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红绿灯】你可能不知道,选对好产品的第一步其实是……

【投资红绿灯】你可能不知道,选对好产品的第一步其实是……
2020年07月02日 17:41 光大保德信基金

“活久见”成了今年的高频词,反复出现在投资人的朋友圈。

先是3月份美股10天4次熔断;后是巴菲特在4月的短线割肉,让那句“在别人恐慌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慌”的至理名言遭受了信任危机;随后大家又经历了5月的债基“睁眼跌”……

于是自3月以来,“现在买什么,如何挑选好基金”等问题轰炸了机智姐的微信后台留言区。其实不管是站在机智姐的角度给大家提供资产配置的建议,还是投资者自选产品,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当下市场,产品众多,我该怎么挑”?

选出好产品的第一步

——选对品类!

其实关于“怎么选”涉及“广度”和“锐度”两个层面,“广度”来说是资产配置的问题,“锐度”来说则是产品遴选的问题。但通常在投资实践中,我们很难将大类资产直接对应到产品上,比如近期火爆全网的“固收+”。因为虽说“固收+”策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知晓、接受并追捧,但市场上至今也没有很精准的概念及分类来辨别它,更别说对应到具体产品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先从海量软文中获悉一二,然后对其品类进行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的推进投资决策。

换言之,在做资产配置之后和产品遴选之前,还有一层中间逻辑,即选出适合当下市场的产品品类。

回顾历史,

A股市场上有哪些典型的基金品类?

过去10年间(2011-2020),公募基金品类不断更新,我们耳熟能详的货币基金、资管新规前的保本基金、以及2018年火爆的短债基金等,都曾成为当时市场的“香饽饽”。

比如“命运多舛”的保本基金。

该品类曾在2011至12年间因投资者避险需求激增而持续热销,“退可保本,进可增值”的品类定位也在当时深入人心。进入16年,二级市场持续波动,保本基金又因其稳健特征迎来大规模扩容,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公募行业共成立56只保本基金,发行数量占比为14.62%,但发行规模合计为1473.43亿元,在当年上半年新基发行总规模中占比37.87%(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报)。可随后在资管产品净值化发展趋势下,具有“刚兑”性质的保本基金,也不得不面临转型或清盘之路,19年10月,保本基金正式谢幕。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再来看2018年异军突起的短债基金。

在投资者需求驱动的背景下,短债基金的火爆成为18年最吸引眼球的现象级事件。因其在传统的纯债基金、二级债基、一级债基、指数债基之外填补了货币基金和中长期债券基金之间的空白,为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带来了更多选择而备受追捧。然而进入19年,股票市场表现突出,短债基金受关注程度降低,所以部分基金规模也受到了影响。

最后就是今年的网红“固收+”。

该品类的火热原因有三点:一是在面临货币类资产、纯债类资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全面下降的局面下,稳健且相对高收益的产品成为市场诉求;二是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趋于净值化,投资者要被迫跳出理财“舒适区”,寻找相对更优的稳健收益产品;三是在目前权益市场走高,债市小幅波动背景下,攻守兼备的“固收+”产品,能更好的追求弹性收益,因此集聚了更多的市场目光。

哪些因素影响了品类兴衰?

如上所述,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产品类别受到市场追捧,可并非每一类都一帆风顺,不难发现,它们的兴衰都与当时的市场环境、投资者需求、监管政策、经济基本面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

比如会受到市场热点的影响。

我们知道市场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投资者情绪,从而有大量资金流向热点相关产品,催生出新的热销基金,比如2016年港股市场升温,带动投资港股的QDII基金热销,2019年科创板的正式开市,也带动了科创板基金的热销,当时“一日售罄”“吸金千亿”的新闻还历历在目。

再比如监管导向的影响。

前文提到保本基金的兴衰与监管政策导向有关,但是基金热销往往意味着基金规模扩大,但也会增加潜在风险。

最后与投资者的行为偏好有关。

个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会影响对资产的配置需求,对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低风险资产需求相对更多,因此如货币、债券基金类的产品能够长期获得投资者青睐。另外宏观经济发展、股债两市走势、流动性需求也会影响大家的投资行为,例如市场走牛,赚钱效应凸显时,投资者风险偏好就会相对提升,同样市场低迷时,大家会趋于寻找更好的避险资产,保留“子弹”,等待市场反弹。

品类兴替对我们的投资启发?

第一,可以根据大类资产走势与市场热点选择基金品类。

首先市场行情变化会影响投资者行为偏好,比如当股市向好,可相应提高权益基金的比例,当债市走强时,可增加债券基金比例获取稳健回报,如此多元配置也能更好的分散风险,力争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其次关注市场热点,不少热点与政策信号有关,比如今年两会提及的新基建、5G等,择机布局相关领域的基金也是一种方式。

第二,及时了解监管导向,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当下,资管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去资金池、去刚兑等对照资管新规统一监管框架的要求正在不断推进转型。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在了解大政策大方向的前提下,还需提高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比如产品净值化趋势下,如若还有机构推荐“保本保收益”产品,大家可要提高警惕,看紧自己的“钱袋子”。

第三,需要离市场更近,获取第一手有效资讯,帮助自己进行投资决策。

姐强调一下,这里说的离市场更近并非盲目跟风,而是指了解清楚市场最新动态、资金动向、政策变化等,从而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比如近期不少银行理财收益亏损,不少投资者无法接受“稳健理财”不稳健的现实,而纷纷冲向各大投诉平台[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其实如果早一点了解市场政策及理财产品估值方法,从心理上来说可能就淡定多了,同时也会对“稳健理财去哪找”这样的共同疑惑有了更确定性的认识。

好了,文章最后咱们再来总结一下:

1、资产配置之后和产品遴选之前,还有一层中间逻辑,即选出适合当下市场的产品品类。

2、回顾历史,基金品类的兴替离不开市场热点、监管导向、投资者行为偏好和经济基本面等因素的影响。

3、了解基金品类兴替的原因,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贴近市场,选对契合市场风格的产品。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