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开门红!人民币、A股大涨,未来要关注这些趋势

11月开门红!人民币、A股大涨,未来要关注这些趋势
2018年11月05日 00:01 秦朔朋友圈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303篇原创首发文章

短短两日间,美元/人民币从6.9783到6.8959,人民币升值近千点,无数空头被瞬间打爆;A股也相随大涨,周五收盘沪指涨2.70%,深成指涨3.96%,创业板指涨4.82%。早前净流出的外资也大幅抢筹,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入近18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一则消息化解了淤积市场多时的悲观情绪——北京时间11月1日周四晚间,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称,美方重视美中经贸合作,愿继续扩大对华出口。两国经济团队有必要加强沟通磋商。习近平称,中美经济团队要加强接触,就双方关切问题开展磋商,推动中美经贸问题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尽管中国经济在放缓、去杠杆也导致风险暴露,但若不是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很多人都认为“经济也没有那么差”。其实,近期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也缓解了市场情绪,且刺激政策的效果存在时滞,一般会在几个月后不断体现——10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深刻地阐述当前经济形势,并且及时准备对冲政策;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释放了积极支持的信号,包括对于股权质押等杠杆问题的化解,并且由银河证券等大券商筹措的纾困基金纷纷就位,使得市场信心再次修复。

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于:

在风向突变的背景下,如何“抢筹”A股?

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究竟会出现什么变数?

近期闪崩不断的美股究竟何去何从,且又会对亚太市场造成何种溢出效应?

前期欧元区政治风险引发美元被动攀升、人民币严重承压,未来欧元区和欧元又会如何变化?

不可否认的是,纵使利好来袭,11月仍是风险密集区。

在一个流动性有限的市场里,和一个最大的多头(央行)做对手盘是危险的。

11月1日晚间,人民币空头被“暴打”。一夜间美元/离岸人民币(CNH)从6.9805一路掉至最低的6.9121,人民币暴涨近700点。随后,人民币进一步升至6.88附近,“一旦破了6.9,空头会进一步被逼出来”,一交易员对笔者提及,“毕竟快年末了,对冲基金扛不住这么大的跌幅,不平仓的话年终业绩都跌没了。”于是,一连串的平仓动作把人民币推升到了近期新高。

事实上,今年离岸人民币空头普遍行事谨慎,在流动性异常紧张的环境下,任何大仓做空都有被打爆的风险,因此交易员或对冲基金都不会再想重温2016年的爆仓经历。但谁也没有料到会出现近1000点的涨幅。

早在2016年,离岸做空盘一般选择在拆借市场借入离岸人民币从而购汇(即买美元),再通过远期市场结汇获取收益。简单来说就是先借进来人民币,再买美元,等着它涨,涨到一定程度把它卖掉,这被称为结汇。而结汇本身就是获利。

然而,这个逻辑在2017年年初时彻底逆转。首先央行加强了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此外,央行也通过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抬升了资金成本(空头拆借人民币利率上升),空头被迫结汇平仓,空头的踩踏引发了快速去杠杆的发生,造成人民币大涨。这也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近期所说的,“几年前交过手,应该都记忆犹新”。

对央行来说可能几十亿不是大数目,但对交易员和对冲基金而言都是真金白银,而且出现大幅亏损时必须即时止损。未来,这种谨慎的态度只会越来越强烈。11月7日,央行将通过香港金管局在香港发行3个月、1年期央票各100亿元。央行发行央票的目的是调节基础货币,直接结果是导致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的减少。这代表着央行在离岸市场的管控能力将越来越强,这也意味着做空、投机的成本将不断增大。

尽管众多评论人士仍然认为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理由是经济下行、美联储持续加息,但要知道,汇率往往是相对的,当美国经济扩张周期处于尾声、企业盈利已经见顶、加息周期进入后半段(历史而言美元再加息后半段往往走弱),美元如果无法持续维持强势,那么就无须对人民币太过悲观,且不论央行已经明显表示了现阶段“保7”的意图。

目前,美联储自身预测,到2020年将加息至3.4%的水平(目前为2-2.25%),而长期会维持3%左右的中性利率水平。然而,在10月的美股抛售后,当前货币市场体现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恶化,市场预计2019年加息幅度不足两次,2020年市场甚至预计有一次降息。

同时,美元能否继续大幅走强,很大程度还要看英镑和欧元。近年来这两大货币的持续弱势和频发的政治风险,导致美元被动攀升。上周四欧市早盘,英镑飙涨逾1%。此前路透报道称,英国与欧盟即将达成一项协议,允许英国金融服务公司在英国退欧后留在欧洲市场。不论最终结果如何,这类变量将不断影响美元的相对动能。同时,欧洲央行退出QE、在2019年夏季后加息的趋势基本确定,也有机构认为欧元有望在明年走强。

至于美国为何突然出现态度变化,主要原因仍与中期选举和经济、市场变化有关。

其实,此前大部分人对贸易摩擦的缓和并未抱有太高期望,一是因为双方谈判一度陷入停滞阶段,二是美方的要价水涨船高,希望中国在国企补贴、知识产权、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做出更多承诺,三是美方对待谈判态度软硬兼施,让人无法判断其底线与真实意图。而现如今的转变的确令市场吃了一惊,但这背后也有其道理。

从美国经济基本面来看,美国经济到达阶段性顶点是大概率事件。京东金融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近期就提及,三季度美国经济超预期达到3.5%,主要与税改企业盈利改善和居民薪酬上涨拉动消费支出增加密切相关。但随着明年税改利好基数效应消失,贸易摩擦负面影响显现,且美国财政政策空间已越来越小,美国经济或将承压。

此外,贸易摩擦或推高美国通胀水平。在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的2000亿美元清单中,家具、皮革制品均被纳入对华加征关税的范围,而这两类产品中美国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占据其进口的一半以上,加征关税无疑将加大美国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压力。沈建光也提及,倘若特朗普更进一步,对全部来自中国的商品加税,考虑到美国目前九成的雨伞、八成的玩具、七成的头饰、六成的行李、五成以上的鞋类、纺织产品进口均来自中国,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另外,通胀的上行,使得美国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继续加息,这也是特朗普不愿看到的,其早前曾就美联储的加息行动大加指责,美国国内政策分歧也会进一步加大。

从美国企业角度来看,企业是中期选举的最大影响因素之一,贸易摩擦对美国企业成本的影响开始显现。比如,全球最大的建筑设备生产商卡特彼勒近期表示,由于钢铁进口关税和货运费上升,导致公司最近一个季度产生了约4000万美元的额外成本;美国福特汽车9月就曾表示,钢铁关税已经导致公司获利减少10亿美元;波音公司也表示,去年中国航空公司的业务占该公司总业务量的30%,长期贸易摩擦将对波音公司不利,波音公司未来考虑首次脱离美国本土,计划在中国内地投资修建完工和交付中心。

近期,特朗普最为关注的股市也出现了问题。10月,标普500累跌6.94%,创2011年9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道指累跌5.08%、创2016年1月份以来最大单月跌幅,纳指累跌9.2%、创2008年11月份以来最大单月跌幅。10月是三季度财报季,但即使是财报超预期的企业,多数涨幅也很小,摩根士丹利则表示,超预期的业绩没有得到市场的奖励,这是非常少有的。

此外,对于特朗普本人而言,如今其面临的内外部政治压力同样不小。于内,特朗普在11月初有赢得中期议会选举的政治目标。考虑到目前选举形势对共和党而言越来越有利,一旦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拿下两院多数席位,谋求连任将成为特朗普的主要任务,未来避免美国经济下滑十分关键。对外,通俄门的调查深入、与欧盟日本等传统盟友的间隙以及对土耳其和沙特的步步紧逼打击使得美国在中东威信丧失等等,都使得特朗普在对外关系上多面承压。因此,特朗普在中期选举临近时,也必须找出一项“能被大夸特夸”的突破。

也有早年在美国财政部任职的专家对笔者透露,特朗普的重点实际还是在贸易上,其他问题看似更为严峻,但事实上存在已久,也只是特朗普用来加大贸易谈判筹码的方法。因此,不论谈什么,都要抓住特朗普的心理。

在海外风向变换之下,政策底已经显现、A股估值也处于低位,“如何抢筹”则成了此前情绪低迷的市场的新主题。

近期,外资的代表之一、瑞银资管中国股票基金经理施斌就表示,“中国政府政策已经看到转折点,随着一些更具体的政策出台提振市场信心,市场应该会出现反弹的空间。”他认为,原因有两个:第一,目前市场估值很低;第二,整个市场情绪悲观,投资者仓位较低,一旦市场气氛有所变化,反弹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的中国投资策略的现金水位也从原本的近20%下降到14%,从策略上会从防御转变为积极。”

尽管情绪有所修复,但不可否认的是,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状况仍处于下行通道,因此决定了上涨只是反弹而非大牛市,且板块、公司的挑选则显得更为重要。

从三季度数据来看,全部A股、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44%、13.14%,相比于2018 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09%、19.62%,前三季度利润增速分别下滑3.65、6.48个百分点,这也显示从2016年中开始的这一轮景气复苏周期接近尾声。

消费股经历过中报的强势后,终于出现营收和利润增速双双下降的局面,其中汽车板块全年增速由正转负,食品饮料三季度重挫。此前贵州茅台历史上首次一字板跌停,白酒、机场、家电等多项消费板块重挫。但伴随着个税改革、增值税降低等多重实质性的利好刺激,在三季报利空释放之后,外资、保险等长线资金再次主动配置增持大消费板块。

从上周五来看,涨幅跑赢指数的板块分别是:餐饮旅游、食品饮料、消费电子、家电、医药、轻工制造、交通运输、非银金融、TMT。除了受益于人民币暴力反弹和油价暴跌的航空股以外,核心依然围绕“消费+大金融”板块配置,市场交易的逻辑在于消费的韧性将会在减税降费后释放。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考虑到上汽、茅台等领先集团的业绩不确定性已经加大,消费板块的提价逻辑和提市场份额逻辑将遇到挑战。外资主动买入的力度将会随着短期的“暴力反弹”有所减缓。

因而从业绩为王的角度来看,近期中小创的部分子行业出现明显的业绩改善,军工、通信和计算机出现显著的收入回升,其中计算机板块营收增长保持20%以上的增速,是今年较为强势的板块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股权质押的风险仍然存在。瑞银的近期估算显示约有8000-9000亿元市值的股票已跌至平仓线附近(一般保障倍数为140%),占A股总市值约2%,A股自由流通市值约5%。但考虑到近期出台的有关化解股权质押流动性风险的相关政策,整体并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

未来,国内支持政策的落实程度、美国中期选举的走向以及海外市场的变化,都将成为这波股、汇逆转究竟能走多远的关键变量。

「 图片 | 视觉中国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