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龙”订单火爆!端午南北多地龙舟竞渡,“睇龙船”带火乡村游,这五地热度最高

造“龙”订单火爆!端午南北多地龙舟竞渡,“睇龙船”带火乡村游,这五地热度最高
2024年06月12日 21:13 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北京报道

一叶龙舟竞逐千年。今年端午节,“睇龙船”“划龙舟”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多地的亮丽名片和旅游增量市场新切口,“龙舟经济”热潮涌动。

以赛事促文旅,以文旅旺城市。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从南到北的各地江河湖流上鼓声激荡,岸边人声鼎沸。据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最火的省份集中在广东、湖南、贵州、福建和江西。各地龙舟赛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在龙舟赛最火的广东,外地游客占观赛人群总数的15%。

以广州市为例,端午假期期间,广州31家文化旅游景区共接待市民游客254.4万人次,同比增长近9%;不少市民游客选择到广州各大乡村旅游,乡村游游客达242.6万人次,占接待游客总量的42.7%。

如今,龙舟作为一项国际性的体育比赛项目,已经延展出一条长长的产业链。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争相举办龙舟赛事体验是一种趋势,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活动正在加速‘破圈’,与各地文旅市场发展、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余凌曲指出,龙舟赛事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带动当地文旅消费市场增长及相关产业就业;间接经济效益则主要体现在带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知名度、优化当地营商环境等。

以赛事促文旅

端午当日,广州猎德村举办龙舟招景日活动,上百条龙舟“趁景探亲”、泛舟水上。

“人特别多,挤不到前面。大热天,大家都拿着扇子扇风,也不想错过看龙舟。”到猎德村观看龙舟比赛的齐女士表示,因为来看龙舟的人太多,当天猎德地铁站进行了限流,“因为堵车嘛,所以想着那地铁出行总行吧,结果地铁都限流了,我们排队等了10多分钟才进站。”

距离猎德村往东南60公里处,顺德人王先生和队友们挥动着船桨穿梭龙潭大涌,和他们一样劈波斩浪的还有顺德各村居的50多支龙舟队伍。“坐在龙船上感觉四面都是呐喊声,到处都是人,很久没看到这么热闹了。”王先生高兴地说,欣慰龙舟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还能赋能家乡发展。

据了解,端午假期,顺德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9万人次,同比增长12.2%。其中,住宿业接待过夜游客11.5万人次,同比增长7.2%。

作为一项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间活动,龙舟如今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产业振兴的引擎。由赛龙舟催生出的“龙舟经济”,带动各地文旅消费潜能不断释放。

这个端午假期,“刻进广东人DNA”的龙舟活动成为广东各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多市积极把握文旅融合的机遇,举办了各式各样精彩纷呈的龙舟赛事,吸引着省内外乃至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赛并“打卡”。

如东莞市举办“龙腾湾区·潮游东莞”2024年东莞龙舟月系列活动,推出“2+2+N”活动模式,包括市级活动、龙舟竞标活动、N项龙舟文化活动,以赛事为载体,深度融合文旅体商特色资源。同时,广东清远市举办2024年广东龙颈龙舟锦标赛、2024年英德市龙舟赛、连州西岸镇非遗赛龙舟民俗活动、白庙疍家游龙活动等,中山市举办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暨中山市龙舟文化月活动。

据初步测算,端午节三天假期,广东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9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1亿元;其中,广州市共接待市民游客近582万人次,其中接待外地来穗游客306.4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实现文旅消费32.9亿元。

据悉,凭借丰富文化民俗活动,广东成为全国热门目的地,广州成为十大入境游热门目的地。全省酒店预订、租车自驾热度居高,佛山、东莞等地更以独具特色的龙舟赛事成功“出圈”。其中,广东佛山叠滘龙舟赛事吸引众多游客,带动佛山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250%。

除了珠三角地区,江苏盐城、广西南宁、福建福州、北京、吉林长春等多地都举办了大型龙舟赛事。OTA平台的数据显示,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的湖南岳阳,旅游订单同比上涨52%;中国·桃花潭第十一届龙舟赛引流游客18.32万人次,带动消费1.3亿元,带动安徽宣城假期旅游订单增长32%。

此外,据记者了解,龙舟工厂和工作室已然成为研学旅游的目的地,随着暑期到来,由文化教育衍生出的“龙船+研学”有望继续保持热度。

龙舟热,造“龙”忙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与龙舟相关的企业970余家,其中,2024年1—4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10余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42.9%;从地域分布来看,湖南、广东以及湖北,三地所拥有的龙舟相关企业位居前列,分别有130余家、120余家以及100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36.5%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39.1%。

端午前夕,万年县迎来了一年中最令人振奋的繁忙时刻。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的张志聪自称是万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93年出生的他既是龙舟运动员,也是万年县最年轻的造船师傅。张志聪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从小到大都喜欢龙舟,家里祖祖辈辈是造龙舟的,小时候便看外公、父亲、舅舅做龙舟。如今,他早已将祖传的手艺练就得炉火纯青,31岁的他自己带一个小工,十天便可制造一条龙舟。

张志聪不仅会造船,也是工厂的业务员兼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订单数量相比基本持平,去年全年志聪加工厂生产了约100条龙舟,今年过半产量也达到了半数。

张志聪位于万年县城虎头岗社区的工厂,是从老家梓埠镇搬来的。梓埠镇是江西远近闻名的龙舟制造重镇,龙舟制造技艺在这里传承已有数百年。目前,全镇拥有龙舟制造生产厂85家,龙舟产业从业人员400余名,制造的龙舟远销安徽、湖北、湖南、重庆等地。数据显示,梓埠镇每年制造龙舟超过1500余艘,龙舟制造业产值超过4000万元。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屈子祠镇、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和龙江镇、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铜鼎镇等,也都是重要的龙舟生产制造地。

数据显示,汨罗目前有注册龙舟制造企业20余家,产品以木质龙舟、玻璃钢龙舟及龙舟手工艺品为主,年产各类龙舟可达5000余条,主要销往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加上配套产品及培训、组织比赛等,整个产业总产值达约2亿元。

以文旅旺城市

“龙舟经济”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得益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精心引导和大力培育,为龙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其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

2021年,中国龙舟协会制定了《中国龙舟运动“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强调了龙舟运动的历史文化价值等发展基础,指出了龙舟运动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提出了龙舟赛事体系的完善、市场培育、人才管理和梯队建设、龙舟入奥工作等任务,并提出了加快组织机构改革、加强龙舟文化传承与弘扬、构建完善的竞技龙舟赛事体系等主要任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出台《振兴顺德龙舟“五个一”两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一个知名赛事品牌、建设一流顶尖训练基地、树立一套创新技术标准、建设一批特色龙舟阵地、塑造一张鲜明城市名片。同在2021年,龙舟作为展示项目亮相东京奥运会赛场,标志着龙舟启动了入奥程序。

2022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福州市进一步推动龙舟运动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结合《福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完善福州市江、河、湖等适合开展龙舟运动水域基础设施,将发展龙舟运动与推动全民健身相结合,筑牢龙舟发展的人口基础、设施基础、管理基础、文化基础,实现体育竞技与文化交流互促并进,促进龙舟运动全面协调发展。

近日,浙江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动浙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其中,明确提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引进和办好国内外高级别赛事,培育打造“江河湖海”系列赛事,探索举办数字体育博览会,推进“运动浙江、户外天堂”品牌建设。在《“十四五”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中,浙江明确要发展包括龙舟在内的水上项目,打造国家级国民水上休闲运动中心。

针对当前“龙舟经济”发展,余凌曲表示,一方面,龙舟赛事与本地优势产业更好结合,提高龙舟经济附加值,他以深圳举例称:“龙舟经济可以与深圳当地具有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低空经济更好结合,如大疆无人机在比赛中实时捕捉赛龙舟现场画面,提供更加清晰的视觉感受。”

“另一方面,有效整合赛事和文化活动资源,打造精品IP,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比如探索以全国巡回赛等方式扩大影响和社会参与度,并在端午节当天举办‘全国决赛’,提高赛事商业价值和持续影响力。”余凌曲指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