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调失察引警示,合规频违规:中银证券如何走出困局?

尽调失察引警示,合规频违规:中银证券如何走出困局?
2024年12月11日 15:26 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日前,中银证券(601696.SH)因在天海流体挂牌项目中对实控人股权代持问题核查不充分,近期被监管部门出具警示函,公司相关责任人也受到惩戒。

证券之星注意到,此次事件核心是天海流体新三板挂牌时未如实披露实控人股份代持行为,天海流体于2015年5月27日挂牌新三板,而中银证券为主办券商。这一事件暴露券商在尽职调查环节易出纰漏的同时,也将中银证券的内控合规问题再次推至台前。

近年来,公司在营业部管理、投顾行为等方面也频频违规,问题涉及广泛且持续时间较长。与此同时,其202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亦难言乐观,尽管第三季度有所回暖,但整体营收与净利润仍呈下滑态势。多重压力下,中银证券正面临着内外挑战。

被警示的尽调“失察”

中银证券近期因在天海流体挂牌项目中的尽职调查失察问题,遭到监管部门的警示。

根据公开披露,天海流体控股股东签署承诺函声称不存在股权代持问题,但监管调查却发现,该企业实际控制人存在代持情形。

作为主办券商,期间在天海流体和中银证券出具的反馈意见回复内容中,中银证券还表示“经核查,王胜原直接持有77.60%的股份,且股东已出具承诺,上述股份不存在代持行为,王胜原能够对公司进行控制,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证券之星注意到,中银证券在这一关键问题上未能履行审慎核查义务,直接违反了新三板挂牌的合规要求。最终,安徽证监局对中银证券及相关项目负责人周培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而这一事件也暴露出中银证券在尽职调查环节的系统性短板。从理论上讲,尽职调查是投行业务中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完整的核心环节,而中银证券的疏漏不仅损害了资本市场的透明度,更引发了投资者对其专业能力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警示函的发出正值行业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中银证券在合规管理上的不足,也为其他证券公司敲响了警钟。

投顾违规行为层出不穷

除尽职调查失察外,中银证券的合规问题在内部管理层面也屡见不鲜。

以投顾违规操作为例,就在12月6日,重庆证监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剑指中银证券投顾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的违法行为。

经监管查明,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和2020年至2023年3月期间,中银证券重庆两江新区证券营业部投资顾问谭新华分别私下接受两客户委托买卖证券,共收取两客户17.46万元。

持续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违规获利,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证券从业的职业道德,也凸显出公司对一线业务的监管不足。

此外,中银证券浙江辖区的两家营业部——杭州环球中心营业部和绍兴迪荡湖路营业部——分别出现未经授权操作和无资质人员代为履职的问题。这些行为直接反映出中银证券在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及岗位设置上的诸多漏洞。

从监管部门的处罚记录来看,中银证券在这些违规行为的发生中并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问题持续蔓延。对于一家证券公司而言,营业部作为直接面向客户的服务窗口,其合规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品牌信誉和客户信任度。然而,中银证券多地营业部的管理混乱,无疑为公司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业绩波动与结构单一的长期隐忧

在合规问题频现的同时,中银证券的业绩表现也差强人意。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9%,归母净利润更同比增长43.28%,单季度实现了亮眼的增长。

然而,就前三季度整体来看,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2.87%,归母净利润下降18.48%,扣非净利润则减少15.66%。公司盈利能力的下滑与毛利率、净利率的下降相一致,显示出其主营业务盈利模式正面临挑战。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银证券的业务结构高度依赖证券经纪业务,该板块在其总收入中的占比接近六成。这种单一的收入模式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难以为公司提供稳健的利润来源。

此外,新兴业务如私募股权投资、另类投资等发展缓慢,对整体收入的贡献微乎其微,进一步加剧了公司未来收入来源的单一化风险。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截至12月11日,中银证券目前的市盈率(TTM)高达44.06倍,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一高估值在公司盈利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市场对其未来成长性的预期下调,从而带来股价的波动风险。

中银证券当前面临的困局是一场内外压力的双重考验,一方面,尽调失察与合规管理不足使其投行业务陷入信任危机;另一方面,业绩下滑与业务结构单一的长期问题则暴露了其在发展战略上的短板。在资本市场变革与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中银证券迫切需要采取更加积极和系统性的改革措施来应对挑战。(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