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percoolman
大家好!我是喜欢研究美食的supercoolman,关注我,带你在吃的路上不迷路!
很久没写食品选购指南了,一方面是自己最近比较忙、一直没有腾出时间,另一方面是感觉很多知识大家都知道、不必多说。但最近我发现我错了,身边有些朋友还在把一些选购误区当做“常识”来用,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4个容易被当成“常识”的食用油选购使用误区,不知道的赶紧收藏一下,也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误区一:等级高=营养好?
我国的食用油标准按照精炼程度高低来划分等级,等级越高、精炼程度越高。但精练程度越高并不代表营养成分越高。比如,花生原油的六个质量指标跟营养成分没有关系:
其实,等级越高、精练程度越高的食用油,在加工中像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E等营养素流失越多,油脂的自然香气也会被过滤掉。那么,是不是选择低等级或者毛油(未精炼)的就更好呢?
凡事皆需有度,不然物极必反!因为精练程度低和没有精炼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没有精炼的食用油,里面不仅杂质多、易氧化变质,还可能掺杂一些有害物质。所以,小作坊生产的散装毛油,不建议购买,买食用油还是尽量选择有正规生产资质、符合国家标准的精炼油。至于选择哪个级别的食用油,则看自己需求。
比如,有的人就喜欢菜籽油的香气,建议可以选择压榨三级的。另外,菜籽油中的芥酸较多,大家选择低芥酸的。
再比如,有的人不喜欢大豆的豆腥味,建议选择一级大豆油,因为精练程度越高,经过脱臭工艺后豆腥味基本上就过滤掉了,炒出的菜就能保持菜品本身的味道了。
误区二:浸出油=劣质油?
最近几年, “浸出油劣质”说法大行其道,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油就不是劣质油。之所以会有压榨优于浸出、浸出=劣质的说法们主要还是营销概念。
其实,选择压榨还是浸出主要还是看植物油料的品种及其加工特性,通用做法是:含油量较高的植物油料采用先压榨后浸出工艺;含油量较低的植物油料,通常采用直接浸出工艺。而且,无论是压榨还是浸出,都还需要精炼除去有害成分才可食用。
比如,花生本身含油量就较高,所以采用压榨工艺生产的花生油比较多。
再如,大豆本身含油量不太高,使用压榨不仅成本高,出成率还比较低,所以市面上大部分大豆油是浸出工艺生产的。
误区三:调和油好于单一油?
很多人都知道长时间吃一种油不太好,因为单一油的营养成分比较固定,长期食用会导致摄入的营养成分过于单一。那么,调和油是多种食用油按比例混合而成的,是不是就不用更换了?
那可不一定,因为有些虽然声称自己是多种食用油混合而成调和油,但它其中一种或者两者油比例很低,其实跟普通的单一油没有多大差别,但它打上了调和油的标签就卖的很贵。所以,大家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配料表中各种油占比是多少。
这里就不得不提金龙鱼1:1:1调和油了,这款调和油包含的食用油种类比较多,而且它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比较符合人体所需比例(0.2-0.3):(0.6-1):1。
当然,平时购买食用油时也可以参考(0.2-0.3):(0.6-1):1这个比例挑选,我家之前买的玉米油的比例就基本符合:
误区四:冷油好于热油?
经常炒菜的人都知道热锅凉油的说法,但这个凉油并不是说不把油加热,只是不超过油的烟点。说到烟点,不同的食用油的烟点也不尽相同,也因为烟点高低分为低温油、中温油、高温油,中温油比较常见,我们平时炒菜用的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调和油大多都是中温油,适合日常烹饪。
高温油就不一样了,它含有的饱和脂肪酸比例高,比较耐高温,烟点比较高,平时适合油炸。
比如棕榈油就属于高温油,像我们平时吃的方便面大部分都是使用棕榈油油炸制作的。
低温油跟高温油正好相反,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不耐高温,烟点比较低,平时适合凉拌。
比如橄榄油就属于低温油,比较适合制作沙拉或者拌凉菜使用,不适合高温烹饪。
以上就是我对食用油选购方面的经验,不足或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多交流探讨~
看到这的都是真爱粉,动动小手,来个关注、点赞、收藏、评论!谢谢!
下期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