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首诗,同样可净化心灵,评邓万发诗歌《拉萨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

读这首诗,同样可净化心灵,评邓万发诗歌《拉萨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
2024年05月10日 20:28 格命草

格命草诗评

原文

拉萨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

文/邓万发

心仪的拉萨飘着洁白的云

灵魂般的布达拉宫,经鬼斧

的烁出极乐园神秘的神工

伟峻雪峰,日夜守候着苍穹

大画家似的描绘西域圣境

在涉历的人们,手持转经筒

于怀耿耿,于情念念般虔诚

对着拉萨的白云顶礼膜拜

尘愿,骑乘白云的翅膀飞翔

世间,有谁能独运匠心祈祷

事途伴轻悠白云飘向远方

物中之灵的人们心意灵动

的实,只为拉萨天空的白云

抛却那烟谷凡俗的幽之怨

弃秽那夜城霓彩的虚之幻

2023年5月14日

赏析

谈到拉萨,这仿佛就是信仰的代名词,而布达拉宫则是信仰的圣地,受到来自全国各地人们的朝拜,被推荐为人生必去的圣地之一,可见其精神价值之高。这首诗中,诗人赞誉其为灵魂般的地方,说明这里的神奇,超出想象,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感受西域之圣境。为了描述它的独特,诗人用了大量奇崛的语言和想象,塑造了它的灵异神性色彩。特别是将重点放在洁白的云这一意象上,或许那儿是最接近神的地方,受人顶礼膜拜。为了领受诗人的传经布道,下面,以诗歌文本为基础,还感受一下拉萨的天云。

诗人先是描写了拉萨的云天和神殿布达拉宫,以及伟峻的雪山,这些意象都是圣洁的象征。诗人目之所及之物从文字描述可以感受到神奇和壮观,这简要的叙述难以穷尽西域圣境。在诗人的眼中,雪峰成了大画家,描绘西域圣境,本体和喻体仿佛都是自己,而西域圣境就是雪峰的自画像,雪峰也就成了西域圣境的代言。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虔诚的朝拜者,正是有他们的追随,这儿从地理属性演变成文化精神属性。维度的拔高,才让更多的人耿耿于怀,心心念念,走到了这儿,才有了圆满的感觉。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要相信这一力量所带来的改变。诗人写到“对着拉萨的白云顶礼膜拜”,非常有仪式感的行为,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寄托,就像诗中所说,尘愿能乘着白云飞翔。进入到一种虚空的境地,世间像这样的地方并不多,而诗人说“有谁能独运匠心祈祷”,带着疑问,也带着好奇,令人浮想联翩。

在最后的部分,诗歌的主题更进一步升高了台阶,仿佛来了化境。先描写轻悠的白云飘向远方,为营造一种神性氛围,而万物之灵的人类来到这儿,是为了净化心灵的。启用神性思维是为了与这里的信仰同步,因为诗中明确指出了,“抛却那烟谷凡俗的幽之怨/弃秽那夜城霓彩的虚之幻”,俗世的幽之怨和虚之幻,是诗人坠落的根源,是纯洁灵魂的天敌。在拉萨的白云下祈祷,就能让这怨幻销声匿迹。这也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向往圣洁的灵魂。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关于信仰和灵魂的诗。而拉萨的云就是某种力量支撑。诗人置身此地,也同样受到人们的感染,心生敬畏和祈祷。通过一首诗,无法完整全面地表现此地的神奇。诗人以白云为中心,抓其一点,然后不断放大,拓展了诗境。站在此处,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净化,对俗世的摒弃,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诗歌最后的点睛之笔,将所有的矛盾都化开了,预示了自我的回归,非常具有主观意识。读这首诗,同样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作者:邓万发,从军15年,少校军衔,曾在中山市政府部门工作,后创办企业经商。热爱诗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