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渡己到渡人!这个无声世界里的“有声”者,将自己活成了一棵树|无障碍奋进者好故事

从渡己到渡人!这个无声世界里的“有声”者,将自己活成了一棵树|无障碍奋进者好故事
2024年06月17日 14:12 华夏时报

讲台上的郑璇

编者按:由中国残联指导,华夏时报社、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无障碍奋进者好故事讲述”优秀案例征集已于5月6日正式拉开帷幕。为全面挖掘近年来为无障碍环境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界典范,鼓励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助力无障碍发展的生力军,提升社会公众对无障碍事业的理解和认知,《华夏时报》特别策划“无障碍奋进者好故事”专题,本报记者将对一系列优秀案例(含人物、机构、企业等)进行深度采访和报道,以飨读者。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一头利落的短发,知性而大气;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清晰而柔和;言语间,笑容温婉而亲切……若不是耳朵上戴着助听器,很难将她与聋人联系在一起。

43岁的郑璇,两岁时因病失聪。长大后,她对听障人群语言研究颇感兴趣,最终成为中国首位语言学专业的聋人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听障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身份,让生活中温文随和的她对事业有一种近乎执拗的使命感。

“我要做一棵树,根系深植于土地,枝叶伸展向天空。否则,就是无根的浮萍,可能运气好黏附在什么东西上得其归属,也有可能终其一生都在飘飘荡荡,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我要做一棵树,即使只是浩渺宇宙之中的电光石火、万丈红尘中的沧海一粟,也能在短暂的存在之中撑起一片荫凉,即使是死后,躯干也千年、百年不朽,化而为船,渡世人于彼岸;我要做一棵树,以你的身躯为桥,连接天地,以你的枝叶为伞,呵护万物,一棵树就是一方绿色,一片生机,一捧希望,更多的树因你的摇动而摇动,更多的云朵因你的召唤而驻足,大地因你的存在而充满生机。”郑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她的这篇小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郑璇为之努力的方向,纵然,这个世界只给了她微弱的声音,但她却活成了聋人中“最亮的星”。

打破“巴别塔魔咒”

2岁半时,郑璇因一场意外医疗事故,造成一级听力残疾,自此坠入了无声的世界。

常言道“十聋九哑”,对于听障儿童来说,沟通障碍像是一个无法打破的魔咒,但这个“巴别塔魔咒”在她身上失效了。因为她遇到了大爱无私的父母、循循善诱的老师,还有永不放弃的自己。

郑璇告诉记者,她的父母在没有任何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开始对她进行家庭口语康复训练。他们紧紧抓住郑璇仅有的一点儿高频残余听力,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开发她的听说技能。

“父母给我买了助听器,然后从a、o、e开始教我说话发音,天天练习,从不间断。”她回忆,大人总是一天到晚在她耳边大声喊,吐出的气流喷到脸上,让她感觉非常不舒服,但是,父母从未放弃。

除了漫长艰难的语言康复训练,郑璇的求学路也是一片坎坷。到了上学的年龄,郑璇虽然能够依靠助听器和读唇与人交流,但第一年入学面试时,依旧因为听力问题被学校拒之门外,直到第二年交流能力稍好些,才通过面试走进校门。进入学校,郑璇也时常处于惶恐的状态,听不清老师的话、无法融入集体、学习跟不上……种种困难和压力扑面而来,让她几欲崩溃。这时候,父母又变成了她的家庭教师,每天晚上在家帮她“开小灶”,复习当天的内容,预习第二天的新课。

爱改变了一切。依靠双眼“看课”和课外自主学习,1998年,不满17岁的郑璇考入武汉大学,念完本科和硕士后又进入复旦大学。

“读大学时,我用语音学课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尝试进行自我康复训练,用随身听把自己朗读的声音录下来,贴在耳边播放,反复听辨,自我矫正。我还购买了普通话考级的培训教材,订阅演讲杂志,甚至尝试过和听力健全的小伙伴一起参加朗诵比赛。”郑璇称,勤奋与刻苦打破了“魔咒”,她逐渐走向了语言沟通的自由之境。

2009年,郑璇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而且精通四门语言——汉语、英语、中国手语、美国手语,能够清晰、流畅、有策略地表达自我、传道授业。

郑璇(左一)参观聋人创业公司时和聋人朋友交谈。

拿到博士学位之后,郑璇第一时间跨越半个中国,来到重庆师范大学报到。

“这里每年都会以单考单招的形式面向全国招收30名听障大学生,他们是我放弃沿海地区高薪工作机会、选择来到西部的直接原因——我想和他们在一起。”郑璇告诉记者,十年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她培养了三百多名听障大学生。

从“小聋女”到女博士,郑璇成为无声世界里的“有声”者,成为架起“聋”与“听”之间的桥梁。

愿活成一棵树

2020年初,由于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科的发展需要、国家手语和盲文中心的建设需求,郑璇被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在新的平台上开始新的耕耘。

郑璇对自身残障的态度,让她的人生得到了巨大的转变:从否定、抗拒,到接纳、坦然。诚如海伦·凯勒所言:“盲隔离了人与物,聋隔离了人与人。”听力障碍是一种“隐形的残障”,它不会在身体表面刻下烙印,但却会把人关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严重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

在郑璇看来,听力障碍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其不知如何应对,不能学会和它共处。要打破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归根到底需要良好的教育——一方面,通过教育给听障者增能赋权,提升沟通成效,另一方面,也教会社会大众如何以全新的视角认知这个特殊群体。

郑璇在论坛上讲演

据记者了解,工作间隙,常有听障学生、家长、特教同行通过邮件向她咨询,“郑老师,我如何才能做到像您这样优秀?”“您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家孩子如何才能做到像您一样?”……

带着这些问题,郑璇开始关注特殊人群心理咨询与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这些和我相同命运的孩子让我不可抑制地想要去深入追问:什么是教育?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普通的教师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但身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会有更长久的沉默,更深入地思考。是啊,对于这些特殊孩子来说,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郑璇期待,人们可以经由她做出的成绩,看到听障群体巨大的潜力;人们可以通过她发出的呼吁,了解到听障群体真实的诉求。

“我相信,不仅我能做到,更多的听障孩子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其实也能做到。他们所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机会、一方平台、一点支持。而我,愿意用我的行动去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梦想。”通过奉献推动残健共融,从完善自我到回馈社会,是郑璇近年来专业成长的方向与主旋律。

如今,她通过大量文献的学习、各种培训与课程的浸泡、大量的同行交流与朋辈互助,逐渐发现自己在心理咨询方面的潜能和天赋,并且从“想做”逐渐认识到自己“能做”,继而产生“要做”的动机,最终转化为“决定去做”的行动。

2021年底,郑璇和“千手观音”邰丽华一起推出了《中华手语大系(视听版)》,通过《中华手语大系》,郑璇尝试用文字介绍加手语视频的形式,让听障者学汉字、读《论语》、诵唐诗,而这个尝试几乎填补了国内空白。

而这,仅仅是郑璇的一个心愿。实际上,她的心里还存在着更宏大的目标:就是让手语摆脱“小众语言”的刻板印象,通过各种形式拥抱主流文化;让手语“出圈”,和其他语言一样,成为平等表达和自由交流的工具。

“除了听,聋人们什么都能做。”这是郑璇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郑璇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科普手语

生命是一条长河,而她既是过河人,也是摆渡人。从无声里突围,她身体力行,为聋听世界搭建桥梁,让无声的梦想尽情绽放。一路走来,她荣获了“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

在今后的日子里,郑璇告诉记者,她将秉持自己的教育理念继续耕耘,不断开拓。她希望能做到:倾心教育,做有境界的教师;用心教书,做有责任的教师;潜心研究,做有思想的教师;醉心课堂,做有激情的教师;真心奉献,做有大爱的教师。

同时,郑璇将继续关注视听双障人群,以及在心理咨询界推广残障友善心理咨询理念。

郑璇的事迹被社会各界给予了充分肯定,近日,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华夏时报》,为郑璇颁发了“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并给予她1万元奖金。

就此,郑璇告诉记者,非常感谢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和《华夏时报》对自己的关注和肯定,更希望借此契机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到一起共创无障碍事业,涌现出更多像自己这样的“语言桥梁”和“心灵使者”。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