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星闪耀时 | 吴良镛 人民得安居,毕生情所系(下)

人类群星闪耀时 | 吴良镛 人民得安居,毕生情所系(下)
2023年12月30日 09: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吴良镛,男,汉族,中共党员、民盟盟员

1922年5月出生 江苏南京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才培养君子之道,爱人以德

现在社会舆论的各个方面对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屡见不鲜,相关的书籍、文章也很多,但是让人痛心的是,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人也许并非对科学道德不理解,而是没有切实地将之落实到一己的心灵与行动中。

必须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从经典的哲理转化为一己之行动指南、行为通则,唯有此,才能慢慢地内化为属于你自己的精神财富并且会在逐步顿悟中加深体会,并不断加强信念,持续前进

——吴良镛

先生之风,代代传承。吴良镛的成长过程,离不开良师益友的影响。“学莫便乎近其人。”1940年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师从我国建筑领域的先驱鲍鼎、杨廷宝、刘敦桢、徐中等诸位先生。1946年,他自云南抗日战场回到重庆,又师从梁思成先生,多得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等言传身教。于他而言,梁思成先生是中国建筑事业的一代大师,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业者,更是影响他一生的灵魂导师。1948年,吴良镛赴美求学,师从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伊里尔·沙里宁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

除了“良师”,还有诸多“益友”作为榜样。如他在重庆中央大学的同学、“有限元”方法的创始人之一、数学家冯康,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植物学家吴征错,以及多位建筑与规划专业内的同侨.....·他们在为学、为人、为事中给予吴良镛心灵上的感染。

关于师生关系,吴良镛执教多年,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梁思成先生曾勉励他“君子爱人以德”,他也以此要求后辈,“越是有成就的学生,做出的成绩不一定完全在“,还要有一定的。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老师最基本的职责。同时他还有两句话未必引起人太多注意,“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就是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吴良镛认为,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进行启蒙、指导与引领,若干年后,学生的学识能力不断发展,学生与老师之间便不只是师生关系,也是学术事业上的战友、同道。

在学生眼中,吴良镛拥有一种令人佩服的品质,就是他远超常人的勤奋和刻苦。他的学生回忆,有次与他一同出差调研,每次停车驻足时,他总拿出速写本,抓紧勾画几下,记录最为深刻的印象,而年轻的后生们只是原地休息或四处看看,鲜明的对比令学生无比惭愧。

在研究工作中,这种勤奋表现得更为鲜明。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吴良镛被委任为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负责起草大会文件。这一任务匆匆落在他身上,当时时间紧迫,又有其他任务,助手中只有一名学地理出身的博士研究生可以帮忙。

没办法就用“笨办法”。当时的工作情况是:吴良镛每天清早将前一天晚上写好的稿件交给助手白天整理,晚上再交给他,而他则继续在深夜赶稿,如此往复,终于形成了《北京宣言》。这个文件获得咨询委员会的一致通过,并认为分量超出了“宣言”,所以被定为《北京宪章》,这也是国际建筑师协会自1948年成立至今通过的唯一的宪章。

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在重大课题中合作,教学相长,成为共同战线的挚友,推动学术的发展。如今,这名曾协助过他的博士生,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

深夜加班,是吴良镛工作的常态。在一次进行滇西北规划研究的过程中,他白天布置任务、讨论团队抓紧工作,晚上形成草稿塞到他的门缝里,然后他清晨4点多起床,在草稿上加工,当天再布置新任务,又一次用“连轴转”的“笨办法”很快形成了研究成果。

然而吴良镛从不居功,经常说“我的成就来自集体的努力”,告诫学生“不因困难而挫志,不以荣誉而自满”。要立志、要选择,在选择的道路上更要有不惧困难的坚持。

在他心里,对待学生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方法不一,主题不一,总的精神还是共同探讨与进步。因此,他常用“同道”“科学共同体”来称呼同事,用“过问”而不是“培养”来形容指导学生。

曾几何时,人居史的工作是他孤身一人的探索。改革开放后,渐渐聚集起一个小小的团队,队伍还在逐步扩大,科研的合伙人走到了一起。如今,在他的身边,总是凝聚着一个充满干劲儿且百折不挠的科学集体一一大家在一个科学志趣和学术方向的指引下,越来越激情进发共同努力,搜集传统文献,辅以实地考察,深入挖掘意义,集腋成裘。

人居之道:科学人文艺术融汇

人居建设要结合自然山川与人工聚落、要统筹大中小城市至镇村的布局形态。它不只是物质建设,也是文化建设,既要创造物质空间,也要创造精神空间,这就要求人居环境的营建要有高超的美学境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文化。

——吴良镛

吴良镛的家毗邻清华园,走进去,让人不禁屏息凝神,怕扰了一屋光影。

层层叠叠的文稿、画作以及他的手书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文字撤捺、水墨浓淡,酣畅大气。这片空间,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人居环境理念一一科学、人文、艺术三者融汇。

吴良镛自幼喜爱绘画和书法,将之看作与建筑学相平行的学习和修养,并受过宗白华、傅抱石、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家的艺术滋养。

在重庆中央大学读书的时光,让他得以浸润在艺术的殿堂。那时候的重庆中央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大学,有不少知名教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听演讲。在学校上课也是如此,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想听什么听什么。

在学校,吴良镛听过顾颉刚讲的课,观赏过文史学家、书法家胡小石每日清晨挥毫,也听过他讲书法史、书法的要义,讲用笔、结体、布白的要诀,这对他学习书法乃至建筑构图都有启发:他也曾听过董作宾讲甲骨文研究,唐圭璋讲词学,孙为霆讲曲选。

最令他憧憬的是艺术系,第一年名义上的系主任是徐悲鸿,吕斯百、吴作人、傅抱石都在。那时候傅抱石还没有盛名,但是很勤奋,三年内连开两次画展,山水、人物、题字、篆刻都令他印象深刻。19454月至5月,从滇西归来后,吴良镛在重庆看了李可染的一次画展,多年后二人结识,吴良镛告诉他早在1945年在重庆中央大学时就参观过他的画展,李可染连声道:“我相信你真是艺术爱好者。

在美国读书时,吴良镛看到各种艺术家为了一个目标一起工作创造出各种著名的公共空间,受到很大启发。导师沙里宁也曾叮嘱他:建筑是空间中的空间艺术。

对吴良镛来说,建筑与艺术可谓两种并行的学习,从两种专业修养中受益。这些艺术和文化的熏陶、积淀也对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何为明日之人居

吴良以数十年的思考与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科学、人文、艺术的融汇就是“人居之道。他认为,人居环境的美是各种艺术的美的综合集成,包括书法、文学、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当然也要包括建筑。例如,室内之书画与家具陈设、厅堂之匾额、室内外之对联.乃至于庭院之藤萝花木所带来的光影变化,假山怪石的绝妙组合,变化中又有统一,空灵中又有充实,令人心醉,只有心领神会才能领略到这种综合的、流动的美感。

70岁那年,吴良在清华大学举办了个人画展,后来又加入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80岁时出版了画集。20149月和11月,他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人居艺境:吴良镛绘画书法建筑艺术展”与“匠人营国吴良·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

求索不止:让人们诗意地栖居

我虽然人生九十,但仍然不懈追求,追求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环境健康、人民宜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吴良镛老年自述

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大时代,我真诚地期望我们的这个时代能多产生这样的人物--21世纪的学术巨人,迎接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这算是一个建筑学人跨越三个三十年的中国人居梦!把握建设美好人居的科学方向和社会追求,美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

——吴良镛

拜万人师,谋万家居,是吴良镛一生心系人居的写照;志存高远,身体力行,是他一生从事科学考察的准则。

他自幼体弱,身体在青年时代就落下了病根儿,随后一直都受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他率领团队进行滇西北地区人居环境的研究当时已近80岁高龄,却不顾大家的劝阻,亲身前往海拔3400米的中甸地区调研,结果当晚就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被紧急送往医院。但他坚持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只有走到老百姓的生活里去,亲身体验了解,才能实事求是地开展科学研究、拿出对策。

2008年,吴良镛在南京工地上超负荷工作,得病入院。这一次他一度失去写作能力,但仍然坚持在医院开会、讨论。随后,他转入康复中心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经过一年半才幸运地有所好转,从几乎掉队的情况下重新投入工作。

百年人生,今已九十又八。

吴良镛觉得,在这人生的最后单元,“面对时代的召唤,我虽已年迈,但面对未来无限的可能性,仍然充满期待、充满激情”。

老骥伏枥,豪情未已。作为一名建筑学人,虽然年迈,他仍然心系首都、关心京津冀的发展、关心国家的未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有一事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剩下的十里路,他自觉可能更艰难,于是也愈发警惕不要轻易失去这最后的“人生单元”,而是要更理智地去完成尚未完成的事。

生活中,淡泊名利、精简公共活动。知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可得实效的工作中。几年前,吴良镛结束了自己在清华大学长达70年的教学生涯。现在,偶尔参加一些与建筑相关的会议和活动,通过网络远程听报告、讨论问题,是这位“自觉尚称勤奋的老年建筑学人”的生活常态。更多的精力,他放在中国建筑发展口述历史整理工作上,由其助手辅助完成。这项工作庞大且艰巨,吴良镛家里的阿姨“做证”:“吴先生每天都在看书,到了饭点都叫不过来。”

学术上,淡化学科概念,把握大方向,集中在大目标、大概念下聚焦,贵在融会贯通、以少胜多。近年来,他主持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在三期报告中分别提出了“世界城市”“双核心”“一轴三带”“四网三区”等观点,主张建立城市规划领域的“科学共同体”。

思想上,向先贤、向年轻人找智慧。虽然年迈力衰,行动已经不便,但思想先行,仍可“至于道,游于艺”。他仍在思考的,还有现在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重重误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建筑变化越来越大,形形色色的现代建筑流派奔涌而来,“千城一面”的问题日渐突出,未经过消化的舶来品破坏了原有城市的文脉与肌理。虽然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应用为建筑师们标新立异提供了可能,但片面追求表面样式的建筑是没有灵魂的,中国建筑师必须明确,建筑形式的精神要义始终根植于文化传统。他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为目标,思索没有止境。

这些工作烦琐,仍需耗费大量精力,但吴良不惧挑战,就像是寻到了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的入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只要能够对中国人居学术的发展有所促进,能对民族文化复兴有所启发,就将继续下去。

在最美好的年华,吴良镛执着于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如今,他是一位具有人生境界的大师在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家的大世界中追求大文化,期待着早年的梦想能一一实现。

岁月流淌,他的眼神仍饱含着爱国的热与诚,闪烁着青春的光与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