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引热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如何破局?

多地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引热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如何破局?
2022年08月26日 11:52 鲁吁视野

文/鲁吁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政府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引起热议,这些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县级市。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主要有两大背景:一、推进与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二、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房地产“去库存”,说白了,就是让农民伯伯为房地产泡沫买单。

由于房地产泡沫和疫情影响,县域房地产经济持续低迷,房地产开发商卖不出房,房地产商卖不出房就不再买地,那政府就卖不出地,卖不出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锐减,毕竟卖地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

加之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所以各地政府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就应运而生了,这一策略,如果用好了,确实不失为一石二鸟的好办法。可是让农民进城定居,是一件很复杂的事,绝不仅仅是购房补贴和安排工作就能解决的,尤其是还要让农民放弃宅基地,这直接就是断了农民的保障啊。

尽管这几年几乎所有的中青年农民都进城打工挣钱,但是仍然不可否认,农村才是农民真正的保障。

打工总有打不动的时候,对我们来说——95%的农民工,城市是注定留不下的,等到打工打不动的时候,我们还是得回到农村,靠种几亩田地过活。

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不管丢荒多少年,土地还是在等候农民工有一天归来,农民工有一天还是不得不离开想扎根的城市,回到永远不会嫌弃自己的土地。

这是95%的进城农民工的宿命,这也是土地与农民斩不断的纽带。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推进城乡融合,对农民来说,乍看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凡可以,农民——尤其是中青年农民,当然很乐意进城定居。城里教育资源好、交通便利、购物便捷、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谁不喜欢呢?

当然,现在大部分农民进城买房,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为孩子的将来铺路。但是进城定居后,农民要面对的问题,会比留在农村多得多,医疗、工作和养老如何保障,哪一条都是大问题。

我家本来也申请了,就是想在县城也有一套房,方便孩子读书的同时呢,看看能不能做点小生意什么的。

但是后来上面反馈说,一是不能保证是分配在县城还是分配到市里;二是要退出宅基地。我们两兄弟一商量,觉得那还是留守农村好了,等有能力了,自己再到县城置房吧。

假如说不用退出宅基地,且是分配在县城,那么我们自然是会去的,虽然村里离县城也有段距离,但好歹骑摩托单程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平时回来侍弄庄稼都还算方便。

要是被分配到市里,即使不用退出宅基地,那也别想着经常能骑摩托来回了,从县城到市里坐班车都要两个半小时呢。再退出宅基地,未来的不确定性就太大了。

先不说年迈的老一辈住不住得惯城里的问题,就说说这两三年,由于疫情影响,大家打工也不稳定,很多人处于动不动就失业的状态,要是再没有老家那几亩田地,一家人的生活该怎么解决啊?留在农村,就算再挣不到钱,好歹也饿不着肚子。

所以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想“以房留人”,想让农民伯伯为房产泡沫买单,没有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彻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大部分农民都不会选择去的,因为相比于那几万元补贴的诱惑,未来潜在的风险更大。

而且,乡村虽然经济落后,看似对社会贡献不大,但是社会不可能抛弃乡村和耕地。让进城买房的农民退出宅基地,无形之中会造成更多的荒地。

乡村是中国的基础,假如发生战争,乡村就是整个社会的“根据地”和大后方,所以怎么保住农村、稳住农村发展,同样重要。

不能因为我们处在和平年代,就忘了中国的文明是农业文明。这也是国家为什么提出乡村振兴、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原因。

其实我们也能理解各地方政府为保财政的“救市”心切,因为一大帮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都等着政府发工资呢,还有城市基建、医保社保什么的都需要政府出钱啊,财政窘迫那不得急死政府?

可土地迟早有一天也是会卖完的呀,继续靠卖土地和指望农民买房以保财政,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地方政府目前确实很难找到能代替卖地创增收的财政杠杆。

老百姓呼声很高的房产税似乎并不具备推行基础,一直迟迟不能落地,那么还有什么是能够替代土地,成为地方政府的新财源呢?可持续发展是方向,但发展什么,如何稳定发展,是个关键。

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而凸显的财源问题,的确是到了不得不根治的地步,但如何破局,很考验中国的智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