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亏82亿元、高管薪酬12亿...主打新能源汽车性价比的威马还有生存之道吗?

年亏82亿元、高管薪酬12亿...主打新能源汽车性价比的威马还有生存之道吗?
2022年09月27日 11:50 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期,威马汽车的招股书火了,其中的争议集中在公司的盈利能力及董事长的天价薪酬。然而,威马的招股书中还有着很多有价值的细节值得深深挖掘。

为何年亏82亿元?

  威马2019-2021三年的业绩一直处于“增而不增利”的状态,去年更是陷入一年超过80亿元的困境。这也是为什么业内把威马寻求港股上市视为“流血上市”的原因。

  威马之所以陷入如此不利的境地,还要看其运营细节。威马每年都在亏损,而它却在大手大脚地烧钱。根据招股书,威马在2019-2021年期间的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以下简称“三费”)一直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在这样的投入下,威马的线下门店数量达到了628家,几乎是蔚来公司的三倍。

  另外,尽管威马一直在宣传自己的技术,但是根据数据显示,它在2019-2021年的研发投入从来都不会超过10亿,甚至去年还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想公司去年“抠门”的研发投入高达32.90亿元,几乎相当于威马三年的总投入。

  经过多年的“重市场、轻研发”布局,威马本该有更多的销售收入,然而现实却令人失望。威马作为一家汽车制造商,多年来一直在烧钱,不仅让自己陷入了“卖一辆车亏一辆”的窘境,同时汽车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也在下滑,从2020年的93.5%降到了2021年的90.6%。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销量下降了。翻看2021年国内汽车新势力销量排行榜,威马以44152排在第五位,“蔚小理”排在威马之前,销量接近10万辆,可见威马并没有形成规模上的优势。

  回想起2015年的时候,威马凭借着销量和“蔚小理”的优异表现,成为了国内汽车新势力中的佼佼者,但从销量和销量上来看,威马已经远远落后于“蔚小理”,以至于威马在业内已经“掉队”了。

 高管高薪只是噱头,如何打造“性价比智选”才是威马生存之道

  威马汽车申报港股IPO披露招股书显示,在公司巨幅亏损的背景下,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晖薪酬合计达12.62亿元。如此高的金额其中大部分都源于其他薪资以受限制股份形式发放约12.6亿元,接近威马汽车的相关人士称,高管薪酬中的“股权激励”,是按照评估所得的股权激励公允价值计算确认的金额,并非现金性质,不会产生实际的现金支付。“该股权激励会设置严格的履行条件和标准,并非一定能够兑付。”

  在媒体及市场质疑下,其实威马汽车这家公司也不是完全没有生存之路。

  威马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已进入智能汽车竞争阶段,传感器、智能驾驶方案、用户体验成为汽车厂商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不同于目前常见的L2辅助功能,高阶智能驾驶是三个领域的智能驾驶能力,分别是自主泊车、高速导航、城市导航。从研发的角度来看,L4级自动驾驶的部分功能,应该是合法的。

  威马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提出,其核心在于“科技普惠”。它并没有将尖端人工智能技术变成昂贵的玩具,而是广泛地覆盖了15-250,000的主流车型。解决了“让车主先使用智能汽车”这个问题。

  乘联会和灼识咨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15万-25万之间,占据了最大份额,2021年销量为32.4%,共售出90万辆。其次,未来5年,智能纯电动主流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7.7%,市场总量有望达到300万辆,依然是新能源市场中最大的市场。

  所以,归根结底,威马能够上市的主要支撑因素,以及未来的竞争资本,在招股书上已经给出了答案:硬核科技实力。

  这也是威马公司此次 IPO的出发点。与其他企业不同,威马并没有把上市看作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也没有把上市视为“改命”的机会,而是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寻求建立智能化优势的一种方式。或许威马想要“上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证券之星资讯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