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2024SNEC光伏展:满屏皆是N型产品,钙钛矿异军突起转换率突破34.6%,海外市场是企业“必选项”

现场直击2024SNEC光伏展:满屏皆是N型产品,钙钛矿异军突起转换率突破34.6%,海外市场是企业“必选项”
2024年06月17日 16:32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未来 上海报道

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外墙上,通威股份赫然挂上“焕能N时代”的巨型横幅,这是6月13日-15日的2024SNEC光伏展现场,在这个面积38万平方米、参展企业3600多家的展会上,处处可见N型光伏产品的身影,这也宣告了行业全面进入“N时代”。

以N型技术为基底,光伏企业在TOPCon、异质结、BC等路线上争相竞速。但在另一边,钙钛矿技术异军突起,大有“超车”的态势。6月14日,隆基绿能宣布其研制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6%。各种技术交相叠加,光伏企业还在寻找更高的突破。

在技术竞速的同时,光伏企业为契合市场潮流不遗余力,从提高组件寿命到提高建筑寿命,从防尘防水到防寒防暑,花样百出。

中国光伏遥遥领先于世界,但产能阶段性过剩也是不争的事实,布局海外市场成为光伏企业的“必选项”。TCL光伏科技副总经理于大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我们来说,海外市场不是选项,而是必选项。”江苏创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外营销总监张杨也对记者表示:“光伏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一定是国际化。”

N型TOPCon的天下

当PERC已达到理论转换率极限时,光伏行业将目光投向TOPCon。

提高电池的转换率是光伏行业的不懈追求,而其路径无非两种:一是吸收更多的光能,二是激发更多的载流子。相比于铝背场,PERC在吸收更多的光能上已经有所提高,而相比PERC,TOPCon可以减少载流子的复合,形成更小的复合电流和更大的开路电压。

24.5%是PERC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PERC是光伏的主流,直到2023年依然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随着行业发展,规模化量产的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接近24.5%,这显然无法满足市场对光伏的要求。

2023年TOPCon开始崛起,一旦崛起,量产TOPCon电池的转换效率立即超过了PERC电池的理论极限。今年3月份协鑫集成曾称TOPCon电池单日产量超400万片,量产效率26.2%以上。

而TOPCon与N型技术的结合更堪称完美,二者似乎是“天生一对”。TOPCon成为未来主流已成为行业共识,本届SNEC光伏展上,不少企业亮出了自己的TOPCon产品,并在TOPCon的基础上做差异化。

正泰新能展出TOPCon无主栅产品,这款产品取消了主栅线,焊带变得更细,根数变得更多,随着接触点增多,电池内部载流子收集能力得到了提高,组件效率和功率更具优势。

晶澳科技的TOPCon产品已经升级到第五代,和正泰新能一样,晶澳科技也推出了无主栅组件。

合盛硅业在全产业链和电池尺寸上做足功夫,在展会上发布了TOPCon 210R矩形电池片,这款产品的优势是在有限的面积中将电池尺寸做到最优状态,度电成本更低,发电效率更高。

“焕能N时代”的通威股份已经全面拥抱N型技术,从上游开始,通威就推出N型单晶硅片,电池片方面,通威股份亮相了TNC-G12R、TNC-G12、TNC-M10高效电池,另外还展出TNC-G12R/G12组件产品。

不过与钙钛矿相比,N型和TOPCon的转换率也略显逊色了。6月14日,隆基绿能在展会上宣布其研制的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高达34.6%,再次刷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而此前的世界纪录也是他们创造的。

此外,异质结、BC等技术以及基于此的新产品也悉数展现在观众面前,隆基绿能发布BC“全家桶”,开启BC全场景时代,金刚光伏发布异质结新品“擎天”,爱旭股份发布ABC“满屏组件”。

敬畏市场,拥抱市场

如果说技术革新追求的是行业的长远进步,那么拥抱市场则是企业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头部企业往往在发布代表先进技术产品的同时,也推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小规模企业则对市场有更多的敬畏之心。

晶澳科技除带来技术推动型的0BB光伏组件外,还发布了需求导向型的单玻防积灰屋顶系列组件。据晶澳科技助理总裁张凤海介绍:“该产品采用先进的封装技术,规避了单玻可能带来的水汽侵入等问题。同时晶澳专利研发的防积灰边框,排水排污性更佳,既可以消除因灰尘遮挡带来的发电量下降,也规避了底部积灰造成的热斑问题,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另外,这款组件的轻量化设计和防积灰边框,在各种屋顶应用中安装更便捷,增强了对恶劣环境条件的抵抗力,确保了长期的耐用性。”

正泰新能推出了针对“特殊场景”应用的产品,包括2000V高电压组件、瀑布屏组件、海上光伏组件、沙漠光伏组件、BIPV 3.0 防积灰组件等。

大恒能源不仅推出了全面屏组件各类新产品,还发布了全面屏三大场景应用方案,包括集中式、分布式、家庭绿电场景。以集中式为例,在光伏+山地、沙漠类场景中,大恒能源全面屏矩形双玻组件衰减率大大低于常规组件,据其称30年后输出功率依然可达87.4%。

主攻分布式光伏的阳光新能源、创维光伏对市场需求也很敏锐。在分布式光伏领域深耕多年的阳光新能源、创维光伏对市场需求也很敏感。阳光新能源推出iHomePow阳光家庭能源,据称这是专为中国大宅、别墅用户打造的家庭能源产品,采用“光-储-充-优-云”一体化模式,具备至简美学、高效发电、极致安全、深度智能等差异化优势。创维光伏推出了工商业四大新品,包括5-15KW储能逆变器、炫彩 ·复合边框组件、绿能E站等。

被业界称为“光伏领域最懂防水、防水领域最懂光伏”的凯伦新能源展示了融合®TMP复合瓦屋面光伏系统、单层屋面光伏系统,以及针对低碳时代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的SDR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凯伦新能源总经理孙国俊向记者介绍了其产品,“这个屋顶不仅可以防水,甚至能蓄水”。他表示,“我们的产品可以提高建筑的寿命,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使用年限和光伏电站的收益率。其实我一直想呼吁,要做好光伏,首先应该做好建筑,这应该成为行业共识。”

海外市场是“必选项”

在光伏产业链上,中国已遥遥领先于世界,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展,SNEC展现场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他们大多是来中国寻找机会的经销商。而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海外是更广阔的市场。

江苏创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外营销总监张杨向记者介绍:“创维光伏在海外用的品牌是Solavita,这个名字起源于希腊一个比较美的历史故事,这个品牌可能会成为创维光伏在海外使用的共同品牌。Solavita海外市场品牌是分成多步走的,第一步通过经销途径去开发海外市场,达到一定阶段后,我们考虑在海外建厂。”

创维光伏总裁马龙告诉记者:“我们比较看好海外市场,已经在海外布局一年多了,前期主要做了系统集成、团队搭建的工作,产品和系统集成是剥离开的,从产品到集成再到施工落地,我们都有成本优势,目前想将成熟的案例运用到国外去。公司现在已经完成了系统和团队的搭建,前期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

张凤海表示:“晶澳科技在海外设立了13个销售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国际市场,公司还在东南亚建设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生产工厂,保障了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供应,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组件产品。”

TCL光伏科技副总经理于大鹏表示:“在TCL整个集团的战略里面,有句话叫‘出海不是选项,而是必选项。’TCL光伏科技虽然成立的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目前已经在海外十几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同时我们在德国、波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等国家已经开展业务。这得益于TCL在海外强大的影响力,还得益于我们在海外的渠道能力。”

而出口海外也存在一定限制。5月份,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生产的光伏电池、半导体等产品的关税从25%提高到50%,而欧盟又重提绿色新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国光伏及储能出口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对此,张杨表示:“创维海外目前选择从欧洲、东南亚、巴西和非洲市场先做起,我们在欧洲当地已经有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接下来在不同的欧洲国家都会建立本地化团队,以满足当地的需求。”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