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不可不知的商业新趋势,安排!

上半年不可不知的商业新趋势,安排!
2020年07月30日 23:04 赢商网

W

inshang

引言

2020年,品牌的发展趋势已经变了。

来源 | 赢商网(ID:winshang)

作者 | 何丽思、余淑娴

上半年,整个实体商业在疫情阴霾下,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冲击。正如网友所言,今年不断“见证历史”:疫情“横扫”线下门店,餐饮、服饰、娱乐等业态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击......不少品牌商家今年的目标是“活着”就好。

不过,嘴上喊着“太难”的品牌们,却从未停止创新探索的步伐。它们花样试水,努力改变局面,CEO下海直播、全民云购物、奢侈品卖口罩等新举动渐成风潮。

这些大胆的尝试,不仅折射出上半年品牌发展的变化,同时也刺激着整个实体商业的转型。

 01 

人人争当李佳琦,直播带货实火

2020年,堪称全民直播元年。上半年,人人都在直播,万物皆可直播。特别是在品牌自救的浪潮中,直播也被玩出新花样。

CEO、总裁走进直播间,每位大佬就是一个流量IP

上半年,品牌CEO扎堆涌进直播间,这是中国商业史上绝无仅有的画面。

盒马鲜生CEO侯毅:4月21日晚,侯毅做客淘宝薇娅直播间,600万只湖北小龙虾、超50万个湖北秭归伦晚脐橙5秒内售罄。

麦当劳中国区CEO张家茵:4月15日,张家茵在哔哩哔哩平台直播带货,高峰时段观看人数超过百万。

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孙来春天猫直播首秀不到2.5小时获得近40万元的销售额。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4月至6月,董明珠先后在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进行直播带货。五场直播累计销售额超过178亿元。

“618”总裁直播潮:以天猫为例,600多位总裁直播,其中,华为全球产品总裁开播展示了“总裁同款”手机,带动华为旗舰店增粉量高达日常的10倍。

加入直播带货名单的CEO/总裁名单越来越长,CEO直播已然成为趋势。董明珠也表示,接下来打算开通“董明珠直播间”,把直播常态化。

连奢侈品、书店、健身品牌都在直播

各行各业都抓住了直播风口,就连“高冷”的奢侈品牌也首现下场直播。还有餐饮、书店、健身这些平时少接触直播的业态也开始试水。

LV 在小红书首开直播;Lanvin、Givenchy、Tiffany等奢侈品牌相继亮相小红书直播间。

Gucci 推出视频服务 Gucci Live,让员工在线与购物者交流。

眉州东坡、汉堡王、真功夫 、呷哺呷哺、吉野家、宏状元等30余家餐饮品牌将后厨改造成直播间,一边做美食,一边和网友互动。

钟书阁、志达书店、中信书店、蒲蒲兰绘本馆等200多家知名书店集体变身直播间。

超级猩猩Keepland推出线上直播课;lululemon在抖音等平台设立直播群......

可以看出,直播正在重构传统的人货场,火热的直播带货很有可能是未来新零售模式变革的方向。

 02 

线上运营使出“十八般武艺”

线上市场异常火热,全民云购物也成了今年上半年独有的景象。开店、营销、服务等都搬到线上。

线上旗舰店全面开火

几乎所有品牌转战线上,在电商、微信小程序等多样平台开通线上卖货渠道,许多以往还在犹豫边缘的大牌,立马转态主动投入线上电商的怀抱。

2月中旬,乐高品牌旗舰店开放了线上购物平台"乐高产品到家”,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乐高品牌旗舰店”在线购物。

3月10日,宜家家居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这也是其全球首个第三方平台的官方旗舰店。上线短短三天时间内,粉丝量就飙升到了55.2万。

Prada、Miu Miu、Balenciaga、Chloé、Dior等也扎堆入驻天猫。值得一提的是,6月21日Dior天猫店开启预售后,在没有高调宣传的前提下,店铺热销第一的口红,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就已被预定近 5000 件。

图片来源:宜家家居

社群营销,私域流量转现

上半年,服饰业开启线上营销模式,社群成了大多数品牌的变现流量池。

拉夏贝尔、茵曼、小熊(Teenie Weenie)、波司登、太平鸟、七匹狼、红蜻蜓、爱慕内衣等服装品牌均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将消费者引到微信小程序或线上商城下单。多数通过群内秒杀、发优惠券/红包等方式吸引购买。

许多品牌尝试后也取到不错的成绩。茵曼联动全国600多家门店店主开展社群营销,短短七天,迅速收揽了6.5万名客户,完成了日常140%的销量。店主每天会在朋友圈、微信群或是与粉丝的一对一沟通中,推出特定的商品,并引导顾客前往小程序中下单。

万能的云服务,把线下场景搬到线上

云逛街、云上时装周、云蹦迪...品牌商家为了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在线上场景上做了很大的尝试,多种有趣的云上服务被激活。

3月24日至30日,上海时装周在天猫推出“云上时装周”,还与新天地以「破界潮前」为主题、打造有50多个潮流品牌的时装周快闪店。通过“云看秀+云逛街”的方式,升级了线上线下的联动。利用AR技术,将时尚类知名品牌的线下店铺场景完全复制到线上

2月份,酒吧、夜店等娱乐业态则联手推出“云蹦迪”,立马爆发,TAXX SHANGHAI举办首场“云蹦迪”直播活动,凭借728.5W的音浪屠榜当晚抖音直播。ONE THIRD“云蹦迪”直播5小时收入音浪总数高达1931.6W个音浪,约合200万人民币。

图片来源:ONE THIRD

线上运营势在必行,未来,品牌如何利用好线上渠道,找到发展的新方式、新方法,是每一个运营者应该思考的。

 03 

无人商业王者归来?

2017年,无人零售可以说是最热的风口之一。据当时媒体统计,仅2017年全国无人超市落地超200家,无人货架落地2.5万个;截至2017年底,无人零售领域融资规模超过40亿元。然而,仅仅一年多时间,多家曾经被资本追捧的公司纷纷倒下。

今年,受疫情影响,“无接触”、“无人”成为了疫情期间被提到的最高频词汇之一。商家为了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纷纷推出了机器人餐厅、“无接触购物、配送”服务等。

无人超市“火速上线”

疫情期间,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里上线了没有服务员的“无人超市”,店内使用多点Dmall的自助购系统,支持人脸支付,定制的扫码模块可以识别各种商品的条码。

无接触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快递、外卖、生鲜到家纷纷推起无接触配送服务,天猫、京东、苏宁也纷纷搭建起“社区无接触配送存放点”,无人货柜也再一次迎来了高光时刻。

生鲜到家企业的临时取货柜

机器人做饭、机器人餐厅再迎新风口

疫情期间,碧桂园为武汉前线捐赠煲仔饭机器人,煲仔饭机器人每15分钟出品36份煲仔饭,24小时全天候运作,为隔离点免费提供煲仔饭配餐服务。从加热、加油、加水到出餐的整个过程都是无人、全自动化操作。

图片来源:碧桂园

复工后,碧桂园持续加码机器人餐厅,今年6月,碧桂园旗下千玺餐饮机器人集团开出首个机器人餐厅综合体。延续之前机器人餐厅的科技感,该机器人餐厅综合厅依靠炒锅机器人、煲仔饭机器人、粉面机器人等20余种餐饮机器人设备“上岗”,提供近200种各式菜品。

图片来源:碧桂园

疫情期间,无人商业再次刷出了满屏的存在感。疫情过后,它会再次崛起,迎来第二次的春天吗?

 04 

各业态品牌认真“搞副业”

开启更多营收模式

疫情几乎让所有商铺都无法正常营业,为了解决成本、现金流等问题,众多品牌都开始不务正业地搞起了副业,开启其他营收模式。

餐厅开平价菜站卖菜和半成品

北京中餐品牌“眉州东坡”通过自身的供应链优势,自1月26日启动平价菜站业务,把瓜果、蔬菜、调味料、生鲜卖给周边社区的居民。

此外,餐饮半成品也被疫情逼出了新风口。疫情期间,多个餐饮品牌开始发力半成品。如陶陶居卖起了十四道海味山珍组成的大盆菜速冻菜肴,眉州东坡卖东坡扣肉钵钵,木屋烧烤卖串好的冷冻羊肉串食材。

图片来源:眉州东坡官博

服装品牌“改行”卖口罩、防护服、洗手液

雅戈尔召集研发团队抓紧研发新型防毒口罩,研发成功后将马上投入生产。利郎也召集各部门骨干,紧急成立利郎防护服生产制作小组,技术研发部、生产部、商品检测部、行政部等各个部门火速行动,投入防护服量产的准备工作。

优衣库、西班牙快时尚Mango新推一系列可重复使用的男女装口罩,未来还将推出儿童口罩,以及免洗洗手液和护手霜等。

Armani、Prada启用旗下意大利工厂生产医用工作服;Dior、雅诗兰黛生产洗手液;宝格丽推出酒精凝胶。

图片来源:宝格丽

影院卖零食,弥补停业损失

影院的暂停营业让提前进货的爆米花、饮料等食品也滞销。2月以来,博纳影城、苏宁影城等多家影院开始在线上销售零食大礼包,网上下单、快递送货,以稍微弥补暂停营业的损失。

书店卖盲袋“自救”

3月9日晚,许知远联合薇娅、淘宝直播发起“保卫独立书店”直播,单向空间等6家独立书店推出售价99元的盲袋。讲解6分钟,盲袋销量破3000件。

 05 

“共享员工”渐成趋势?

这次疫情期间,有一种新的模式悄然崛起,它就是“共享员工”

疫情期间,餐饮、酒店、零售等行业的大量员工都被迫暂时待岗。反面,生鲜超市生意火爆,捡货员、打包员、骑手等人手紧缺,因此出现了临时租借与共享员工这一灵活的新模式。

2月3月以来,超3000名“共享员工”加入盒马,包括57度湘、茶颜悦色、蜀大侠、望湘园、西贝等著名餐饮企业的员工,并由盒马一肩承担劳动报酬。

继盒马之后,沃尔玛、永辉、超市发、生鲜传奇、金虎便利也开始吸纳暂时歇业人员“上班”。

然而,随着疫情的好转,各行业陆续正常复工,员工也逐渐回到原来的岗位,那么,“共享员工”这一新模式也会随之消失吗?

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实共享员工的需求一直都在,例如每年的特别节日(如618、双11等购物节),物流需求特别大,部分企业会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进行员工调配。

盒马方面也认为“共享员工”未来可期。盒马多数都设在商场里,一般商场晚间是高峰,每天8点至17点会比较繁忙,因此会考虑是否可以跟商场‘借’员工,做一些人力错配。

或许,未来“共享员工”会发展成一种更灵活的用工机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