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战争与和平”

一生的“战争与和平”
2019年05月19日 00:01 秦朔朋友圈

秦朔朋友圈  ·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665篇原创首发文章

今年以来,我写文的频率开始骤降,倒不是思考变少,而是脑力几乎全被工作和生活征用,成为无法脱身的苦力。写作这个“自治国”在和“主流强国”的对峙中败下阵来,而这种内心的冲突终于在我写下这篇“战争与和平”之后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你瞧,战争与和平并不只是长在两国元首的脑子里,它几乎贯穿了我们一生的轨迹。当能力够不着欲望,现实够不到期望,一个人的斤两敌不过公序良俗,当人有一天不想一直做一只混吃等死的猪,战争就开始了。把前面那句话里的“不”字都去掉时,和平则翩然降临。

要细想起来,人年轻时内心“开战”的频率最高,记仇要记很久,比较要比全套,狠话说得最快,打死都不妥协。那时“战争”是漫长的,“和平”是短暂的。

若要总结年轻时的特征,一是理想,任何事情都想要一个正确答案,二是局促,世界在眼中还是一个典雅的谜语,三是侥幸,总觉得自己会是特殊的那一个。而现实最擅长的就是为理想主义者、无知者和投机者提供困境。

我小时候身边很少看到有“佛系青年”出没的,多的是“愤怒青年”,是“迷茫青年”,是那种紧绷着的、惶恐的、举棋不定的青年,对于世界而言他们是最新鲜的韭菜,又虚荣,又慌张。因为都是第一次领教学业、感情、职业和生活,每一次被全盘收割,都真真切切地轰炸了原本就贫瘠的内心平原。

三年前我在秦圈写作,笔下少不了“战火纷飞”。是选择北上广永不停歇的霓虹灯还是家乡饭桌上永远为你留着的三菜一汤,是选择人人都蜂拥前往的风光名利场还是自己真正向往的孤独桃花源,是选择安心接受悄悄爬到脸上的每一条皱纹,还是折腾到底活出一个黄金时代?每一代的年轻人都为历史进程牺牲过,而这大概是这个时代20-30岁这个阶段必须要打的几场硬仗,不打过你就没法心平气和地接过命运,活到自洽。

而最后能让内心歇战的理由,多半有两点,一是能力(能不能做),二是价值观(认不认同)。最后让我内心换得和平的,是人终究要走自己的路。理由也是两个,一来我发现人压根就是一个质数,除了自己和共有的那点人性(“1”)之外,和其他无关;二来我是一个挺讲究内心自由舒适度的人,尽量不拧巴、不委屈,是我得以好好生活的前提。

三年以后,以往的大小战争都开始尘埃落定,新一轮的战争恐怕又要掀起。比如暂时把自己安放妥当的职场妈妈们,又要开始做选择题:是维持高薪高成长前景却要鲜少着家的精英女性形象,还是退而求其次接受朝九晚五的普通工作?是多爱自己一点还是甘心折断翅膀被圈养在家庭?关于女性困境的话题其实一点都不新鲜,但它长久被人们忽略。女性从未登堂入室地进入一个国家的历史,并被社会圈养在家中,长久地与知识和话语权隔离开来。而如今大不同了,女性的觉醒和反思是这片土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的事,它几乎是到了时间点就能准时开战的。

但越到后面,“战争”就越变得分散、零星起来,“和平”展开了它的黄金时代。因为一个人不断成熟的过程,就是逐渐接纳自己和别人的过程。所以我只听过“愤青”而没听过“愤老”。当年被灌下去多少鸡汤,现在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全部吐出来了。

要说舒展的原因,大概因为所有积累的世面都能把我们从狭隘处拎出来,往开阔处引。

当你看到曾经风头一时的奶茶妹妹也会在社交网络说自己傻逼,就会发现女性获得幸福的窍门并不是获得一个豪门里的男人。

当你看到这个时代太多的创业英雄都有过被人扫地出门或冷嘲热讽的经历,就会知道人生真的海海,又何必在意一时沉浮。

当你知道我们脑子里这个蒸蒸日上的中国,仍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6亿人没碰过网络,4亿人没用上卫生厕所时,就会明白以往的自己不过是活在一片薄薄的横截面上。

高晓松在49岁这一年有过一段自述,他说50岁以前总想着要奋斗,努力披荆斩棘,寻找一条前进的道路,总要到力所能及的地方去看看。到后来发现,自己可能也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前进是没有坐标系的伪命题,最多是依赖社会评价体系的前进。真的到远方了吗?越过山丘了吗?那并不是年少时候想象的样子。

因为上市而财务自由的小米联合创始人说,在上市之前他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比如捐款、买车、买房子……当你忽然间到了那天,一下子傻了,忽然发现之前的想法都不重要。很多成功的人都分享过类似的想法,那时候觉得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突然有一天你体会到了,你发现也许人家说得挺对的。

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和平”缘何而来?当你反复被这些立和破,相信到不相信,不相信到相信,热情和冷水浇灌之后,对自己的和解突然变得容易了。你突然发现,只要是凡人,不仅对世界的操控极其有限,对自己的认知也是极其浅薄。

享誉世界的已故建筑大师贝聿铭有一句特别有名的话,“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听起来铿锵有力,特别优雅,但你要是知道贝聿铭在设计卢浮宫时“有整整一年半的时间像在地狱,不敢走在巴黎街头”,就会觉得,人一切的“和平”都是“战争”千锤百炼而来。漫长人生里,烟花璀璨的时刻是不多的,其余时间里,人难免要挣扎。

麦家在小说《人生海海》里写过这么一段话,“我战胜了几十年没战胜的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激烈的鏖战。敌人都死光了,一个不剩,我感到既光荣又孤独,孤独是我的花园,我开始在花园里散步,享受孤独留给我的安宁。”

这大概就是人之所以成为那样一个人的过程吧。人并不是现成的自己,是逐渐成为自己的过程。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我们不断用战争去驱散和平,又用和平来终结战争。所有的强大和柔软,都能在这些连绵不断的内心战争与和平中找到缘由。因为一生的“战争与和平”,人才成为了那个自己。

“战争”促成了选择,促成了蜕变,促进了自己的改朝换代,而“和平”则是,终于有一套逻辑可以对付之前生命中弥漫的硝烟,是那个试图收尾的美丽句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