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将建爱因斯坦望远镜,长30公里,深埋地下250米却能探测宇宙

欧洲将建爱因斯坦望远镜,长30公里,深埋地下250米却能探测宇宙
2024年06月17日 18:09 科普博览

现在的天文学方面的望远镜构造越来越花哨了!近日欧洲多国宣称要联合建造一座埋藏在地下250米深处的,长达30公里的巨型望远镜装置,望远镜呈三角形结构,每边长10公里,建成之后将可以探测宇宙诞生10亿光年后的中子星碰撞和黑洞震荡中产生的引力波。

这台望远镜的名字叫“爱因斯坦望远镜”,本质上是一种引力波探测器,主要装置由三个嵌套探测器组成,每个探测器将有两个激光干涉仪,三个探测器都能相互接受多束激光波。

根据最新的消息,它的建造计划是在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的边境三角地带开凿三条隧道,还有个备选地点在撒丁岛,其隧道长度至少10公里,深度在地面以下250米。

目前它已进入筹备阶段,计划于 2026 年开始建造,项目的投资预算为 18 亿欧元(现行汇率约合人民币140亿元),2035 年建成投用,之后每年的运行费用约为 4000 万欧元(现行汇率约合人民币3亿元)。

人类最初研究宇宙天体主要靠光波,所以最早的望远镜都是筒状镜面结构,方便于接收更多的光线来看清宇宙天体,后来人类了解了无线电波,因此有着硕大接收面的射电望远镜产生了。

但引力波和光波无线电波不一样,人类对引力波的最初认识来自爱因斯坦的一个预言,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的时候,今天大致是1916年,他说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宇宙间可能还存在与电磁波无关的波,这种波的特性与声波类似,产生之后也基本看不见,但特定的接收器可以测到,就好像我们能用耳朵听见声音一样,这种波可以让接收器的敏感器件震动一下。大级别天体的剧烈动荡有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波。

而激光干涉仪中发出的激光就能够感受引力波的存在,当引力波传导到激光束上时,就会引发光伏的震荡,如同拨动了琴弦一般,这样也就能发现引力波了。

引力波探测是如今天文学研究的热点,在宇宙中,引力波通常产生于中子星或者黑洞的碰撞,强烈的引力波会在宇宙间长时间传播,而且其他天体很难阻挡它的传播,当它来到地球上时,引力波探测器就能感受到它的来临。

人类为了探测引力波的存在,从爱因斯坦提出这一预言之后就开始了,中间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但都由于引力波探测器不够灵敏而未能成功,直到2015年9月14日,LIGO科学团队与VIRGO团队共同宣布当日测量到在距离地球13亿光年处的两个黑洞合并所发射出的引力波信号。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相关的科学家们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地面的引力波探测器成功监测到引力波之后,科学家们也进行了很多更有创意的想法,比如在太空中建立引力波观测站,用卫星探测引力波。我国的太极计划、天琴计划等就是太空引力波望远镜。

太极计划暂定是在2030年前后将完成的由位于等边三角形顶端的三颗卫星组成的引力波探测星组。其边长为300万公里,由三颗相互有激光连接的卫星构建。首颗卫星太极一号已于2019年8月发射,太极二号计划在今年发射,太极三号则将在2030年前后发射。

天琴计划计划于2035年前后在地球表面以上约10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部署三颗引力波探测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建成空间引力波探测天文台。首颗卫星天琴一号已经于2019年年成功发射,目前正在太空中正常运行,天琴二号将于2025年前后发射,天琴三号计划于2035年前后发射。

消息来源:《中文业界资讯》6月15日报道《欧洲计划开建爱因斯坦望远镜,将从地下250米开启天文新纪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