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寺庙,人们都会觉得是个静心的地方,屏蔽世俗的牵绊。
不少人一有空就喜欢去寺庙逛上一圈,感受其中的古朴典雅,伴随耳边传来的钟声,浮躁的内心得到了平复。
我国有很多著名的寺庙,像洛阳的白马寺、苏州的寒山寺和嵩山的少林寺等等,每个寺庙都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然而,在辽宁海城有一座寺庙,叫做道源寺,也算得上小有名气,而且寺庙里面只有女性。
她们每天只睡4个小时只吃一顿饭,还禁止香客捐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只有女性,要求严格
辽宁海城的道源寺和其他寺庙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只有女师傅,但是原有的规矩并不会因为是女性而有所降低。
相反的是,道源寺的规矩比一般的寺庙更为严格,对于每位前来修行的女师傅的要求颇高,换做一些男师傅都很难坚持下来。
道源寺是附属于大悲寺的下院,一成立就在大悲寺师傅指导下,制定了严格的九律。
所以,对于女师傅基本生活要求和规范大致上和大悲寺的清规戒律一样。
在和道源寺的女师傅交谈中,人们会觉得她们身上自带一股佛气,随后心灵也获得了洗涤。
女师傅在道源寺必须遵守九律,分别为:一是持不捉金钱戒、二是日中一食、三是行脚。四是乞食、五是不接客僧礼、六是一切供养归常住、七是三衣钵不离身、八是不化缘,不求人、九是谨遵八敬法、依止上院大悲寺修行。
平常人看到这前几项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单是一项都觉得很难完成,更何况是九项全都要做到。
但是,对于斩断红尘、潜心修行的女师傅来说,不仅是在考验她们的身体,也是在磨炼她们坚强的意志,她们也从苦行中获得乐趣。
先来说说饮食和休息方面,现代人感觉压力大时,便常常出现失眠,熬夜,没有规律的作息,很晚睡觉,白天醒来时,怕是都大中午了。
可是,在道源寺的女师傅们没有过多的烦恼,一心向佛,她们每天十点睡觉,凌晨两点起床,依旧是精神十足。
每天只睡上4个小时,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真的是可怕的修行,可是女师傅们都会认真执行,这样的要求是对人惰性的抑制。
女师傅起床后,先要做上几小时的诵读经书,达到修身养性,摒弃心中的杂念。
有时候,人不尝试一下,是不会发现作息规律的好处。
在饮食方面,女师傅每天只吃一顿饭,不过对正常人来说,每日三餐,必不可少,这无疑又是一种折磨。
每天只吃一顿饭,实际上也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不必过于惊奇。
人的食欲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又会成为一种欲望,为了能够有效控制这种欲望,过了中午不吃饭便是最好的修行方式。
道源寺的女师傅们是实打实地做到了每天只吃一顿饭,对饮食多加控制,减少了填饱肚子的贪欲,更好地一心去修行。
不过,这种清苦的修行让女师傅们身体单薄,体型瘦小,但并不是病态。
确实,每天只吃一顿饭,想不瘦下来都难,但是对于出家人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人世间本来就是一场苦行。
道源寺女师傅每天只吃一顿饭,吃的食物又会是什么,人们难免好奇。
寺庙斋饭自然是素食,像米饭、白菜、土豆和豆腐等。
但是,大米一般很容易生虫子,每次在吃之前,为了避免杀生,女师傅会把要吃的大米放在桌子上,仔细地挑选看看,有时候光是挑米虫,就要花上几个小时,但是不会因为麻烦就不做。
女师傅在确认大米里面没有米虫了,才会开始烧火做饭。
很多人看来此举过于麻烦,而且每日吃大米、土豆等等素食,难免寡淡无味。
但是对于女师傅来说,这是她们的日常生活,早已经习以为常,也愿意尊重世间每一条生命。
既然入了佛门,就意味着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女师傅自然也是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
如果选择进入道源寺,那么一辈子都别想着获取钱财,来寺庙是要修行的,不是来享福的。
对于金钱财物这一块,女师傅身上是不允许携带现金,也不允许有自己的小金库,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拒绝香客们的馈赠,女师傅间也是不可以互赠财物。
如今,有些寺庙已经走上了商业化发展的道路,道源寺可谓是一股清流。
道源寺坚持不发展旅游业,不售卖门票,甚至都没设立功德箱,有兴趣前来参观的游客无需捐赠一分钱。
女师傅对于这项规矩十分支持,她们觉得既然要脱离世俗潜心修行,那便要拒绝世俗的一切诱惑,第一关拒绝金钱便是考验,一验便知真假。
香客们有时出于好心捐赠给寺院礼物,这也是不可以收下的。
要是有人赠送的是供奉,女师傅不允许私自保管,必须要上交给常住,由她统一分配。
道源寺有时也会面临一些不得不接受的供奉,客堂执事便会出面,及时地进行回礼,来表达感谢,彰显众生平等,须一视同仁。
此外,寺院基本上都会出售一些法器佛、经忏和开展佛事活动等获得钱财,用于维持寺院的日常开支。
可是,道源寺并不会做这种事情,所以寺院几乎没有任何外来的收入来源。
道源寺生活着一百多位女师傅,她们下定决心出家后,就不会再贪恋钱财,也不会依靠门票和香火钱供养自己的日常生活。
寺院需要扩建、或者吃穿住行等,女师傅会自力更生,种植果蔬,还有通过出门乞食所得。
道源寺里有不少年纪不大就出家的,会安排师父教她们习读经法。
这些孩子有的是僧人出家前的孩子,有的出生于贫苦人家为了有口饭吃,才留在了寺庙。
女师傅们为了省钱,有的还学会了开挖掘机等等,扩建寺院时,需要有人捐赠足够的瓦砖,她们也会亲自动手施工。
除了在寺院修行外,女师傅每年也是要出去历练一番,这便是行脚。
从2000年起,道源寺要求女师傅们必须在农历八月十五后开始,走上15天,再回到寺院。
这意味着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女师傅都要在外面风餐露宿,不过她们已经适应了,也喜欢通过行脚磨炼意志。
在行脚途中,女师傅看淡人世间种种,四海皆空,不会让自身受到世俗的牵绊,悟出一定的道理,全身心地投入教化当中。
女师傅出发时不会携带任何的口粮,吃的一切东西都要来自别人的馈赠,这便是乞食。
女师傅行乞,只能要食物,不能索要财物,填饱肚子是最基本的目的,还要学会修身养性。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她们的心智,女师傅会把行乞到的食物统一放到一块,由主持分配给大家,做到公平公正。
女师傅乃是出家之人,自然不会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通常是灰色染衣,展现出质朴的风格。
女师傅们每日也要诵读八敬法,这一行为曾经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因为八敬法内容含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人们觉得对于女性主导的道源寺并不适用。
实则不然,八敬法虽然有局限性,但是女师傅觉得仍有沿袭的必要,修行之人应该守住心门,不能被外界所影响。
寺庙起源,发展迅速
大多数人以为道源寺是历史悠久的古寺,但它却是在2001才成立的,到现在只有21年的历史。
当年的道源寺只有两位比丘尼师父,剩下的都是一些带发修行的居士。
道源寺是大悲寺妙祥僧团的下院,一直到2002年,才剃度了17位比丘尼,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僧团。
剃度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潜心修行之人,她们出家前的身份可能是母亲,可能是女儿,可能是白领。
无一例外的是,她们愿意皈依佛门,斩断世俗的舒服,每日和青灯古佛作伴,追求宁静的大世界。
道源寺的上院大悲寺,可是数一数二的大寺庙,有历史记载,大悲寺经过多次修缮,香火鼎盛,受众极多。
可惜,大悲寺受到战火的洗礼,逐渐衰败了。到了1993年,为了满足信众的需要,就把大悲寺迁到了辽宁海城。
一开始,成立道源寺就是为了分担大悲寺与日俱增的僧人,还有实现男女分流。
到了2014年,随着道源寺的名气起来,不少的女性专程赶来,有的希望找到重新活下去的勇气,有的想要剃度出家,守护心灵的净土。
所以,道源寺的发展很快,由原来的17人发展到了一百多人,有爱心居士,还有不少常住的护持居士。
出家原因,思考苦行
在不少人眼中,修行之人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逃避世俗,是懦弱不负责任的表现。
有的人选择皈依佛门一开始确实抱有了目的,有的是为了躲避现实生活的压力,有的是经受不住感情上的重挫,还有的是为了躲避上门讨债。
那么,她们确实只是把寺庙当成了逃难的庇护所,并不是真的一心向佛,遁入空门。
但是,更多的人选择来到道源寺,还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洗涤,世间万物皆有两面性,她们想要为无所依的心灵寻找到依靠。
现实中,我们也听说过有年收入百万的职场精英选择出家,有985名校的高材生放弃学业选择出家,这些敢于放弃世间诱惑的,大抵是发现佛门才是自己一直想要寻找的净土。
每日伴随晨鼓暮钟,他们享受着宁静的生活,诵读着佛经,明白人来世间究竟是为何,在苦行中自得其乐,发现最真实的自我。
他们就算是日日夜夜重复同样的事情,也不会觉得烦躁,因为每天都有不同的新发现,新进步,这才是他们想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这些人和道源寺的女师傅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一辈子不碰钱财,每日只吃一顿饭,睡上4个小时,也会坦然面对,因为一切最终都要回归到空。
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这样的修行方式,感慨高学识的人出家,简直浪费了教育资源,是对供其读书的父母极大的不孝顺。
每个人从生下来那一刻,便已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掌握着自己的命运,选择过何种生活,旁人并无权利干涉。
此外,出家之人所要承受的清苦,一般人也承受不住。在清苦的生活中,还能够守住本心,不受外界打扰,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人生。
每日坐在宁静的道源寺中,女师傅跳出了凡世间的种种,永无尽头地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
道源寺通过严格的九律,把那些欲念彻底地摒弃掉,女师傅得以在寺院里,潜心研习佛法,一心向佛。
如今,道源寺凭借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女性前来修行。
来到这里,她们不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也不能使用电脑,平常生活中,女师傅也不会嬉笑打闹,她们所要做的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坐、上课和劳动。
无人想无我相无众生相,佛教讲究四大皆空,做到了空,便是做到了忘我的修行境界。
女师傅谨遵戒律,潜心修行,形成了佛教界的一股清流,不少人才会赶来寻求解脱,向佛祖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孽,得到救赎。
当人心变得浮躁时,不少的年轻人用佛系青年标榜自己,希望无欲无求,不要有过多的压力和烦恼。
从道源寺的女师傅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不惧怕世俗的眼光,活得逍遥又自在。
我们大多数不是僧侣,也做不到那样严格要求自己苦行,但是我们能够学着控制欲望,学会随遇而安,慢慢发现生命的真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