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核心品饮价值是什么?

普洱茶的核心品饮价值是什么?
2024年06月26日 20:09 普洱杂志社

普洱茶传奇般的崛起,堪称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茶界,乃至世界茶界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不但宣告了一个传统茶类的王者归来,还改变了中国茶界的市场格局,给茶界带来的持久的深远的影响。

过去的十多年间,伴随着普洱茶充满传奇而又颇具崎岖的崛起之路的,是来自茶界本身和媒体的各种纷争议论。赞美者有之,嘲讽者有之,怀疑论者也有之,当然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理性的思考和研究。经过十多年来的沉淀,现在茶界对普洱茶的崛起逐渐形成了基本共识,那就是普洱茶的王者归来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根本的必然性因素,具体体现在普洱茶的三大核心价值。

农残最低,普洱茶具备最佳生态地理价值

澜沧江中下游一带的山岳丛林地区是普洱茶的主产区,有着得天独厚的适于茶树生产的地理气候条件,也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给普洱茶的核心产区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一带,带来了大量暖湿气流,降水量丰富,使得这一区域成为北回归线沿线最大的生态绿洲。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一区域又是比“云之南”更为偏远的地区,与内地相比发展严重滞后,工业化程度严重不足,形成了所谓的发展“落后地区”。但也正是受益于这种落后,使得普洱茶产区的生态地理环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存,为优质普洱茶的生长和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系统。

这种优越的自然禀赋,让普洱茶具有其他茶区难以相提并论的自然条件。在全国的茶区中,普洱茶产区的茶树生长所需农药化肥最少,尤其是树龄上百年的古树茶完全不用施化肥和打农药,也能良好生长。而且随着近年来生态茶园的改造和建设,在优异的整体生态系统下,生态茶园的“微”生态系统也已经得到重建和修复,令生态茶园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度越来越低。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关机构组织的历次茶叶产品农残成分检测中,普洱茶的农残成分是最低的,甚至远远低于全国其他茶类。

而在出口欧盟、日本、韩国的茶叶中,普洱茶的比例也是最高的,那是因为只有普洱茶能达到欧盟、日本、韩国的农残检测标准,能够畅通无阻地出口到这些地方。

回到中国的茶叶消费市场,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食品安全意识也不断提高,普洱茶的生态地理日益受到重视和追捧,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消费量超越全国其他茶类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越陈越香的汤香”,发现普洱茶独特核心品饮价值普洱茶说到底还是一种茶,是一种日常饮品,不是一种药,即使它具有良好的生态地理和健康价值,但如果不具备较强的品饮价值,要想热起来也是颇具难度的。特别是在中国茶品饮价值谱系中,绿茶类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早已定义了中国茶饮核心价值的传统格局。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只有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突围而出,为人们广泛接受,才具有较强商品价值,才可能热起来。而在绿茶为王的天下里,这无疑是极其困难的。

幸运的是,在过去十余年中,因缘际会,普洱茶的独特品饮价值不断被发现,并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不断刷新着中国茶品饮价值的传统图谱,甚至大有颠覆中国绿茶传统品饮价值之势。这么说,绝不夸张,越来越多原先热爱绿茶、红茶的人,在接触了普洱茶一段时间之后,便对普洱茶“上瘾”了,纷纷“变节”,成为普洱茶的忠实粉丝。这种现象,在中国茶界早已成为近十余年来的常态。为何如此呢?难道仅只因为普洱茶味酽,容易上瘾吗?答案,绝不会如此简单!

这当然是普洱茶的“香”,也就是普洱茶的核心品饮价值征服了消费者的嘴巴。

那么,普洱茶的核心品饮价值是什么呢?

公认的说法是,普洱茶的核心品饮价值就是“越陈越香”的“陈香”。普洱茶的“陈香”,确实是普洱茶香最具个性的特点,但要说普洱茶的“陈香”就是普洱茶核心品饮价值还不够确切完整。因为“陈香”只是道出了普洱茶随时间延续而香味发生变化的生命性特点,并没有确切说出普洱茶香最吸引人,最让人迷恋,让人过瘾,念念不忘的主要特征。也就是说,普洱茶的“陈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香?这还需要继续说明。

而这,无疑是“汤香”。冲泡出来的普洱茶的“陈香”,主要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从茶汤里飘散出来的气香,一种是蕴含在茶汤里的汤香。普洱茶气香不弱其它茶类,但其远高于其它茶类的最大优长,则是汤香,它的核心品饮价值,也在汤香,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富于生命性的,“越陈越香”的汤香。

那么,普洱茶的汤香,具体又是怎么一种香呢?它又为何能构成普洱茶的核心品饮价值?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中国第一大茶类——绿茶的核心品饮价值。绿茶的核心品饮价值,自陆羽《茶经》以来,经历代无数文人诗词歌赋的渲染,深入人心,耳熟能详,在普洱茶崛起之前,早已成为中国茶核心品饮价值的主流。

那么,绿茶核心价值是什么?一言以概之,无非“茗香”两个字。茗者,何也?茶尖,毛尖也;香者,何也?茶汤之香气也。所以,绿茶品饮的要害,主要就是品两个东西,一是茶之茗,二是茶之香。品茗者,品茶尖入水之后,其形色之变,之定,精要在形色入眼,观之可人。品香者,品茶茗入水之香也,茶茗入水之后,其香入汤,弥之,散之,入鼻芳香,嗅之,玩之,入口含香,啜之,咂之。

茗和香,道出了传统绿茶品饮价值的要害,就是“鲜香”两个字。茶之茗,茶树上最鲜最嫩的部分;茗之香,茶叶最鲜最嫩部分入水之香,华丽,惊艳,飘逸,诗意之香。鲜香的要害,决定了绿茶以鲜为要,以当下为要,不能老,不能久存,越鲜,越香,越漂亮越好。

而普洱茶的香,主要不是香气的香,而是香味的香,藏在汤里,是味觉,而不是嗅觉所能感受到的香。换句话说,普洱茶的香,主要在汤里,不在气里,是汤香,而不是气香。

普洱茶的品饮价值是极为丰富的,粗略概括,就有色、香、味、气、韵、境等六个方面,每一个方面的品饮价值,都不弱于全国其它茶类。但普洱茶最突出的核心品饮价值还是在香和味,并且是含在茶汤的香和味,而不是从茶汤里飘溢到空气中的气香。简单地说,普洱茶香,主要是汤香,而不是气香。并且,从汤香角度而论,普洱茶的汤香,远高于全国其它一般茶类,这就是为什么普洱茶能够征服那么多茶人的嘴巴,让人纷纷上瘾,牵肠挂肚,难以释怀的根本之香。普洱茶的香,是含在汤里的,是内敛之香,是入口、入喉之香,而非鼻腔的飘渺之香。普洱茶的汤香,是浑厚之香,实在之香。

普洱茶的汤香,还是有生命的变化之香。有生命的变化之香有两层含义。其一,普洱茶越陈越香,同样一款普洱茶,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陈放不同年限的普洱茶,香是有变化的,在一定年限内,总的香味变化趋势是越陈越香。其二,同一片茶,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第四泡……每一泡的汤香都有变化,总的特点是比较耐泡,汤香久久不淡。

总之,普洱茶香主要是汤香,而不是气香,并且是有生命的,经过陈放,富于变化的“汤香”。所以,普洱茶核心品饮价值的准确表述应该是“越陈越香的汤香”。

普洱茶存放上一段时间之后,苦涩渐褪,“酽”逐渐演化为甘醇,而这种甘醇,主要是凝聚在汤香里面的,而不是浮在茶气表面的。

和绿茶传统的核心品饮价值茗香、鲜香、气香相比,普洱茶在茗、鲜的层面或许不太凸显。毋庸否认,和民风精致细腻,对茶尖、茶形、茶新,以及对各种唯美的冲泡、品饮艺术精益求精,力求穷形尽相的江南、沿海小叶种传统绿茶相比,民风浑野淳朴,制作工艺简单粗犷,形制豪放,以砖、饼、沱为主,对品饮艺术大而化之,不大讲究,只求甘爽痛快,以大叶茶种为主体的传统普洱茶,给人以下里巴人的印象。不过,在茶香的层面,普洱茶的汤香和传统绿茶的茗香相比,是丝毫不落下风,甚至大有全面压过茗香的势头。

这是因为汤香更厚,茗香更薄;汤香更沉,茗香更浮;汤香更绵,茗香更短;汤香更浓,茗香更淡。如果说茗香是一首首隽永的山水诗,那么普洱茶的汤香就是一部部关于大地的恢弘叙事诗。

节选自《普洱》杂志  

《寻找普洱茶的核心价值

文>段兆顺  图>陈泽忠/阿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