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古村落:苕溪渔隐 梦里水乡

解码古村落:苕溪渔隐 梦里水乡
2023年03月19日 09:45 南太湖

荻港村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是一个千年历史古村。历史上因河港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有“苕溪渔隐”之称。

古村四面环水,依水而建;村内石板路纵横交错,趣味盎然;古石桥形制各异,镶嵌在水网之上。历史上的荻港凭借其优越的水运条件,承担着浙江水产品交易中心的职能。

荻港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元代。那时,有个叫庞隆的苏州人辞官后来到这里隐居,在村中筑云怡坛供奉道教祖师吕洞宾的神像。与湖州、双林等地的文人切磋文学,开启了荻港的文人风气。

但真正振兴荻港却是清代以后的章、吴、朱三个家族。他们振兴了经济和文化产业,还在荻港建造了秀水桥等23座桥。其中秀水桥上的石雕塑像是中国古代桥梁艺术的代表。兴建了墨耕堂、鸿志堂等36座堂,还有南苕胜境等景点以及演教寺。如今荻港大部分历史文化遗存都是他们留下的。

南苕胜境

这座村庄,有处胜境引起过乾隆皇帝的兴趣,享过龙恩,得过御匾,它有个很美的名字“南苕胜境”。

明朝的时候,绍兴的青年渔民章祥符带着妻子来到湖州打鱼,他们在湖州府转了一圈后,最终选择了荻港到和孚的水面作业。章祥符夫妇后来意外地获得了一批强盗藏匿的金银财宝,迅速暴富起来。到了清代,章氏家族成了荻港的第一大名门望族。

“南苕胜境”始建于元朝,成于“乾嘉盛世”。是乾隆四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778年,章祥符的后代章遹(yù)翰、章宝芝等人在庞隆怡云坛的旧址上兴建的一座园林。里面有亭台楼阁、水池津梁,还有积川书塾、云怡坛等建筑群。嘉庆十年(1805年),嘉庆皇帝钦赐“玉清赞化”匾额,御封“警化孚佑帝君吕纯阳祖师祠”。据清同治《湖州府志——祀典》记载,其吕祖庙为地方官每年应祭祀的庙宇,可见昔日香火之旺盛。

古村南苕胜境中自古就有“长寿桥上走一走,保你活到九十九”的谚语,桥头的“积川书塾”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鼎盛时期出过两位状元和百多位文魁,代表着古村家族曾经的骄傲。

积川书塾

“积川”二字取自荀子的“土积成山,水积成川”。以“积川”二字命名书塾,是希望培养出许多熟谙诗书的人才。

章氏家族的后辈们没有辜负先辈们的厚望。从村里保留的几本章氏族谱中,我们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

章氏家族的第14代后裔章鸿钊,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李四光等一大批地质学上的著名人物都是他的学生。民族资本家章荣初是章氏家族的杰出代表。章荣初17岁开始到上海学做生意,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先后在上海、杭州、湖州、菱湖等地创办了近40家企业,成为解放初期浙江省留在国内资产最多的民族资本家。

和章氏家族不同,吴氏家族的后代主要在经济上。直到今天,荻港还流传着“张百万,吴无数”的说法。荻港保留下来的石板路,横铺是吴氏家族修筑的,直铺是章氏家族修筑的。

朱氏家族也有两位人物,分别是“能文能武”朱渭深,“赤脚财神”朱五楼。朱渭深创办了《湖州报》,出版过诗集《霞飞诗选》、《好歌集》、《秋花集》。在抗日战争时期,加入朱希部队投身抗日斗争。

如今,这里依旧书声琅琅,成了荻港小学的校园。

一步两桥

荻港有“一步两桥”之说。现存的桥梁有梁式(俗称平桥)与拱桥两大类。最著名的叫秀水桥,有三百多年历史,形态秀美,是单孔石拱桥,两边有石镌楹联,桥上有石栏,有望柱8根,其中4根望柱顶雕有坐狮,石栏尽头均置抱鼓石,形态秀美,曾有“大小商店开到秀水桥”之说,显示当时荻港村的经济繁荣。

向南,看到了庙前桥。此桥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清同治年间。俗称“升官发财桥”,紧傍运河,南北走向,三孔石质架梁桥。因庙前建桥,故称庙前桥。同治年间陆润庠重建,南北各设台阶五步,其形状酷似八字桥,相传凡是农工士商、学子都要走一走八字桥的台阶,保佑官运财运四通八达。

还有一座舍西桥,时任长兴县丞,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所建。荻港村吴氏连年中科榜,在吴家港西建了吴氏宗祠,为了方便舍上吴家与港西吴家宗祠相通,吴承恩便在吴家港上建造了舍西桥。

因在运河边,民居大多临河而建,一条雕梁长廊将古村串联,村里还有些老行当,杂货、修鞋、老式理发店、磨剪刀……在民国时期船运时代,荻港凭借其优越的水运条件,商业达到了鼎盛,孕育出外巷埭、里巷埭两条传统商业街巷。

一元茶馆

凌晨四点,天色将亮未亮,百年老店聚华园茶馆已经人声鼎沸满堂茶客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乘船经过荻港的人都喜欢上岸来茶馆喝口茶听出戏。

聚华园茶馆,是一家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茶馆,从民国初开张至今已四易其主,老潘从1966年盘下这家老店,守着它度过了大半辈子。在茶馆,原来一杯茶只要五角钱,随着物价上涨,茶客们主动提出要老潘提高些价格,茶费就变成了一元。湖州的书法家王似锋很受感动,给聚华园茶馆题字“一元茶馆”。事实上,即使茶费提高到了一元,茶馆的生意还是入不敷出,全靠老潘的剃头生意贴补。

内屋老旧的蜂窝煤炉上,几只已经烧得漆黑的老式茶壶,“滋滋滋”地冒着热气,茶馆又迎来了几位老茶客。一位茶客提着篮子,篮子里放着茶杯和茶叶;还有位茶客篮子里是一条刚从小菜场里买回来的活蹦乱跳的鱼……他们熟稔地拿出杯子,把篮子挂在屋顶垂挂下来的高高的铁挂钩上,好几个挂钩上还布满了蜘蛛网。一旁的哑巴(茶馆店的服务员)就默契地拿来热水瓶,给茶客的茶杯倒上水。

天色渐亮,茶客也渐渐多了起来,到了六点多钟,是茶馆最热闹的时候,有逗鸟玩儿的,有在隔壁早点摊买了面条坐在茶馆店里来吃的,有坐着喝茶聊天的,也有一个人望着河发呆的。茶馆里,家长里短,浓浓的乡音随着茶香弥漫。对于这些老人来说,茶馆店就是他们和这个世界连接的地方。唯有在这里喝上一杯茶,一颗心才仿佛安稳地有了着落,这一天才算有了真正的开始。

桑基鱼塘

在杭嘉湖平原,有一片独特的风景,它源于春秋战国,穿越25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清朝时留下了一个顺口溜:“千枝万枝鸟屋旁,舍南舍北皆栽桑。”桑基鱼塘是荻港村自古以来自强致富的法宝,现存有6万亩桑地和15万亩鱼塘,是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区域之一。2017年,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正式被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想要一睹万亩桑基鱼塘的震撼视觉,最佳的时间一定是在日出时分,荻港村与桑基鱼塘相邻,一村一水相映成趣。从500米高空俯瞰桑基鱼塘,万亩鱼塘水网交织,桑塘连片。塘基上繁茂的绿色植物像笔墨浓厚的线条,将水面划分成小块,在不同天光和不同水质的配合下,桑塘呈现出墨绿、深绿、浅绿、浅蓝、灰黄、褐等不同色彩,水面映衬点点白云,整体宛如一幅宏大的油画,景象绚烂。

激活鱼桑“共富”基因

荻港村自明代以来就形成了养鱼传统,因此孕育了鱼桑文化,又因鱼桑文化而振兴。"得天独厚的鱼米之乡造就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荻港传承特色美食、打造美食品牌,还发展美食经济。荻港陈家菜是湖州“百鱼宴”的雏形,也是美食非遗,荻港村民在传承基础上研发了200多道菜。同时打造了以“主题文化广场、主题餐馆、特色小吃”为主的美食小镇,连续举办鱼文化节,味道引出乡愁,让游客们多了一份美味的记忆。

三道茶(甜味的风枵(xiāo)茶、咸味的熏豆茶、苦味的清茶)

村民更是将鱼桑文化历史因子植入生活中,催生了荻港本土渔乐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近年走红一方并登上央视荧屏的“渔家乐”表演,它是荻港人用智慧从近800年的养鱼、卖鱼吆喝声中提炼的打击乐。“渔家乐”所表现的内容,包含了江南水乡渔民生产和丰收的全过程:春天鱼苗下种、中间喂食锣里、年终捕鱼丰收。整个过程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表达出农民劳作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近几年,“渔家乐”如一支奇葩,走进了南太湖音舞节,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渔家乐”打击乐,村里还组建青年舞龙队、舞狮队、臂香队、老年戏鼓队、京剧表演等民俗文艺团队十余个。

湖州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兴起,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动能。村游富农共富班车已启程,“桑基鱼塘”文化的内涵被进一步释放,千年古村焕发勃勃生机。

(来源:南太湖号 湖州档案;编辑: 王儒纲;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谢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