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业务员又忙起来了!4月寿险业务回暖明显,健康重疾打头阵

精英业务员又忙起来了!4月寿险业务回暖明显,健康重疾打头阵
2024年05月23日 15:13 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进入4月,寿险市场终于出现“回暖”苗头

近期国内A股多家上市险企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国华人寿等上市险企披露今年前4月份的保费收入情况,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各家寿险企业的保费收入同比均出现了正增长或降幅收窄,尤其是健康险产品的保费更是出现了双位数增长。

“最近很多客户都在咨询健康重疾类产品,刚刚完成的一单是爸爸给刚出生的女儿买的长期重疾险,年缴保费2万元,分五年缴纳;我还有一位年轻妈妈客户,她也在我这边买了年缴5万元的重疾险。不过我们也发现,这些客户的要求是重疾险要有现金价值,他们对于消费类的产品倒是不太感兴趣。”5月19日,上海一家大型保险经纪公司精英业务员苏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而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寿险市场回暖迹象是否稳固还要看接下来两个月的数据,不过各家险企均表示乐观。

保费变动背后的积极因素

在已公布的前4月上市险企寿险数据中,平安寿险录得原保费收入2121.52亿元,同比增长1.9%,平安健康险保费收入65.48亿元,同比大增12%;中国人寿累计原保费收入3712亿元,同比增长3.9%;中国太保寿险原保费收入1045.24亿元,同比微降3.5%,相较于今年前3月份同比下降5.4%,下滑幅度继续收窄;今年前4个月,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78.45亿元,该数据同比去年下滑约18.34%,但较今年前3月份同比下滑20.55%,也进一步收窄。

而从单月数据来看,今年4月份,平安人寿新增保费收入388.55亿元,同比6.69%;太保人寿新增保费收入128.38亿元,同比增长12.29%;中国人寿新增保费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11.63%。

“受益于个险渠道持续复苏,同时存款利率持续下调背景下,推动储蓄型产品需求旺盛、健康险销售回暖。此外,随着近期监管解除银保‘一对三’限制,短期边际利好中小险企,长期资源丰富头部险企获益。银保渠道新单虽有所承压,但趸交压降带来了负债质量的提高;需求侧居民储蓄需求旺盛叠加存款利率持续下调背景下,保险产品优势凸显。”对此,华西证券非银团队发布研报指出。

东吴证券非银团队分析师胡翔、葛玉翔发布的研报内容则显示,从银保需求端来看,网点重新签约后,代销积极性受到一定挤压;但个险渠道表现相对稳定,3.5%定价利率的停售提前透支消费者需求基本在2023年四季度完成消化,得益于各公司在2024年开门红和2023年四季度收官工作中寻求平衡,今年一季度个险新单和价值表现显著优于银保。

“客观来看,由于2023年二季度因炒停新单和价值基数较高,预计寿险今年2024年二季度的新单和价值同比增速会略有波动,但不改全年寿险业务疫后持续复苏的格局,关注个险‘报行合一’落地情况。”胡翔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在5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取消“1+3”网点限制,明确合作层级,佣金率强化报行合一。

对此,华福证券也指出,此次通知放开一对三限制将边际利好中小险企签约,预计前期较大负增态势将得到缓解。但受到通知中的总对总签约以及线下服务规定影响,头部险企有望凭借更多的网点数以及合作优势,进一步扩大签约规模。同时头部险企得益于合作渠道众多、培训服务支持更加优秀,叠加期限结构改善显著带来的价值率普遍高升,在新规下有望进一步扩大签约范围,预计长期期交规模增速向好。

“当下银行网点放开有利于更好发挥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优势,促进双方长期深度合作,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拓宽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范围。在合作保险公司的选择上,综合实力、品牌效应更强的头部公司将成为银行更青睐的合作对象。银行网点合作放开有望加速头部公司银保NBV(新业务价值)增长。”5月20日方正证券也发布研报指出。

个险发力迹象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个险渠道,险企开始也进入集中推新品的时间点。

此前不久平安健康险在上海发布了保险产品“颐享易保”,这是行业首创主动守护客户,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提供主动照护和一键紧急呼救功能;同时臻选全球医疗资源,为客户提供从看病、住院到出院、康复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

“颐享易保的上线丰富了公司的医疗险产品矩阵,相较于普通医疗险,这款产品不仅增加了主动式健康动态监测服务,还升级就医体验,致力于让客户享受省时、省心的高品质保险保障和医疗服务。目前市场上的保险产品大多关注消费者的事后保障,但对消费者而言,提早发现风险,及时干预治疗才是最经济有效的策略。针对消费者的这一痛点,颐享易保通过动态健康监测预警服务,化被动为主动,前置管理客户健康。”5月16日,平安健康保险总经理助理、总精算师丁雯受访时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平安健康险“颐享易保”可以为客户提供国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特需部的门诊协助、住院垫付等服务;在住院直结上,“颐享易保”覆盖了超240家公立及私立医院。针对特定疾病,当国内治疗方案无法解决客户问题时,“颐享易保”根据客户病情配备海外专科权威医院,提供配套、透明的海外就医指导及就医安排解决方案。此外,“颐享易保”简化了投保流程,无需提交体检报告,符合健康告知即可投保。

“现在客户的需求都聚焦在健康重疾产品上,很多客户购买重疾险的时候,都希望能够看到合同中明确载有的现金价值以及回本年限;而对于高端医疗险,则更看重增值服务,比如保险公司提供的三甲医院的专家门诊、直付等增值服务。我们在和客户推荐多家险企的产品中,也会多介绍高性价比的产品,现在的客户也都非常了解产品的,比如一款重疾险产品,如果被保险人年龄较小的话,五年期缴和二十年期缴在总保费上相差近万元甚至数万元的保费,而客户也会选择尽量缩短缴纳期限,能够节省很多保费;而如果35岁以上的被保险人,我们也会建议客户尽量延长缴费期,因为35岁—60岁是疾病高发期,延长保费缴纳期限则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节省成本。”苏茜告诉本报记者。

苏茜透露,现在保险营销员开始变得非常忙碌,跟客户约见的时间已经排到三周之后,而基本确定见面的客户90%以上都会选择直接投保。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