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人寿陷“资金饥渴”:成立近十年累计亏损超12亿

国联人寿陷“资金饥渴”:成立近十年累计亏损超12亿
2024年06月25日 10:27 用户1850649324

距离去年末增资获批将满半年之际,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人寿”)的增资需求再次公之于众。6月11日,国联人寿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披露了一个增资项目。公司同时表示,此次募资用于拓展寿险业务发展空间,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

证券之星注意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联人寿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70.66%、133.42%,较去年末下降了4.99个百分点、7.11个百分点。上述指标已渐渐逼近监管红线。

与此同时,国联人寿在近十年的业务经营中,有超过一半时间都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近两年亏损幅度有所增加,2023年净利润亏损超过2个亿,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司患上“资金饥渴”,而频频变动的管理层也为国联人寿的发展战略执行带来了难以量化的影响。

成立近十年累计亏损超12亿

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往往自身“造血”能力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国联人寿近年来则多次陷入净利润亏损的窘境。

国联人寿成立于2014年12月26日,是经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寿险公司,公司总部位于江苏无锡,到今年年底正好是成立第十个年头。

目前,国联人寿共有9家股东,其中国资股东占比达92.8571%,民营股东占比为7.1423%。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无锡市国资委。

作为地方国有金融企业,国联人寿在地方民生建设方面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在当地的知名度也较高,但纵观公司历年来的业绩表现,却有些不尽如人意。

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2023年,国联人寿分别实现净利润0.16亿元、-1.04亿元、-1.58亿元、-4.41亿元、-1.67亿元、-0.58亿元、0.02亿元、-1.39亿元、-2.3亿元。

换言之,国联人寿仅在成立次年和2021年这两年实现了盈利,2018年公司亏损幅度最大,数额超过了4亿元,此后几年亏损有所收窄,但自2021后,公司近两年再次出现了连续亏损且幅度扩大,成立以来累计亏损已达到了12.78亿元。

对于一家成立近十年的金融企业来说,有7年时间都处于亏损颇有些令人费解,显然公司的盈利能力亟待改善。

偿付能力指标“告警”

根据国联人寿6月11日披露信息,今年这次拟募集资金总额视征集情况而定,募集资金用途为增加注册资本,拓展寿险业务发展空间,有效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风险防御水平。

证券之星注意到,去年年末,国联人寿官网曾公告,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批复核准,该公司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至21亿元,也是国联人寿成立以来的首次增资。

国联人寿此前表示,公司净利润、偿付能力、净资产等受到一定影响。此次增资主要是为了缓解偿付能力压力,为未来业务蓄能。

彼时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分别降至63.74%、127.48%,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而时隔不到半年,国联人寿又一次披露募资计划,与公司偿付能力指标进一步恶化或许存在一定关系。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国联人寿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70.66%、133.42%,较去年末下降了4.99个百分点、7.11个百分点。

国联人寿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预计今年二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降至68.06%、126.42%。

而根据 2021年发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主要指标有: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综合评级。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不得低于100%。

众所周知,偿付能力的降低意味着保险公司在面临突发风险事件时,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无法及时履行对保单持有人的赔付责任,从而影响公司的信誉和客户信任度。

从监管角度来说,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下滑带来的偿付能力不足也可能会受到监管部门的限制措施,影响公司的业务发展和扩展。此外,偿付能力的下降也会对公司的融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增加融资成本,进而限制公司的资本运作和市场竞争力,或许这也能解释国联人寿选择募资的迫切性。

高管频频离职

如果说业绩表现乏力和偿付能力指标恶化是国联人寿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那么国联人寿领导层接连变动则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不稳定性。

今年4月。国联人寿保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近期收到夏寒的书面辞职报告,夏寒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辞职后,夏寒在国联人寿及下属机构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夏寒出生于1967年,是行业内老兵,管理经历丰富,先后在平安人寿、农银人寿、德华安顾人寿等机构任职。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任农银人寿副总经理、2018年10月-2021年10月的3年时间内任德华安顾人寿副总经理。

而此时距离夏寒任职公司总经理一职,还不到两年半时间,而即使如此,他实际上已经是国联人寿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经理。

自成立以来,国联人寿总经理职位共出现三度轮换,第一任总经理是冯乃宪,2015年3月,其总经理任职资格正式获得监管机构批准。

然而冯在总经理的位置上还没坐满一年,就在同年12月,国联人寿总经理一职就变为刘清欣。

作为继任者,刘清欣的总经理位置同样没坐太久,2017年4月,刘清欣宣布辞去总经理职务,任职跨度也仅有一年半时间。

这一次,国联人寿的总经理“接班人”迟迟未有人选诞生,期间,董事长丁武斌暂代总经理职务,这一暂代,就是长达五年时间。

证券之星注意到,因临时负责人超期履职,国联人寿还收到过“罚单”。2017年4月19日,国联人寿向原中国保监会上报了《关于丁武斌担任临时负责人的报告》(国联寿发〔2017〕94号)。截至2020年8月3日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进场调查时,丁武斌仍兼任公司临时负责人。

2020年12月,监管部门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国联人寿存在临时负责人超期履职的行为。上述临时负责人超期履职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原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根据《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第四十六条,对国联人寿给予警告,处1万元罚款。

被罚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国联人寿开始认真物色总经理接班人,2021年12月,夏寒获批出任国联人寿总经理,但谁也没想到,时隔两年多时间,夏寒同样转身离去。

国联人寿在成立近十年的时间里,虽然在地方民生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业绩表现乏力、偿付能力指标持续恶化以及高管频繁变动等问题却让公司前景蒙上阴影。随着增资需求的再次披露,国联人寿急需通过资本补充来提升自身偿付能力,缓解经营压力。

或许对公司来说,日后不仅需要在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上取得突破,还需在内部治理和管理层稳定性方面做出改善。(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