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寻求“群体免疫”?“疫情持久战”下市场恐难筑底

欧洲寻求“群体免疫”?“疫情持久战”下市场恐难筑底
2020年03月15日 19:55 秦朔朋友圈

当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轮番熔断的时候,不要轻易幻想市场将彻底开始筑底反弹。

中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武汉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才使得新冠病毒肺炎在中国被初步控制,但这场战役并未结束,国内多数人此前忽略了海外疫情的严峻。

更重要的是,西方社会普遍对疫情的轻视导致其错失了最佳防控窗口期。向来论调对中国较为严苛的《纽约时报》近期也发文称《中国为西方抗疫争取了时间,但西方却将其白白浪费了》(China Bought the West Time with the Coronavirus. The West Squandered It)。

北京时间3月12日(周四)晚间美股一举跌破200周均线,较2月12日的高点跌幅超25%,当日跌幅近9%,这种跌市被称之为“投降式抛售”(capitulation),欧美股市进入技术性熊市。

不过,3月13日(周五)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涨幅都在9%以上,欧洲股市也总体收涨。当日美国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邦政府将启动50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储备,用于各州医疗机构应对疫情,同时要求各州尽快建立应对疫情的应急指挥中心。

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近期欧洲疫情防控意在建立全民免疫(herd immunity)。3月12日,瑞典官方决定,停止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统计,不再对轻症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检测。这意味着,瑞典将失去对新冠疫情潜在病例的流行病学追踪。随后,3月13日,英国官方表示,政府目标是延缓新冠疫情高峰,让人们产生群体免疫力。同时,德国官方也表示,60%-70%在德国的人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将在更长时间与病毒作斗争。不难看出,欧洲防控疫情的思路,与中国完全不同。如果说,中国大规模隔离和全国驰援是一场“遭遇战”,那么欧洲抗疫更像一场“持久战”。

“目前看来,在疫苗问世之前,我们可能都很难真正回归正常生活状态,对经济、市场而言,衰退的风险仍在持续。”某资深外资行交易员近期对笔者感叹,“西方社会的懈怠,导致一切都为之过晚。”即使中国能成为相对安全的“避风港”,也很难不被拖累。

欧洲进入“疫情持久战”

尽管美国的措施看似一剂市场强心针,而且众多当地人也对笔者表示“终于不那么恐慌了”,但事实上,如今仅仅是解决了检测问题,后续医疗资源会否大幅承压、疫情能否真的得到控制,仍有诸多疑问。毕竟,欧美国家人民对于疫情一直以来都太轻敌了。

13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宣布了多项举措。卫生官员表示,怀疑自己染病的民众随后可在疾控中心的网站填写症状,如果被认为有需要接受病毒测试,可以自行开车到指定的户外停车场接受快速的“开车经过”(drive through)测试,即无需下车就能即时接受测试。

不过,美国今年如果不是大选年,也许会和欧洲步调一致,采取“持久战”的抗疫方式。

目前,值得关注的则是欧洲的“抗疫持久战”,机构也认为这最终可能将所有国家拖下水。当然,对于储蓄率偏低的欧美国家来说,“持久战”对老百姓的伤害更大,比中国的“遭遇战”经济成本更高。

上两周还对疫情掉以轻心的欧洲,终于开始采取了严格行动。既意大利采取了和中国一样的严格防疫措施(全国封城)以后,3月13日,欧洲有多个国家先后宣布关闭边境。这是在高度重视境内各国人员可自由流动的欧盟和申根区内部的罕见情况。

然而,英国“群体免疫”的战略也引发了争议,但日渐成了欧洲的一种抗疫趋势。英国政府宣布抗疫工作已从“遏制”阶段转入“延迟”阶段,首相约翰逊强调,他不会采取类似其他国家的严苛措施,将不再对仅有轻微症状的人进行检测,而是将检测重点放在重症患者身上。英国的抗疫目标是让整体社会产生“群体免疫”,而不是完全抑制疫情。3月13日,英国统计单日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208人,确诊总数达798人。

究竟“群体免疫”背后的逻辑何在?

德国哥廷根大学发展和新兴国家农业经济学讲席教授于晓华分析称,作为群体,要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必须要形成所谓的“群体免疫”,达到“群体免疫”门槛。

“群体免疫”门槛的计算是由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0决定的。R0就是平均一个病人传染的人数,如果R0

如果在病毒传染的初期,采取严密的控制和隔离,中国这样的封城对策是非常有效的。但当这个第一阶段抑制失败,病毒已经在全世界扩散的时候,严密的控制和隔离策略就不一定有效。

首先,这个病毒的宿主还不清楚,传染风险还在;第二,很多人可能还是病毒携带者,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就会感染别人;第三,在一个全球化时代,海外的感染者会再输入,重新感染群体。这就要形成“群体免疫”。

如何形成“群体免疫”?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然免疫,一种是疫苗免疫。前者代价高于后者。疫苗免疫就是主动让人群形成“群体免疫”,然后达到“群体免疫”门槛。所以,德国总理默克尔一直说,不管怎样,德国人群中最终会有至少60%~70%的人群感染。有了70%的人感染,才能形成“群体免疫”。如果没有形成70%的“免疫人群”,病毒是控制不住的。

由于现在还没有疫苗,所以形成免疫群体的方式只有一种:主动或者被动感染。从统计来看,病毒感染的总体死亡率小于1%,且主要死亡为老龄人口和有基础病的人口;病毒只是加快了他们的死亡进程,是很残酷但是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所以,英国和德国采取了比较放任的手法。例如,让抵抗力强的年轻人先感染,老年人待在家里。保证医疗系统能够治疗重症感染者;通过关闭学校,取消一些大型活动,和个人主动隔离等手法,拉长病毒的感染周期,防止病毒扩散过快,避免对医疗设施过度挤兑,防止医疗资源跟不上而造成大量死亡。等到整个社会的群体免疫能力形成了,对老年人也就安全了。

但是,这样的政策存在很大的风险,也可谓是一场“豪赌”,因为这个新冠病毒的很多特性还不知道,例如病毒对年轻人的杀伤力会不会一直很低?病毒感染速度能不能控制在医疗设施的应付能力之下,会不会传染增速突破医疗系统的负荷,而造成大量死亡?此外,这是一种RNA病毒,变异很快,获得性免疫是否对变异病毒有效,能保持多久,现在也没有一个科学研究结论。因此,群体免疫的形成,这是一种理论上的无奈,“实验结果”目前还无从知晓。

此前在WTO担任司长的英国公卫专家Anthony Costello直言,英国政府的策略与WTO的建议背道而驰。谭德塞此前曾说,将抗疫策略“从遏制转向延缓减轻,是错误并且危险的”。这种让大部分民众逐渐感染的策略,究竟是会带来期望中的“群体免疫”,还是会导致像流感那样每年都反复出现新疫情,目前尚不可知。

暴跌后全球市场难言见底

尽管3月13日,全球股市在前一日的崩盘后大幅反弹,但鉴于疫情仍在暴发初期,且后续经济可能出现衰退风险,因此各界认为市场仍难言见底。

3月12日晚间美股一举跌破200周均线,较2月12日的高点跌幅超25%,这种跌幅让人联想起2001年911事件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市场情况。MSCI表示,全球股市在前两次极端事件发生后的6~12个月中持续下跌,总跌幅逾50%。当时,市场波动率均在最初的震荡后持续上升,并在市场触底前的几个月见顶。此次危机是否会遵循与过去相似的模式,各界认为仍有待观察。

多年来屡试不爽的“不要跟央妈对着干”的交易(don't fight the central banks trades)还会奏效吗?这次大家迟疑了。2008年危机的触发点是次贷,当前则是疫情。前者的解药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后者则需要特效药、疫苗以及各种疫情防控措施。

就目前来看,经历了12日隔夜美国三大股指近10%的跌幅,支撑已经被跌破。就技术形态看,标普500指数已经跌破200周移动均线(2640点)的强支撑位,这是2011年以来该指数首次跌破该趋势线。这为指数进一步滑向2018年低点2347点(较周四收盘低5.4%)开启了通道。指数的下一个支撑位在2150(较周四收盘低13.3%)。

市场大跌之后,各市场目前所处的水平可能已经反映出了平均三分之二的经济衰退概率。因此,如果没有发生衰退,或者衰退程度来得比平常要浅,或者持续时间更短,那么这就预示股市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同时,有迹象表明,市场在目前的技术形态下再要往下走已经十分吃力。股市不仅处于超卖状态,并且逼近强支撑位,并且市场的多样化水平很低,这意味着短期内反弹的风险在加大。但是,在有确切迹象表明防疫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之前,市场可能会持续大幅震荡。

当前欧美地区疫情的发展态势十分类似1月底2月初时的武汉,疫情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陷入极大的恐慌。短期内全球市场继续震荡下行将是常态,要想消退市场恐慌,需要关注至少四个信号:疫情控制的证据、对经济冲击的明朗化、政策的联手回应以及估值。

首先,若有更多证据表明越来越多国家新增病例放缓或是成功控制疫情传播,将是明显的正面信号。但相比中国,欧美国家很难拥有中国这样果断、强有力的防疫行动,因此战线可能会不断拉长。

此外,也要关注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否明朗化。一旦忧虑稍缓,消费行为将开始回应油价下跌(更便宜的汽油)以及抵押贷款大幅走低(当前美国30年期贷款固定利率为3.29%,一年前为4.41%)。在面临病毒威胁之前,上周五公布的2月份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状况尚属强健,若疫情影响消退,可以期待消费回归稳定。

三是政策的回应。欧洲央行在12日公布的利息决议虽意外维持三大利率不变,但承诺加大量化宽松和流动性工具,并公布了新的LTRO(长期再融资操作)工具,额外增加1200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规模。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在3月还会继续降息50~75bp并启动QE。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联合行动也有望实现。

最后是估值。估值本身很少是涨跌的触发因素,不过,对于紧张不安的投资者来说,这可以作为衡量长期表现潜力的标杆。债券收益率下跌加上股价下调,意味着股票的吸引力将会上升。标普500指数12个月历史市盈率为5.4%,而10年期收益率为0.5%,两者利差达到4.9%,为2013年以来最高。这方面的收益利差在疫情恐慌心理缓解后,将是吸引投资者的新亮点。

“避风港”中国仍需警惕外部风险

目前,中国国内的新冠疫情控制趋势逐渐向好,越来越多的省份连续多天零新增,并下调公共卫生事件相应级别,多个城市和省份现存病例陆续“清零”,按分区分级原则开展复工复产。

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A股走势强于全球其他市场,中国是否将成全球资金避风港的问题引发市场关注。不过,专家认为中国仍需保持警惕,且需要推出逆周期政策。

例如,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近期市场出现了极端乐观的情绪,认为中国疫情防控做得好,而全球仍处于手忙脚乱的状态,因此各界认为中国将持续成为避风港。但这是在极为严格的防控措施下实现的,因此也存在“经济代价”,而且中国不能低估后续的三大风险,包括: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复工复产过程中1亿多人口密集流动带来的疫情复发隐患;疫情海外蔓延可能导致未来海外需求降低,进而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

因此,在疫情防控取得一定进展的当前,需要两头抓,一方面保证现有项目、企业复工复产的过程快速顺畅,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范复工复产过程中以及境外输入的疫情扩散风险。合适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对保障全年经济增速至关重要。

就逆周期政策而言,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此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之所以针对股份制银行额外降准,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个:首先,在我国银行体系中,与国有大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相比,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处于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在加大信贷投放过程中,股份制银行面临更大的可贷资金来源约束,而额外降准将直接提升股份制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

其次,与存款、公开市场批发融资相比,额外降准相当于为股份制银行提供成本近乎为零的资金来源。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励这些银行下调对企业的贷款利率。最后,与国有大行相比,股份制银行有更多中小企业客户。从这意义上讲,额外降准实际上也是一种支持中小企业的定向降准措施。

伴随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落地,加之此次实施对股份制银行额外降准,当前监管层针对中小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在加大。但这也可能意味着短期内实施全面降准的概率在下降。

不过,降准后,降息也大概率会跟进。机构普遍认为,3月20日1年期LPR(贷款报价利率)报价有可能下调5-10bp。近期公开市场资金利率持续处于低位,能够为商业银行下调LPR报价提供支撑。在政策性利率方面,预计二季度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还将下调10bp,进而引导LPR报价持续下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活动来源:“我们在一起”2020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招贴设计公益征集活动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开白名单:duanyu_H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