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下了一场“经典”的冰雹,雹体层次分明,里面有白核外面透明

上海下了一场“经典”的冰雹,雹体层次分明,里面有白核外面透明
2022年08月07日 21:57 科普博览

今年夏季我国频繁出现各种极端天气,高温热浪、狂风暴雨、冰雹雷暴甚至可以在某一个地区接连出现,今年的8月6日,上海市在一天之中就经历了高温热浪、狂风暴雨、冰雹雷暴天气,一天之内5种天气预警一起“聚会”,分别是高温橙色预警,大风黄色预警,暴雨黄色预警,冰雹橙色预警,雷电黄色预警,这并不常见。

今年夏天,我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史上罕见的高温热浪,上海市一带也不例外,进入8月份之后,几乎每天都是烧烤模式,8月6日早晨太阳一出来,上海市气温就迅速升高,上午8点的时候温度为全国榜首,不少气象观测点温度就达到了40度甚至更高,不过很快就迎来了强雷暴云团的光顾,当地气象局天气预警“五警”齐挂,中午时分大风、雷电,暴雨、冰雹接连出现,由于地面温度较高,虽然狂风暴雨,但温度仍然大都在30℃以上,下的雨也不冷,甚至有人感觉水都是热的。下雨是“下开水”。

在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同时,冰雹也光顾了上海大部分地区,当地一些网友拍摄的影像资料显示冰雹的体积相当大,大部分都是鸽子蛋大小,较大的甚至超过了鸡蛋,如此大的冰雹也给当地造成了不少损失,不少汽车玻璃、楼房玻璃、简易大棚等被冰雹击破或洞穿。

但当地也有不少网友发现冰雹的形状也和鸡蛋很相似,就是里面都有一个白色的内核,外面是厚厚的一层透明的冰,就好像鸡蛋有蛋黄和蛋清一样。

这冰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不该就是一个透明的冰疙瘩吗?实际上上海降下的这种冰雹正是“典型”的冰雹形状,这和冰雹的“标准化”形成有关。

我们都知道越是在炎热的天气中下雨,就越容易出现冰雹,这其实正是地面产生的强大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与赶来的冷空气相会才出现的情况,这时候强对流天气很快出现,冷暖空气交汇容易下雨、下雪或者下冰雹,是由于暖湿气流遇冷后其中的水蒸气和水汽凝结导致的,但这时候并不是只凝结成小液滴,特别冷的情况下会凝结成白色的雪花状冰晶或霰状冰晶,这也是在冬天特别冷的情况下降水一般都是下雪的原因。

而如果高空中的冰晶生成得非常急促,而且会不时经历热冷空气交替出现的情况,就会形成白色小圆球形状的霰,它其实也是冰雹的内核,这是因为这炎热的夏季暖湿气流上升时遇到温度非常低的冷空气会迅速凝结冷冻形成白色冰晶,但是由于冷暖气流交替比较频繁,这些白色冰晶无法结晶成雪花,所以就生成了白色圆球状冰晶。

因为夏天时暖湿气流比较充足,遇到强烈冷空气,这种白色的霰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它在下降的过程中,在高空狂暴的气流中,冷空气不是太强烈时,又会不断吸附极冷的小水滴(0℃以下),这些小水滴附着在霰的外层,就逐渐形成了透明的一层透明的冰层,吸附的越多透明冰层越厚,冰雹也就越大。

标准的冰雹形成过程就是这样的,此次上海降下的冰雹也是这样形成的,所以冰雹里面都有一个白色内核,而外面有较厚的一层透明的冰,算是下了一场“经典”的冰雹,不过大多数地方降下的冰雹都是这个样子,只是人们多数时候没去注意它。今年您那里下冰雹了吗?注意过冰雹的形状吗?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光明网》8月7日文章《冰雹+高温+雷电+暴雨+大风,上海五预警高挂!你拍到冰雹了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