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普及月】 拒绝高利诱惑辨认非法集资,争做理性投资者

【金融知识普及月】 拒绝高利诱惑辨认非法集资,争做理性投资者
2019年09月19日 15:51 光大保德信基金

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机智姐说“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滋生犯罪,前两年盛行的非法集资 —— P2P,就是很好的印证。

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P2P“爆雷”事件经常发生,看起来资质齐全的高大上投资平台说跑就跑,给投资者空留一地鸡毛和一腔懊悔。那么如何在投资中避“坑”,辨别非法集资和高风险P2P呢?

不要着急,机智姐来为你支招:其实,非法集资和P2P诈骗并没有我们老百姓想象的那么神秘,只要牢记“非法集资”几大特性和类型以及P2P常见外衣,大家就可以守好钱袋子。

No.1

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集资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1. 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 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 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 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No.2

非法集资的常见特点

1. 募集对象。非法集资通常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没有合格投资者标准、人数限制。

2. 募集方式。非法集资通常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特别是组织者发展下线,下线再发展同事、朋友、亲属等,以吸取公众资金。

3. 运作方式。非法集资一般没有真实的投资项目,通常以月、季、年为期,给付本金和利息。

4. 风险承担方式。非法集资通常保本保息,以高息、返利为诱饵,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或者给固定回报。

No.3

非法集资常见类型

1. 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2. 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3. 利用亲情诱骗

有些类传销非法集资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4. 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幌子

以私募基金、P2P、财富管理、虚拟货币、股权众筹之名进行非法集资。

其中,当属P2P类非法集资最为广为人知。近两年来,不少P2P平台暴雷,剩下小部分平台苦苦挣扎。虽然是劣币被驱除,但不意味着良币中完全没有劣币,因此,机智姐还是要提醒大家:投资P2P一定要多注意,多考察,防范被骗。

No.4

如何识别高风险P2P?

1. 平台证照是否弄虚作假:查看P2P网贷机构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以及网站的ICP证或ICP备案是否真实。

2. 平台是否自行担保:P2P网贷机构承诺用自己的资金实力或者所谓的风险准备金保本保息,是违规的,无法保障资金安全。

3. 平台有无银行资金托管:P2P平台没有把用户资金托管在银行,存在较大的挪用风险。某些P2P平台号称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托管,这种托管是假托管,第三方支付机构没有托管资质。

4. 平台利息是否超高:高息诱惑是P2P网贷诈骗平台用得最多的招数。在2013年“跑路”的P2P网贷机构中,大多是号称年收益超过24%的平台,一些平台甚至达到40%。这两年又升级了,平台不再是发利率奖励+投标奖励,升级成名义利率+各种红包+各种返现。如果平台实际年化率能到20%以上或者更高的,P2P网贷机构跑路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5. 平台是否发大量秒标快速圈钱:“秒标”是指投资后即刻返还本金和利息的营销奖励模式,因为时间短、利率高、回款快,一度是新平台吸引投资者的营销利器。如果一个平台经常都有秒标可投,从历史规律看,这几乎是疯狂吸钱准备跑路的前奏了。

6. 平台对借款人或资金流向是否清晰披露:正规的P2P网贷机构平台,是能让投资者看到他们投资的钱的流向,关注到该项目的进展,包括个别逾期笔数,从而使投资者放心。如果P2P平台对借款人和资金流向披露模糊,或者直接不披露,违法嫌疑较大。

最后,机智姐郑重的提醒各位投资的小伙伴,投资过程中切勿相信:“一夜暴富”、“快速致富”、“高收益无风险“、“保本保收益”等噱头诱惑,多一分怀疑,少一分侥幸,牢固树立“投资有风险”,擦亮眼睛莫陷坑。投资外,多学习金融相关知识,增加金融专业素养,提升辨别能力,坚持理性投资。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