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木明
上一期介绍了一座
欧式建筑的“大观园”,全程只需0元。十一假期有没有去玩?
今天向大家隆重介绍一座博物馆,把
“岭南建筑·民间工艺·祠堂文化”三重Buff叠满了,一定要去看看!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635/w600h835/20221007/78f5-54839628b616a4ce8f6272fcfac5bb48.jpg/w700d1q75cms.jpg)
先放总结✏️
这座博物馆就是陈家祠堂,我专程去参观过两次,展品非常精美,印象非常深刻。
陈家祠堂又称为“陈氏书院”“陈家祠”,位于广州中山七路,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馆址,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103/w600h303/20221007/2e71-dd84ae70a11722322493ad08a4be7843.png/w700d1q75cms.jpg)
除了规模宏大,这座祠堂还是领略传统祠堂文化的绝佳样本。作为一座“合族祠”,陈家祠堂是清代末期广东省的七十二个县的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1888年始建1894年落成,见证了近代中国的百多风雨。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583/w356h227/20221007/a655-51dd2519c0dc3c18e7a73ae6e8cb8c1a.png/w700d1q75cms.jpg)
陈家祠堂在艺术上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百粤冠祠”。运用了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郭沫若游览后曾称赞:“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199/w600h399/20221007/d4ec-026da42ce32b38d58813725cde124c3d.png/w700d1q75cms.jpg)
陈家祠堂1988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后作为“古祠留芳”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如今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137/w600h337/20221007/da6f-9883279df7ced866adf8a38d24e2ef8e.jpg/w700d1q75cms.jpg)
▶ 温馨提示:
建筑艺术需要留心观察,忌讳走马观花,最好能留出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迥然不同,最好能对照讲解,肉眼观察建筑特点。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250/w600h450/20221007/45b5-d459f415622b5777b71ab7cb7501ce76.jpg/w700d1q75cms.jpg)
参观重点一:祠堂文化
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宗族(家族),而祠堂是宗族最重要的场所,具有礼仪、祭祀、议事、经济活动、内部管理等多重功能。进入现代社会后,民间传统的宗族结构纷纷解体,如今除了南方的部分地区,已经很难再见到祠堂的身影。
我老家是温州的,即便那里宗族观念很强,古代的祠堂建筑仍然保留,但其存在感也是越来越匮乏。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250/w600h450/20221007/ff22-42032daf167e6246a773526a6e93b07f.jpg/w700d1q75cms.jpg)
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岭南各地的乡下宗族自发组织,在广州城中建造了众多各姓的合族祠,为往来的官员、士子、百姓提供方便。后来,合族祠又纷纷改名书院、书室、试馆等。
1888年,首任驻美公使、晚清大臣陈兰彬等48位陈姓士绅发出倡议,按照“题捐牌位”的方式组建合族祠。广东各地共有七十二个县的陈姓宗族参与。1893年,陈氏书院落成。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199/w600h399/20221007/12bf-3671b598a919715484cf3d583fe2edb2.jpg/w700d1q75cms.jpg)
参观重点二:建筑艺术
站在大门前的广场就能发现,陈家祠堂的整体布局为坐北朝南,呈正方形,青砖围墙内,是一座外封闭内开放的建筑群体。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357/w600h557/20221007/dd22-316957259b2d3313b7e83070b6ceec6d.jpg/w700d1q75cms.jpg)
陈家祠堂是传统的“三进三路九堂两厢”院落式布局,上下对称,结构严谨,有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和长廊巷。是广东现今保存最完好、规划最宏大、工艺最精湛的传统建筑。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229/w600h429/20221007/9c90-abaae5907f2cf299c7c20934022a619b.jpg/w700d1q75cms.jpg)
其中,中进的大厅
聚贤堂最值得参观,它是陈家祠堂的中心,形制规格最高,是当年举行春秋祭祀、议事聚会的大礼堂,建成于1891年,距今已经超过130年。一定要仔细观摩,才能够近距离感受到传统建筑的美!
在建筑装饰上,聚贤堂装饰富贵华美,色调对比鲜明,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无不凸显了其中心地位。
堂前有月台,其中石雕栏杆和望柱上都装饰着岭南的佳果,镶嵌了铁铸通花栏板。
梁架雕镂精细,横列的屏风玲珑剔透,都是木刻艺术的精品。
屋顶上的陶塑瓦脊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精品。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225/w600h425/20221007/327c-7ffd72e79c3b929c2c66a90c19c0e1c3.jpg/w700d1q75cms.jpg)
参观重点三:民间工艺
在这里参观会深切感受到传统园林所谓的“一步一景”。陈家祠堂集合了岭南建筑工艺的大成,拿着手机都能拍出大片。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217/w600h417/20221007/9dc9-180ad61490844a889cceca9d9dae3d91.jpg/w700d1q75cms.jpg)
其中以三雕(石雕、砖雕、木雕)、二塑(陶塑、灰塑)、铁铸和彩绘最为著称。这些建筑装饰工艺,在陈家祠堂的堂院、廊厅、门窗、屋脊等处都有所体现,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200/w600h400/20221007/f3ef-f740f50f86f775e463a33285e9bcd6fa.jpg/w700d1q75cms.jpg)
来这里参观还有一大
Buff,因为陈家祠堂还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所在地,馆藏的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万多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门票超值!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21007s/700/w600h900/20221007/32a1-9851ea4814763373b0447c520b09f5aa.jpg/w700d1q75cms.jpg)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