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中国人,但有一颗中国心

不是中国人,但有一颗中国心
2024年06月05日 10:34 青年报

他在上海待了20多年,在上海学医,在上海服务患者,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能讲上海话,他把自己变成了地道的上海人;她毕业于美国某知名大学,却同样选择来到上海当医生,在上海她感受了这座城市的生机勃勃,更感受到了医学的飞速发展;他选择留在上海,是因为“他是上海培养的外国人,更要为中国患者服务”;而她留在上海是因为热爱中国文化……

“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有这样一群外国友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都深深爱着中国,爱着上海。近日,记者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截至目前,申城正处于执业证书注册有效期间的外籍医师共有200余人。他们选择留在上海当医生,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04

他在上海待了20多年,在上海学医,在上海服务患者,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能讲上海话,他把自己变成了地道的上海人;她毕业于美国某知名大学,却同样选择来到上海当医生,在上海她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生机勃勃,更感受到了医学的飞速发展;他选择留在上海,是因为“他是上海培养的外国人,更要为中国患者服务”;而她留在上海是因为热爱中国文化……

“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有这样一群外国友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都深深爱着中国,爱着上海。近日,记者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截至目前,申城正处于执业证书注册有效期间的外籍医师共有200余人。他们选择留在上海当医生,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瑞金医院尼泊尔籍胃肠外科医生毕任达:

我是上海女婿,也是上海人

“多开门诊时间,就能让多点患者早点就医,我一定支持。”

来自尼泊尔的毕任达,是首批来到上海公立医院工作的外籍医生之一。2004年,他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交大医学院),2009年又获得该院外科学博士学位,2010年取得了执业医师执业证书,之后选择留在了瑞金医院工作。一晃2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毕任达有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能用上海话和患者交流,有着很多患者粉丝。

不过,毕任达坦言,建立起与中国患者之间的信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入门难,得到患者的肯定更难。刚开始,在瑞金医院出门诊、做手术的时候,很多患者都会看看毕任达,眼光中有着好奇也有着怀疑。

他曾经遇到过一位律师患者。见到毕任达的那一刻,这位患者说:“我想换一位中国的医生。”毕任达表示尊重他的意愿。不过,从多方了解到了关于毕任达的一些信息后,这位患者很认真地来和他道歉,抓住他的手说:“真的非常对不起。”后来,找毕任达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有外国人,也有很多中国人。在上海,做医生累不累?毕任达觉得“让人感觉累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没有将时间管理好”。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能及时就医,瑞金医院之前开出中午门诊,毕任达第一个报了名。“因为来看胃肠外科的,都是一些比较急的病人,他们都希望能尽快看到医生。多开门诊时间,就能让多点患者早点就医,我一定支持。”

在上海定居了20多年,这里早就是毕任达的第二个家乡。“我在上海成了家,娶了个上海老婆,我是上海女婿,也是上海人。家里有四个‘儿子’,一个真儿子,还有三个‘假儿子’——两只狗加一只猫咪。”毕任达的爱人是他的同行,瑞金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8岁的儿子就在瑞金医院附近的一家公办小学就读。“我们就和普通的上海家庭一样,家里说中国话,吃中国菜。”

岳阳医院:韩国籍皮肤科洪锡京Seokgyeong Hong:

对中医的感情,是“越了解越深爱”

“我是上海培养的外国人,我要为中国患者服务。”

“阿姨,您不用担心,天热是皮肤病高发季。我帮您把好脉开好药,两周后您再来找我。”周六,洪锡京坐诊岳阳医院皮肤科门诊。他的老病人王阿姨专程来找他。临走时,洪锡京又提醒了句:“阿姨,别担心,有啥不舒服随时来找我!”

火针点痤疮、面膜祛斑,眼前的这位“洋”中医样样在行。在门诊上,有第一次来就诊的患者,也有洪锡京的老朋友。因为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写一手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少患者都看不出洪锡京是一个外国人。

当患者们用上海话向他描述病情时,洪锡京也会用相对流利的上海话聊上几句。洪锡京告诉记者,选择学习中医,是因为与中医药有着特殊的缘分。“小时候,因为身体并不是那么好,父母通过中医药慢慢地把我的身体调理好。中医真的很神奇,在调理的过程中,我的身体真的就慢慢好了起来。”

2007年,在韩国中学毕业后,1988年出生的洪锡京果断决定,去中国学中医。不过,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医书,密密麻麻的362个穴位,难以听懂的方言……重重困难给充满学习热情的洪锡京一个个“下马威”。“不过,在学习摸索的过程中发现,中医药学虽然复杂,但充满逻辑。如果把难背的穴位看成一个整体来记忆,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2022年,作为博士后的洪锡京选择留在岳阳医院工作。不久前,他参加了健康脱口秀大赛,成为了一位健康科普达人。“我在上海学医,是上海培养的外国人,所以我要更好地为中国患者服务”。洪锡京说,为什么会选择上海这座城市,因为这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很多年轻外国医生对中医的感情,那一定是“越了解越深爱”。

仁济医院德国籍肿瘤科医生Evelyne Bischof:

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来找我看病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上海的生活感受,那就是‘生机勃勃’。”

80后Evelyne Bischof于德国德累斯顿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接受了住院医师和专科培训,成为了一名医学肿瘤学家和内科专家。此外,她还获得了公共卫生硕士学位。

对于Evelyne Bischof而言,在国外完全可以拥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但是她却选择来中国做医生。2009年,Evelyne Bischof来到上海,在不断发展的国际医疗领域寻求机会。

谈及为什么会来中国当医生,Evelyne Bischof告诉记者,“是因为中国的医学飞速发展令我着迷,在这里我可以学到更多临床经验,将来可以更好地向国际推广。”

目前,Evelyne Bischof主要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工作,同时她还是上海健康医学院的老师。

在仁济医院,Evelyne Bischof治疗的病人既有外籍患者,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患者。“我刚开始主要关注外籍患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也来找我看病,他们会对我们提供的人文关怀表示感谢。”

Evelyne Bischof说,和她的家乡相比,上海的医疗体系充满活力,医疗发展也更快。在上海,她可以感受到新技术和新疗法的快速整合,上海的肿瘤专家们刻苦钻研、追求卓越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她。

“我爱中国,爱中国人,当然还有中国菜!”谈到上海这座城市,Evelyne Bischof说,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她对上海的生活感受,那就是“生机勃勃”。上海拥有着快节奏的环境,这让她充满活力并乐在其中。而她的朋友和家人都非常支持她在上海的工作,并为她感到自豪。

在上海待了几年后,Evelyne Bischof会说一些中文,并还在不断学习中。“中国同事会很耐心地教我中文,我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医疗案例、文化差异和上海的日常生活。”Evelyne Bischof说,特别感谢上海,让她能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获得独特的生活经历,在医学专业上也快速成长。

嘉会医疗英国籍全科医师Victoria KING:

用真诚与患者建立起信任

“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光来到了上海。”

Victoria KING来自英国伦敦,今年是她来上海的第六年。为什么会来上海?KING说“是受丈夫的影响”,因为她的丈夫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所以便跟着丈夫来到了上海。来之前,她的孩子已经在他们夫妻俩的熏陶下也开始学习中文。

真正来到上海嘉会国际医院工作后,KING发现,语言交流非常重要,但是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信任,还是需要彼此之间的真诚。

在医院里,KING的人缘非常好,不仅风趣幽默,对待病人也很耐心。KING告诉记者,医生这份职业确实是辛苦的,不过随着信任她的患者越来越多,她觉得“当初来上海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医院之外,KING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热爱健身的她经常会去骑行和跑步,还因此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工作再忙碌,KING会保证自己的运动时间。在她看来,“身体好了,才能很好地投入到工作”。

KING说,和中国人交流的时候,不同文化的交融会产生更多积极向善的相互激励。尤其在医疗领域,她的收获也很多,获得的不仅是学术理念和技术的进步,更会从行医观念等深层碰撞思考,从而共同服务好、更多地服务好患者。

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光来到了上海,作为“一半的中国制造”,这些外籍医生早已习惯在上海的点点滴滴。谈及未来,他们说,他们希望能够继续留在中国,为更多需要救治的患者服务。因为爱医学,所以选择当医生;因为爱留在上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