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积淀》|“科学”不是舶来品

《文明的积淀》|“科学”不是舶来品
2024年04月20日 18:20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是其中唯一绵延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孕育了无数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数理科学,勤劳的中华民族用智慧与汗水,铸就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共同打造了中华文明的璀璨星空。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

中华文明如同一条宽厚深沉的大河,滋养着民族的灵魂。这一条绵延宽阔的文明河流,不仅哺育着本民族的生长,同样以其卓越的创造力与活力,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注入力量。

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进步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提起“中国科技史”,人们却往往容易下意识认为“科学是个舶来品”,习惯用现代科学的定义去衡量中国古代的科技。

实际上,中国古代已经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体系,直到16世纪,其发达程度都并不次于西方。

从文明的视角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挖掘、整理和认识中国科技文明,对于当下中国科技与创新事业的发展,仍有重要意义。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孙小淳主笔,从思想史、社会史、人类文明史等多元视角,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如何创造知识、运用知识。

作为一本介绍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普及读本,本书意在向读者系统展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同时传递中国古代起便有的“利用知识为人的需求服务”的人本思想,彰显中国古代的创造性思维与独特的科学探索精神。

本书文笔成熟、资料详实,在文明的视野中考察了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文明,厘清中华传统文化中究竟有什么样的科学精神,由此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明连接起来。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没有科学精神?

孙院士在书中指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许多常见误解,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所以科学精神更是无从谈起。这一观念局限于“近代科学”的定义,而忽视了中国古代实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科学实践。“四大发明”、青铜器的创造、《夏小正》关于历法的创新……中国古代不缺乏科学,同样也不缺乏求真创新、探索奉献的科学精神。

《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其中包括了广泛的研究、怀疑的精神、认真的思考、批判的方法和无私利的身体力行,而这与现代科学精神几乎是一致的。

除了科学精神,中国古人同样具有浓厚的科学兴趣,也正是“天问”与“辩日”的朴素兴趣,支持着古人的科学探索活动。

超越“李约瑟难题”

20世纪中叶起,海内外研究中国的学人似乎都绕不开一个“灵魂之问”——“李约瑟难题”。

这一问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大致围绕“近代科学科学没有从中国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和“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只是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两个层面。

在文明的视角下,在今日的思考中,我们需要把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研究向前拓展,对“李约瑟问题”有所超越:不仅探讨古代的科技知识中所含有的近代科学所认定的科学成分,更要把古代科技与古代文明结合看待,探讨古代文明中科技知识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其中的思维方式有怎样的特点。

中国科学的传统与未来

近代科学革命虽然不是发生在中国的,但中国接受并发展近代科学的速度和步伐是惊人的。

“熔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

尽管曲折,但近代中国在工业革命的大势中逐步接受了西方先进合理的科学知识,并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以自身独有的方式迅速进入了近代科学本身的创造和探索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也需要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土壤中再获新的生机。

从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走来,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从《九章算术》到《授时历》,从造纸术到活字印刷,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璨如星斗,中华文明在世界科技的历史中从未缺席。

回顾历史,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所展示出的创造力与进取态度,以及“用之于民”的人本精神,与当今中国的科学实践一脉相承。

在现代科学制度已经建立的中国,我们仍旧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进行总结,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继承传统并助力现代科技的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