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有被妈妈逼着吃过什么不喜欢的食物?

小时候你有被妈妈逼着吃过什么不喜欢的食物?
2024年05月13日 10:07 什么值得买

作者:打怪升级的素素

我妈,一个雄鹰般的女人。在工作上,雷厉风行。在家就是“东北雨姐”存在,战歌起,我妈的逻辑跟霸道总裁如出一辙,“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

因此,我的童年对食物存在很多阴影,以至于我“这也不吃那也不吃”。

黑鱼不吃,鸭鹅不吃,香菜不吃,肥肉不吃……到了大学食堂,赫然发现像我这样挑嘴的人很容易把自己饿死,或者被食堂大师傅打死。于是,方才开启了美食地图的拓展,最终成为朋友圈里“食神”一样的女人(错误)。“生活品鉴家”(正确)!

荆芥

在湖北出差、旅游、学习过的人,应该了解湖北的夏季是多么恐怖的存在。骄阳似火,你是一丁点胃口都没有,恨不得吃半个西瓜就充当一顿午饭。

于是,过水凉面是夏季难得的美食。

我家的凉面分为奢华版和朴素版两种。奢华版呢,可参考东北大拉皮,菜码丰富,色彩鲜亮,让人十足大动。

朴素版呢,就磕碜很多,通常只有黄瓜丝、绿豆芽和荆芥,伴蒜汁。

谁家好人给孩子吃荆芥+蒜汁啊?

那简直是1+1大于2,不给孩子留活路的搭配啊。荆芥那入口呛人的香气,那是味觉灵敏没有经过调味料毒打的小孩子能接受的呀?然而,我的抗议每次都被我妈“强力镇压”,弱小无助的我只能妥协。

一切的改变,是在来到帝都工作后。

某次,一位河南籍大佬在西客站附近的“问鼎中原”请客吃饭,凉菜头道居然!是!凉拌荆芥。

一口下去,我眼泪都快下来了。

后来听餐厅的服务员说,每天的荆芥是乘坐过夜的火车,从河南运到北京的,每斤80元。我吃的是啥?是童年的回忆吗?是隐藏在肠胃中的乡愁吗?是对金钱的屈服呀。

成年后的我,再一次吃到荆芥,如同云南人吃野生薄荷,四川人吃折耳根,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而我骨子里对它的喜好,已经变成了江西人离不开的藜蒿,湖北人离不开的红菜苔。

更何况现在粗略懂点中医的我,更是知道了荆芥的好处!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

“假苏一名荆芥,叶似落藜而细,蜀中生啖之……曰苏、曰姜。曰芥,皆因气味辛香如苏、如姜、如芥也。”

吃荆芥,有解表散风、镇痛、抗炎的作用,对治疗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有较好的疗效,还能镇静安神,舒缓情绪,对改善失眠、焦虑、抑郁等也有一定的舒缓作用。

生吃凉拌荆芥,甚至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那会儿,大盘的凉拌荆芥唯有京城开封才能吃到哟。

人生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在长大后才明白了荆芥的美味,如同我升级做了妈妈后,才懂得母亲的诸多苦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