽然对社会而言并未创造什么价值,但却通过价值转移,同样拥有股权债权等金融资产,也就为自己拥有、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也就是财富

借钱投资于固定资产(土地、房屋)的投资性借款人,在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或进行价值转移的同时,自己拥有资产,通过资产的升值,为自己保留并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然而,借钱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性借款人呢?

他们在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或进行价值转移的同时,由于没有进行任何的投入和产出没有购买任何资产,根本不可能为自己创造任何新的、更多的价值,当然也就更不可能为自己积累和创造财富!他们所做的,只有消耗价值!

我们再把问题简单化一些,只拿投资性借贷与消费型借贷进行一个类比:

投资性借贷者在借钱投资的那一刻起,便拥有了从长期及普遍意义而言注定会随着时间推移、经济发展、通货膨胀不断升值的资产

消费性借款者在借款消费那一刻起,便拥有了一件立即开始不断贬值得消费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损耗,价值最终----往往是很快-----归零

简而言之,投资性借款者创造价值,消费性借款者消耗价值这是两者最根本的不同。

不仅如此,消费性借款者还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因为有利息的存在,本钱与利息都需要他们用未来的收入进行偿还,利息越高,未来可够买的商品就越少,消费水平就越低;

投资性借贷人难道不存在付利息的问题吗?当然存在,但他们可以通过投资所获得比利息更高的收益来偿还,收益越高,未来可够买的商品就越多,消费水平就越高。

大家都是聪明人,简单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两者的区别有多大。

消费信贷起源于一家缝纫机企业基于去库存和消化产能推出的分期付款,它使消费者产生负担减轻的错觉进而诱发消费,此后被复制到了众多行业。

过程中,金融机构看到商机,利用自身吸纳存款重新配置的优势,通过对企业以及消费者的贴现来赚取利差,这就是它的利润来源。

显然,企业和金融机构最希望消费信贷的规模越大越好,这符合他们的利益。

消费信贷额度越高、规模越大是否符合个人和家庭的利益呢?一些算不清账的年轻人觉得是符合的。

消费信贷金融理论依据是未来现金流对现在贴现以及资源的跨期配置等等。

因此有很多年轻人认为,只要未来收入能够还的起现在的账单,那么现在提前把未来的收入借到手里面进行消费品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而且相同的模式在非常多的发达国家已经实行了大几十年,这会有什么问题吗?

从理论和发展来看对社会确实“暂时”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

但是,从现实来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尤其是年轻人则是大大的有问题!

我们需要搞明白其中最基本的原理。

不太重要的一点是,一些国家的普通劳动者之所以敢于在工资还没有发之前就提前吃干花净,所有的收入都用来消费,账户零储蓄甚是负储蓄,最大的原因是其享受非常强大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你是不是也具有相同的条件呢?

最重要的根本点是以下这些:

首先,如果你是一个借钱消费者,尤其是那种基于攀比、虚荣、享受的消费,首先说明你已经无法与别人拼爹,也就是家庭不会给你留下太多财产,否则的话你就没有必要去借钱消费了。

继而,消费能够给你带来的幸福感也仅仅只能是一种小幸福甚至是伪幸福,因为你的信贷额度一定不会太高,你能够购买得起的消费品和服务也一定不会太高级或者普遍高级。

然后,由于收入在短期理论上不可能急剧飙升,所以在非常长的时间里,缺乏储蓄的你所享受的费品和服务就难以升级,你的幸福感也就长期难以跨入真正的富人行列。甚至,你还会因为还账单的压力和人前背名包人后吃泡面而焦虑。

以上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

当你一旦进入了这样一种自认为非常时髦、先进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后,你会发现自己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储蓄,而没有储蓄,你就永远丧失了去进行足够投资从而拥有足够资产的机会!

没有资产,你就永远成为不了富人!

当然你成为不了富人,就永远享受不了富人所能够享受的那些消费,永远面对落差,从而你也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幸福感和痛苦感都是对比出来的!

对于这样的结果,企业和金融机构当然是最高兴的,如此一来,就会把你永远捆死在消费信贷上。你未来赚到的每一分钱,你所有的收入都是为了消化他们的库存和为他们贡献利息,你也就成为了一部名副其实的消费机器,而且是低端消费机器

某种角度片面的说,这些金融工具的终极目的,就是榨取你的每一分钱,把你现在以及未来的所有收入都榨取得干干净净。

进而,你最讨厌的“阶层固化”就完美实现了,你永远也踏入不了上层社会和富人群体。

不要以为我的话也是危言耸听,这已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以证明。

众所周知,在长年股市持续走牛的美国贫富分化是非常严重的,这集中表现为美国穷人和富人持有的金融资产相差悬殊

截至2019年,美国1%的富人所拥有的股权类金融资产占到了总规模的56%天量历史纪录;而美国90%的穷人所拥有的股权累金融资产只有可怜的12%

在过去大约30年以来,美国1%富人买入了1.1万亿美元的公司股份,而90%的穷人则卖出了1万多亿美元的股份,恰巧穷人卖的就是富人买的。

为什么穷人卖?他们是为了卖了换钱消费改善生活。

为什么富人买?他们为了是买来以后赚更多的钱。

在美国30年资本市场的大跨越中, 1%富人和90%穷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简单的算术就可以算出来了。

所以回到我们最初所说的话:“富人越借钱越富,而穷人越借钱越穷”!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一定要把这个原理想明白,千万不要被人剥削着榨取着,还觉得时髦、先进、快乐、光荣。

稍微极端、片面一点来说,消费信贷就是为了剥削穷人所创造出来的(我的前提是这种表述相对极端、片面,所以大家不用就此抬杠)。

富人会不会借钱消费?当然会。

富人借钱消费一定是资金同时期在其他地方会获得更高的收益,并且收益足以覆盖并超过借款利息,他才会这么做。

借钱消费可怕的不是它的短期结果,可怕的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长期观念和心理。

客观说,处于节约成本考虑,适度打时间差、短期限提前获得当期收入期限内的计划中物品是正常的,但这绝不会成为常态,也很少会增加成本。

而借钱完成学业、学习技能、获取急需工具,这些属于投资,不属于消费。

但借钱买现在还负担不起的消费品甚至是奢侈品,或者是多余商品,这是为了享受、攀比、满足虚荣心,而与投资无关。

那些荒唐的令人作呕的广告中宣扬的大多数消费场景,只是为了在当期满足自己可怜的生理或者心理上的需求,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

你有没有听说过哪个世界首富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会提起某年某月某日因看到他人衣着考究地在使用一部高档手机或驾驶一辆拉风汽车,于是心生羡慕而借钱买了同样的东西,从而达至心理满足的?从来没有!

我们听说过更多的故事是主人公当时兜里只有一点钱,甚至穷的连吃饭都困难,但他用仅有的一点钱再加上朋友的资助,毅然进行了某一项势在必得的投资,得以起死回生,东山再起,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富人和成功者的故事都是这样讲的,乔布斯到任正非哪个不是如此?

富人和成功者借钱是为了未来,穷人借钱是为了现在;

前者着眼于未来的宏大的目标或更高品质的生活,而后者只是为了现在微不足道的那一点点可怜欲望的暂时满足;

富人借钱赢得了未来,穷人借钱失去了未来;

前者的未来会有别人替他打工,有资产自动为他创造价值,进而维持非常美满的生活。而后者的未来则要一直拼命辛苦地为别人打工,为别人创造价值,来偿还自己之前过于透支的账单,或许这些账单可能需要未来收入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来偿还。

说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

借钱投资是富人思维,而借钱消费是穷人思维。

因此,对于一些观念、逻辑、理论、潮流,你究竟是跟随、迎合还是排斥、批判?对于一些机构、媒体、商家,究竟应该是向社会和年轻人传递一种怎样的思想、观念和文化?

大势而言,商家和资本唯利是图是很难改变的,能改变的恐怕只能是我们自己。

贪图享乐要不得、虚荣攀比要不得,这些人性的弱点,恰恰是某些商业模式得以成功的关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