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来谁镇墓?聊聊北魏镇墓兽和武士俑的发展。

一百年来谁镇墓?聊聊北魏镇墓兽和武士俑的发展。
2022年12月15日 20:48 那个老撕机

今天聊聊北魏镇墓兽和武士俑组合的发展过程。 西晋时中原已经出现了持盾武士俑和独角兽的镇墓兽形象。十六国后秦时期出现了尺寸巨大的镇墓兽,但从形象上来说和东汉以来的独角兽没什么关系。十六国只发现了一件武士俑的残件,尺寸大但没有图像发表,从姿态来看应该和西晋的持盾武士俑关系更大。

始光三年(426年),长安被北魏占领,成为北魏控制西方的军事重镇。北魏在关中地区从十六国的后秦继承了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

纵观整个北魏,镇墓兽和武士俑组合应该分为三个大的模式,分别为长安模式,平城模式和洛阳模式。

长安模式

西安顶益制面厂M217,航天城北朝M7墓,长安区7171厂太安五年纪年墓是目前可见最早有爬兽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的墓葬,全部位于西安。时间跨度由公元384年-459年。

西安航天城北朝M7墓出土镇墓兽和武士俑,武士俑各出土两件,武士俑高64.4厘米

西安顶益制面厂M217 镇墓兽两件长42,高26。武士俑两件高61.2和70厘米

另西安董家村后秦墓出土镇墓兽,但其他信息至今未发表,不知道是否有武士俑随葬

7171厂太安五年墓 镇墓兽长30.5 高18,武士俑高55厘米,出土数量也不清楚

平城模式

有趣的是,即便是下限北魏太安五年,大同地区仍未有镇墓兽出土,平城时代的早期并不随葬陶俑。目前大同可见最早的镇墓兽和武士俑出现于太和元年(477年)宋绍祖墓。

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宋绍祖墓 镇墓兽出土1,长43,高33

武士俑出土2件,残高47.3 头,身分制拼合而成,手,下肢已失。

武士俑2残高45.1,残宽28.2

2021年大同发现的贾宝墓中出土了木质的镇墓兽和武士俑组合,其下葬年代也为太和元年。这种变化应该是文明太后和献文帝改革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汉化的开始。

木质镇墓兽已完全腐朽,石膏灰浆灌注填充提取。面部涂红彩,其余部位涂黑彩。身长48、残高30厘米

木镇墓俑2件。木雕而成,已完全腐朽,用石膏灰浆灌注填充提取。残高54,60厘米

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M2墓,出土镇墓兽2,武士俑2,武士俑一头已不存,残高54,宽33

武士俑二通高68,宽30.8厘米

镇墓兽应一件为人面马身,长40,高33.9,

一件为兽面兽身,长40,高31.2。此墓应该是目前最早一人面一兽面的组合,于二武士俑组成四件套成为北魏晚期至唐代的固定组合。

平城镇墓兽和武士俑的形态已经摆脱了长安风格的形态,但是这个发展过程目前缺失,平城镇墓兽从低头兽状向踞坐抬头状发展,武士俑也从长安地区的一体俑向分体组合状发展,并且尺寸在长安基础上进一步增大。

大同云波路M10出土武士俑2,镇墓兽2。武士俑1高99,应为目前所见北魏最大的武士俑。

武士俑2高85.5

镇墓兽1为兽面兽身,长59,高34.4

镇墓兽2为人面兽身,长53,高30.从造型看,应该晚于雁北师院M2所出。

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去世。墓中未见武士俑,只有一镇墓兽。

司马金龙墓 镇墓兽 高34,长超过40。

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一般认为这是北魏晚期的分界线。

从司马金龙去世后的40年间,我没有查到有明确纪年的镇墓兽武士俑组合出土。——没有发现纪年墓。重点不是这40年没什么发现,而是进化过程的缺环。​但有一件事值得注意,从太和元年(477年)太和改制开始,到正光五年(524年)六镇起义。这中间的47年正是北魏最为强盛的时期。

但恰恰是镇墓组合重现的这个524年,是北魏历史上的又一个分水岭——六镇起义,当年北部六镇尽失。内忧外患的北魏王朝开始迅速滑落。

我们当然不能认为中间的这四十年镇墓组合消失了或者这个区间内的墓葬就那么巧全被盗了,但为什么无论考古出土还是传视频中都是平城风格和洛阳风格都多,偏偏中间的进化过程很少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975年,呼和浩特北魏墓出土两件镇墓武士俑。从其分体制作和猪鼻造型都符合平城风格,此墓未出镇墓兽,尺寸虽有缩小。但仍有39公分高。

有的学者误把其计入北魏前期,认为武士俑应由从小到大的变化。但简报中已经提及墓中其他陶俑和大同司马金龙墓中相似,司马金龙墓中未出武士俑,呼和浩特北魏墓中未见镇墓兽,但两墓中的镇墓兽和武士俑尺寸都在40公分左右。已经比雁北师院出土的镇墓兽有所缩小。

上面这件武士俑为传世品,可能也为大同地区所出,头身手腿分别模制拼合,手臂与身体的连接处均为不规则形状,但正好吻合,也就是说想装错装反都不可能。体型进一步缩小只有28公分,造型和平城模式一致,但开脸更接近南朝的风格,可能是迁都洛阳以后平城洛阳化的结合体。应比呼和浩特北魏墓年代更晚一些。

洛阳模式

到了524年重新出现的镇墓兽和武士俑,已经完成了又一次进化。整体尺寸再度缩小,除极少数外,绝大多数镇墓组合的尺寸都在30厘米以内,平城时代那种复杂的分体模制拼接的组合一去不复返。镇墓兽抬头挺胸,武士俑身形修长,有的背部平整类似后世的壁瓶,这种变化可能是吸收了南朝俑挺拔的特点。

524年吕达墓武士俑 高35.6和镇墓兽高27.4

武士俑 北魏 洛阳博物馆

猪鼻武士俑 传世品,仍然保留了平城武士俑的猪鼻,但身材瘦高,背面平整无细节,是难得的平城模式向洛阳过渡的产物。

524年染华墓镇墓兽,残高23.2

网红镇墓兽 1990年出土于洛阳孟津 洛阳博物馆

和上面那件差不多,不是同一件,但年代不会差太久。

按盾武士俑出现,成为最常见的样式直到唐高宗时最终被天王俑所取代。

偃师北魏墓M7染华墓和M7出土的按盾和按剑武士俑。

经历了武泰元年河阴之变(528年),直到北魏分裂(534年),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陶俑服饰的鲜卑化,但平城模式的特点却一去不复返。经过东魏北齐的发展,最终为隋唐顶峰奠定了基础,但越来越好看的同时,镇墓组合也开始程式化,从此以后你会觉得他们越来越大,越来越精美,却越来越差了点意思。

下面均为1965年洛阳元邵墓出土的镇墓兽和武士俑,其中第一件按盾为镇墓武士俑,后面两件扶剑武士俑虽然尺寸也很大,但应为仪仗俑,所以两者在造型上并不相通。镇墓武士俑会离写实更远一些。

元邵死于河阴之变。

按盾武士俑 高30.8

兽面镇墓兽 国家博物馆 高25.5

人面镇墓兽 高25.5 洛阳博物馆

兜鍪扶剑武士俑 高30 洛阳博物馆

风帽扶剑武士俑 高30 洛阳博物馆

到北魏晚期,镇墓组合应该说从审美上达到巅峰。虽然北齐的更大,更精致,更繁复,但毕竟其是站在北魏晚期的肩膀上发展出来的。奠基之功永远比锦上添花更有吸引力。

北魏晚期镇墓兽

按盾武士俑

总结:

北魏的镇墓俑,大体还是分关中模式,平城模式和洛阳模式三种。长安地区镇墓兽镇墓俑组合出现于后秦时期,考古同类型最后一件见于太安五年459年,等到平城出现镇墓兽武士俑组合是太和元年477年。中间18年的空白我们没有看到其中的发展过程。

平城模式从477年开始最后一例大概为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墓。有考古记录的仅为十年,等到再有明确的纪年墓已经是正光五年524年,中间又有40年的空白期。

洛阳模式的镇墓兽,武士俑从524年开始大量出现。一直影响后来的东魏,北齐。

在发展过程中,镇墓兽一开始在长安是爬兽,到平城开始躬身低头站立,到洛阳开始端坐抬头。

武士俑在长安为一体设计,姿势张扬,相貌粗糙,到平城后变成分体制作拼接的设计,到洛阳变成身材修长,样貌狰狞,北魏晚期变成按盾武士用。

尺寸方面长安的尺寸很大,镇墓兽一般都在40公分,武士俑在50-60公分,到了平城变得更大,镇墓兽50-60公分,武士俑70-100公分,随后开始缩小,到洛阳以后镇墓兽一般为20多公分,武士俑为30公分左右。

长安模式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北魏占据关中开始一直到西魏北周都没有过多受到平城和洛阳的影响,一直走着自己的路。

平城模式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分别吸收了长安和洛阳的特点,但毕竟没有后两者强势,随着北魏的退场也就无以为继了。

洛阳影响东魏和北齐,北齐定都晋阳,真正晋阳的北齐陶俑和邺城,洛阳的仍旧有较大区别,但从中可能已经找不到太多平城模式的影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