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反腐这一年:银行系统成重灾区 五大国有银行落马36人

金融反腐这一年:银行系统成重灾区 五大国有银行落马36人
2023年12月25日 16:13 财经武林门

今年以来,金融反腐力度持续加码。

财经武林门”注意到,不仅接受调查的整体人数同比增加近四成,接受调查干部的级别人数也超过去年。具体来看,今年以来银行系统干部共有76人被调查,其中中管干部6人。而去年全年接受审查调查的银行系统干部为54人,其中中管干部1人。

如果对被调查的落马干部做一个简单的系统划分,银行系统则成为了“重灾区”,其中尤以五大国有行为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7日,2023年至今来自五大国有行的被调查干部多达36名。

工行10人居首

从五大国有银行来看,今年以来,五大国有银行被调查人数占比过半,其中工商银行被调查人数和干部级别均为首位。

工商银行共计有10位干部被查。

其中有2名中管干部,分别是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立宪(主动投案),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需要注意的是,张红力是首位从国际金融机构获聘至中国国有银行的落马高管。

农业银行有8人被查,分别为:农业银行国际金融部巡视员刘燕忠,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沈锐,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高级专家陆俊波,农业银行远程银行中心原副巡视员张学禄,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吕晓东(主动投案),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原营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杨志刚,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马清升,农业银行托管业务部原副总经理刘树军。

中国银行共有6人被查,其中包括一名中管干部——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另有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陈枫,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高宗胜,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毛俊平,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张东向,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建新。

建设银行共计有6位干部被查。分别为: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原资深专员张龙泉,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资深专员赵芝然,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原党委副书记、 副行长易景安,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率长江,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劳新江,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原资深副经理李晓虹(主动投案)。

交通银行也有6人被查,分别为: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李大军,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周宝志,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裁马宾,交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毅坤,交通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周彦倜,交通银行沈阳审计监督分局原局长刘喜昌。

信贷领域成为金融腐败高发区

银行系统是金融反腐的重灾区,其中又以“信贷”领域尤为高发。

“财经武林门”注意到:上述银行体系内的落马干部中,已有多人受到了党纪政务处分。从处分内容来看,信贷领域的腐败问题主要体现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中谋利、收受巨额财物。

例如,中管干部刘连舸 “靠金融吃金融”,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融资、项目合作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中管干部李晓鹏 “靠金融吃金融”,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融资、业务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中管干部周清玉违规干预插手贷款发放工作。

此外,多名落马省分行一把手同样与信贷领域相关。其中,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张东向违规干预和插手贷款审批发放;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李大军“管贷款吃贷款”,违法审批发放贷款、出具金融票证,数额特别巨大。

信贷领域缘何成为大行分行腐败的多发区?中纪委网站发布的文章《深度关注|信贷腐败缘何多发》指出,“目前,我国的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大部分企业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银行信贷作为资金提供的主要渠道,是典型的资源富集、权力集中领域,干部容易受到‘围猎’。”

声明:未经授权,本文禁止转载、抄袭或洗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