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葬礼”,萌生千亿生意!丨深度文章

锂电池“葬礼”,萌生千亿生意!丨深度文章
2022年08月25日 10:11 路演时刻

作者 | 翟傲风

数据支持 | 路演时刻创投数据(www.dyly.com)

“电池回收”一词对于锂电人并不陌生。

记得在2018年,深圳召开了一场“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年会”。300余家电池回收企业齐聚一堂,场面火爆。

当时,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将是电池回收元年。有趣的是,在那之后的每一年,行业都有声音认为是“退役潮元年”,而动力电池回收都未真正迈入爆发门槛。

今年或许是一个新节点。据央视新闻报道,“公安部最新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达到1001万辆。而目前,我国首批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已经迎来了退役潮。”那意味着许多锂电池的"葬礼"要来了。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交易时间》

消息一出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起大家热议,毕竟这么大体量的废旧电池,若不能得到恰当处置,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对环境危害甚大。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其实和电动车电瓶一样,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也有寿命。如果从产业端看,2015年被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爆发元年,按照动力电池约5-8年的使用寿命推算,最早进入市场的部分电池确实需要陆续退役。

显然,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解决废旧电池问题,搭建一个完善的动力电池回收链条,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迫在眉睫。

1

电池回收从低迷到火爆

实际上,电池回收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过去几年的市场总体还是比较低迷,只是这两年市场关注度逐步升温,当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新能源车的爆发。

2015-2022年H1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数据来源:巨潮wave

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自 2012年以来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和 352.1 万辆,同比增长159.52%和157.57%,创历史新高。2022 年 2 月产销量分别为 36.8 万和 33.3 万辆,同比增长 197.9%和 204.4%。

2013-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未来智库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扩张,动力锂电池需求激增。据悉,2022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10.1GWh,累计同比增长109.8%。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45.6GWh,占总装车量41.4%,累计同比增长51.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64.4GWh,占总装车量58.5%,累计同比增长189.7%。

急速增长的新能源车市场,意味着动力电池批量退役的巨大压力,也给电池回收市场崛起打开市场空间。据预计,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接近80万吨这已是不可等闲视之的数字。

未来10年退役动力电池规模持续增持长

与其说,新能源车的高速发展促使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崛起,不如说是新能源车的发展带动动力电池行业发展,从而拉高了上游的镍、钴、锂等原材料的价格,最终反噬到需要发展电池回收行业。

以目前最主流的两大电池路线之一的三元电池为例,其使用的钴金属,是一种十分稀有的金属元素,地壳含量低,分布却十分集中,还主要分布于生产力偏落后的非洲地区,且钴矿长期受困于产能不稳定,时常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如当地政局的干扰。这就导致钴价格不涨则已,一涨那就是直接奔着要供应链命去,故得了个“钴奶奶”的外号。

目前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模式有两条路径:一是将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拆解重组,应用到储能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领域,二是提取报废电池中的金属材料,进行收回再利用。

不过相比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储能再利用,拆解回收更为方便、安全。一方面,“梯次利用”处理成本和技术门槛过高,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因为动力电池质量方面不稳定,其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回收者更乐于破碎分解,提取贵金属锰镍钴等。

退役的动力电池在进行回收之后,则可以从中提炼出锂、钴、镍等多种金属元素,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企业所面临的原材料短缺问题。

还有个重要催发因素是“碳中和”对可持续和环境友好发展提出要求。碳中和方向明确,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目标。2021年3月5日,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中国碳中和进程示意图

同时,近年政策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获得蓬勃发展。

图源:国信证券《环保与公用事业 202207第4期》

综上,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政策及时落地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开始重新驶入大家眼球。

2资本“抢滩”电池回收

新能源汽车发展看电池,电池发展看资源。自诞生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场动力电池原材料资源争夺战。无论是三元材料镍钴锰、还是最关键的锂,全都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以往被巨头们忽视的动力电池回收成为巨头们争夺的新目标。

在此之前,动力电池回收属于一个偏“鸡肋”的市场,小玩家们日子过得很好,也不用担心巨头进入。但随着电池材料价格暴涨,以及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也开始受到巨头们的重视。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6609家,2021年新增2.8万家,预计2022年注册量将突破4万家。

在参与成员上,除了电池厂商,下游的车企、上游的电池材料公司和锂矿企业等也加入其中。尤其对于特斯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制造商和电动汽车企业来说,原材料的短缺早已使他们领先一步进入了该市场之中。

7月初,大众汽车美国公司宣布与Redwood材料公司达成协议,在美国回收大众和奥迪电动汽车的电池。今年5月,宝马集团宣布与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以上企业的模式总的分为两大类:电池回收模式和电池管理服务商模式。前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电池回收渠道,渠道又分为两条线,一条是类似宁德时代这样的大厂回收专线,另一类是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在全国各角落的回收站点。渠道之争变数较多,较难把控。而后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团队。显而易见,VC更偏爱后者。而前者对CVC来说更有战略协同性。

可以看到,随着政策的积极推动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赛道正在变得拥挤。不过,随着入局者日益增多,其竞争也势必残酷。

未来属于电动车,作为衍生行业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自然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这个赛道里面这一众行业参与者谁能笑到最后,无疑值得期待。

3千亿生意的拦路虎

近年来伴随动力电池回收政策逐步进入稳定期,参与企业数量急速增长,动力电池市场空间迅速放量。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5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或将超400亿元;到2030年,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将成为千亿级市场的生意。可见报废的动力电池,将是一座价值难以估计的“城市矿山”。

虽然目前回收动力电池的重要性已然成为业内共识,但当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但还存在许多拦路虎。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依然缓慢,这一趋势在数字上有所体现——据中国汽车网统计,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率仅在10%左右。

一方面,目前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鱼龙混杂。

大量废旧动力电池通过无序竞争流入非正规处理渠道,不合规的处置手段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同时,现在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定价机制不明确,而且正规网点的回收价格比所谓‘小作坊’出价低得多,体现不出电池的真实市场价值。毕竟在回收市场,价高者得,天经地义。

于是在工信部认证网点数逼近1.5万家的今天,废旧动力电池仍旧无可奈何地流向了“小作坊” 。

正规军和小作坊出价之所以悬殊,合规成本是关键。正规回收企业承担着更多环保责任和成本,其中,危废和再生资源经营许可资质是最基本的门槛。但现实生活中,很多非白名单的作坊没有这些基本的资质,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偷工减料”,成了它们赚钱的法宝。

所以多年来行业仍存在“正规军”收不到退役电池,小作坊却在悄悄高价“抢货”的怪象。

目前进入的企业,除了有先发优势的行业巨头,其他企业都很难盈利。对于资金雄厚的大企业而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不盈利,或许不是大问题,可以当作是对抗价格不确定性或形成产业闭环的中长期战略布局。可对于规模不大的企业而言,它们必须在合规与盈利之间做出选择。

另一方面,回收技术水平有限严重影响回收率。

目前电池回收相关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相关行业标准尚未形成、市场一片鱼龙混杂下,原本被认为高效的梯次利用模式存在技术不成熟,处理成本高,产品有安全隐患等问题,而无环保措施下的拆解回收,亦引发了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担忧。

实际上,动力电池回收是一个上下游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产业。动力电池置换期将至,虽然从业者对蕴藏万亿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但是行业似乎并未真正准备好,废旧电池回收要成为商业蓝海,还有很多痛点需要解决。

无论是动力电池回收环节的收集难问题,还是成本与盈利难平衡问题,都为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发展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的难题终将会被逐一攻破,动力电池回收这座潜在的“金矿”也将逐渐显露出其价值。

4结语

虽然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渗透迎来爆发,未来大家很看好,但现在还是一个起步的过程。

只有政策层面不断细化,市场趋于规范,货源充足可以支撑起规模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才称得上真正的大风起兮。

当下,上无强制性政策,中无合理的回收机制,下无海量的退役电池。只因行情发展前景大,某些因素导致的回收价格暴涨便说新风口,或许有点为时尚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