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密集挂牌转让,不良资产处置提速

多家银行密集挂牌转让,不良资产处置提速
2020年11月12日 17:34 新金融通讯

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应对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进一步提速,批量打包出售仍是处置的主要途径。

近日,包括青岛银行、广州银行、广州农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不良资产正在或即将挂牌转让,部分银行通过折价的方式吸引更多买家交易,加快处置进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及企业的冲击之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承压明显,在分析人士看来,不良资产清收难度较大、通过法律诉讼追偿效率不够高、批量转让的市场深度与广度不够等依旧是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难点。

面对不良贷款率上升压力,商业银行正打响资产质量保卫战。11月4日,在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青岛银行两笔不良资产正在挂牌竞价交易。

面对不良贷款率上升压力,商业银行正打响资产质量保卫战。11月4日,在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青岛银行两笔不良资产正在挂牌竞价交易。

第一笔不良资产项目名称为“青岛银行东营分行持有的山东德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两笔金融不良资产”,这笔债权挂牌开始时间为11月2日,结束时间为11月4日,债权总额为5249.35万元,相较总额来比挂牌价格缩水至4777万元。

该行另一笔不良资产项目名称为“青岛银行济南分行持有的山东美多包装有限公司一笔金融不良资产”,这笔债权挂牌开始时间为10月29日,结束时间为11月4日,这笔不良资产的债权总额为2176万元,挂牌价格仅300万元。

除了正在处置的不良资产,也有银行表示拟将不良资产“打包”进行挂牌,11月2日,广州农商行支行委托广州产权交易所通过公开竞价方式转让广州市荔湾区周门路16号荔怡广场商铺及金鹰大厦第18层物业、花都区新华镇秀全大道39号友和广场第六、七层物业及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广海大道中43号商铺等共计4组抵债资产权益。

广州银行10月末也发布消息称,拟在广州产权交易所以公开竞价方式处置广州骏杰贸易有限公司、珠海市扬名百货有限公司、深圳市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等不良贷款资产包。

对银行密集处置不良资产的举措,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分析认为,主要是疫情冲击下,经济放缓导致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银行不良贷款压力明显上升。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优化报表,满足监管要求,提升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为新增信贷拓展空间,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而折价处置主要反映市场对不良贷款损失风险的定价,通过折价吸引更多买家,加快不良处置。

资产质量承压依旧明显

今年以来,银行业风险防控水平以及资产质量等核心指标备受业内关注,从资产质量方面来看,三季报数据显示,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承压。其中,国有六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较去年末上升。

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是交通银行。截至9月30日,该行不良贷款率1.67%,较去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

截至9月30日,

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5%,较去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53%,较去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2%,比去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8%,比去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率最低的是邮储银行,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8%,较去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中小上市银行中,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超过2%,该行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2.1%,较去年末减少0.27个百分点。不过,也有银行在资产质量管控方面较为优良,例如,截至9月末,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3%,较去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杭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09%,较去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

市场人士多认为,未来,由于疫情期间信贷扩张,不良贷款的暴露又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良贷款率水平存在继续攀升的可能。

早在今年7月,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就曾指出,今年初以来账面不良贷款余额虽然增加不明显,但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反映有一定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违约风险暂时被延缓暴露,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会陆续呈现和上升。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看来,整体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大概率会有所攀升。其中,由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冲击更大,普惠金融业务占比更大的农商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幅度可能会更高,由此产生各类银行资产质量的分化。同时,在集中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也需要警惕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节奏的不足。

清收难度大、追偿效率不高

从不良贷款率走势来看,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需求相当迫切,为缓释不良风险,监管部门也多次表态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多渠道疏通政策堵点。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提出,今年将加大对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年预计银行业要处置3.4万亿元,而去年同期为2.3万亿元。

进入四季度,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压力有多大?来自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1.73万亿元,同比增加3414亿元;新提取贷款损失准备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5%。按此数据推算,今年四季度银行业还有1.67万亿元不良资产需要处置。

可以看到,后续我国商业银行仍面临较大的处置压力,不过需要关注的是,不良风险的显性化和不良资产处置需要较长时间,也面临处置进度赶不上新增不良贷款释放速度的问题。

周茂华介绍称,从过往一些案例看,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清收难度较大、通过法律诉讼追偿效率不够高、批量转让的市场深度与广度不够、抵债资产处置时间长等问题。未来监管层需要坚决打击各类不良处置违规违法行为,督促银行加强相关贷款信息披露、严格资产分类、加大报表粉饰治理力度,部门协同畅通抵债资产处置,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重组、现金清收、资产证券化等多渠道处置不良资产,以及适度降低不良资产交易市场门槛,增强市场流动性;完善征信系统与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等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银行不良资产的消化主要还是依靠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过于集中,其他创新的方法发展仍然缺乏环境基础。”陶金如是说道。

投资不良资产,应该如何把控风险

不良资产领域是个信息不对称的行业,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该属性决定了不良资产投资风险性高、回报率高的特点,进而成就了如今的投资盛宴。不良资产的行业价值来自投资人能够寻找利润空间,慧眼识珠,方能沙里淘金。如何有效控制风险是不良资产投资的重中之重。

不良资产投资应建立在详尽准确的尽职调查报告之上。通过尽职调查发现项目亮点,评估有关风险,初步测算收益率。新包尽职调查的结果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于资产包价格和后期利润空间的判断。

尽调要点

投资者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应从“两个维度”关注资产包:市场维度和产业维度。市场维度是指从项目买方的参与数量进行判断,通过债权的底层资产情况判断资产是否具有流动性。产业维度是指从项目在行业中的影响因素和发展空间进行判断。

同时,投资者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事实层面和法律层面的问题。事实层面指收购资产中每一户的具体情况,法律层面指实现债权的法律途径和程序。不良资产尽职调查工作包括了对材料的审查、对相关人员的访谈,也包含了网上检索、工商查询等方式,上述种种途径均依托项目事实作为出发点,将法律思维作为工作的逻辑指导。

另外,不良资产的尽职调查应关注“两个主体”: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通过查阅卷宗和涉诉相关材料,查询工商登记信息和相关政府文件,了解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的基本情况。关注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是否具备还款能力,是否有其他可变现资产。投资人还需对债权转让协议和债权转让通知等文件进行审查,核查债权承接人的资格范围。了解债务担保方式是否合法有效、项目是否具备追加新的承债主体的可能性。

估值要点

不良资产风险控制的重点在于对资产包的合理估值。银行不良资产主要指五级分类贷款中的后三类,这些资产银行一般会打折出售,投资机构需要测算不良资产本息实现概率、银行转让价格和最终本息实现数额,这些就是投资机构的利润空间。

新包的资产包估值有两种方法,即全面调查估值法和抽样调查估值法。全面调查是将所有的调查企业的估值累计相加后,即可获得资产包的估值。受时间和人员的限制,新包尽职调查一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根据抽样调查的企业的估值除以抽样调查资产的债权金额获得一个估值系数,然后用该估值系数乘以资产包债权总金额,可以初步得出对总资产的估值,再根据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调整,最后得出整个资产包的估值。对新包尽职调查的抽样,一般要根据资产包的组包特点而确定。

不良资产投资过程中,存在多方面影响估值的因素,重要的是资产性质和资产业态。不良资产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资产处置的价格与投资成本的差值,不良资产的处置效果直接影响了投资收益率,不良资产的性质对处置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不良资产项目中涉及房产的情况较为多见,房产处于何种业态也关系到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住宅、商铺、写字楼、厂房等处于不同业态的房产,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价值和价格。另外,不良资产投资估值时定价是重点,定价应重点考虑资产是否能够快速变现、变现的成本和费用。

来源:北京商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