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油宝”看家庭财富管理的风险适配

从“原油宝”看家庭财富管理的风险适配
2020年05月17日 20:58 秦朔朋友圈

· 这是第3308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吴飞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无疑是四月最热门的理财事件,在中行买了个产品,不仅一亏到底还需要自己贴钱,这显然刷新了许多投资者的认知,原来除了P2P以外,还有产品可以本金全损,甚至倒欠钱。

由于“原油宝”事件影响广泛,引起了监管的高度关注,投资者也积极维权,目前“原油宝”事件有了新的进展,根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中行将承担客户负价亏损,并将根据客户具体情况,在保证金20%以下给予差异化补偿。

“原油宝”事件发酵到目前的状态,虽然对投资者而言也许避免了负价亏损,不用贴钱,但是高比例亏损已成定局。

根据中行以1000万为分界线区分专业和普通投资者的口径,“原油宝”投资者中有多达6万多名金额没有达到1000万的普通家庭投资者。

这个事件给我们的家庭财富管理带来了什么可以深思的教训?

因为“原油宝”产品背后的底层资产是投机性很强、风险高的原油期货,本文主要讨论在参与到一些高风险的投资品种的时候,普通家庭投资者应该如何做好风险适配性的评估。

所谓风险适配性,是指在家庭财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投资产品的风险、以及具体产品配置中的风险是否与家庭的承受能力和意愿相匹配,并做出与家庭风险承受能力、意愿相匹配的投资决定。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美国嘉信理财(高金-嘉信)联合发布的《2019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财富健康报告)的调研显示:

65%的新富人群认为自己是保守型或稳健型的投资者,但另一组数据显示,他们和自认为是冒险型和激进型投资者在投资组合和产品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而更有高达4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制定财务计划的时候没有考虑风险。

报告显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论:新富人群自认为其投资行为偏于谨慎,这一认知与他们实际高风险的投资行为相矛盾。

报告的数据和结论都显示出我国中产家庭对于风险认知的有限性,且和他们审慎的自我认知相悖。这次“原油宝”事件中,许多不具备投资“原油宝”资质的,风险评估偏好较低的客户选择了原油宝这样高风险的产品,也正好与报告结论相互印证。

是什么造成了家庭财富管理风险的不适配?

风险认知偏差正是家庭财富管理中风险不适配的原因之一。

我们感受到的主观风险与风险的客观存在本身是有差异的。主观风险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人们对于风险的主观认识和知觉。受到教育背景、投资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主观风险认知难免会与实际存在的风险发生一定的偏差。

另外,一些认知偏差也会起到影响作用。代表性偏差使得人们更倾向依据容易想起来的事件来判断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比如说一个经历过身边朋友炒期货暴富的人和一个经历过朋友因为炒期货破产的人对于期货这种投资品种的主观风险认知是肯定不一样的。

这样的偏差通常会使得一个人高估自己常见的风险事件的概率而低估自己不熟悉的风险。 

信息的“过载”也可能导致我们在家庭投资决策时产生风险认知偏差。研究发现,当投资者收到更多信息的时候,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对风险有更全面的认知,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但事实上,更多的信息只能增加决策的信心,而不能增加决策的准确性。

例如原油宝背后的交易规则和产品设计等信息,客户看似可以通过合同和APP介绍而获得大量信息,但其实并不能理解条款背后代表的风险。

市场因素也是导致家庭财富管理风险不适配的另一原因。

根据高金-嘉信联合发布的财富健康报告显示,地产的配置在家庭资产配置中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并且配置意愿和实际配置比例逐年增加。在2018年,36%的受访人群倾向于投资金融产品而非房地产,该比例在2019年降至9%。此外,倾向于投资房地产而非金融产品的比例从2018年的19%上升至2019年的27%,增长8%。

房产在过去十年给人们带来了收益“既高又稳的思维惯性”。导致人们忽略房产市场的变化和逐渐积聚的风险。人们的喜好也催生了市场的过度火热,不断提供房产产品以供客户选择。

与房产相比,其他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选择似乎并不太多。曾经火热一时的“余额宝”收益重回2%时代,也逐渐失去对客户的吸引力。这时候市场供应像“原油宝”“钱端”这样的产品,客户出于迫切的配置需求很难识别风险,更不用说考虑风险的适配性。

应该如何做到家庭财富管理的风险适配呢?

要防范“原油宝”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做好家庭财富管理的风险适配,投资者本身、金融机构和监管都应该做点什么?

家庭内部如何做到风险适配?

首先,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风险认知能力,关注风险本身而不是金融机构的金字招牌。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对于风险的认知会受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和经验可以影响对风险认知的程度。

其中,风险案例实际也是有效经验来源。银行爆出的每一个雷,都是一场生动的风险教学案例。有助于我们不断打破对“大”金融机构盲目的信任和金字招牌爱屋及乌的迷思。

类似的案例有很多,近期有中行“原油宝”事件,之前有招行“钱端”事件,而再之前中行中银智荟理财计7.3亿元投向安徽钰诚,而安徽钰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即“E租宝”的母公司。

我们不能做到完全识别风险,但我们可以尝试提升金融素养,一方面只考虑那些能够认识的风险,投我们可以识别风险的产品,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坚决不投。另一方面努力去了解和掌握其他风险,提升自己的风险认知能力,增加延展投资范围的可能性。

其次,我们要关注财务规划的重要性。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设定家庭不同阶段的理财目标,配合目前家庭财务情况,设定可投资资金的金额和期限,选择一次性投资或定投的投资方式。

有了良好的财务规划,各项资金的使用时间和风险要求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例如退休阶段的家庭因为目标是稳健养老,因此我们大概率不会将可投资资产放在期货之类的高风险产品中。

由于30岁家庭与60岁家庭的家庭财富配置的需求显然不同,因此风险能力和态度也会随家庭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生育、置业、失业、退休等重大事件也会影响家庭对于风险的态度,因此家庭财富管理风险的适配是动态变化的。

但对可投资金额有良好的控制至少保证了投资不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运营和基础开支,对各项投资工具的报酬与风险特性有一定的认识,就可以更好地把家庭财富管理需求和相应的工具相匹配,提升风险的适配性。

第三,提升资产配置的意识,将资产分配在不同风险但相关性较低的投资工具上来分散风险。在同样的财务规划框架下,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机构和不同的工具来实现“不将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

金融机构和监管角度如何确保风险适配?

首先,对监管而言,一方面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在投资者适当性方面的要求。今年4月17日出台的《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18条加强了对投资者适当性义务的要求也增加了对普通投资者的保护,明确了证券基金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充分了解客户,对客户进行分类,并对所提供的证券基金投资咨询服务实施风险评级、分类管理,遵循风险匹配的原则,充分揭示风险,向客户提供符合其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的证券基金投资咨询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参考海外的一些做法,通过监管机构与非盈利机构协作,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金融素养教育的普及程度。

尽管目前证监会和交易所都有投资者教育的相关内容,但实际操作主要还是下放到金融机构尤其是销售端,由于实际操作中的利益冲突,未必能使投资者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海外,以美国为例,其设有专门的金融教育办公室和金融基础知识教育委员会,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所也会提供大量的投资者基本知识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指南,并在各地举办投资者见面会与投资者直接沟通。美国消费者协会、投资人协会也会开设相关的公益课程或免费咨询等。另外,美国也把基本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中。 

最后,对金融机构而言,一方面,如监管所要求的那样,需要对投资者的适当性进行严格的把控,对风险要进行充分的提示。否则不仅仅给客户带来损失也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后患。

无论是中行“原油宝”还是招行“钱端”,都将使银行深陷声誉和司法诉讼的漩涡。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和风险把控上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持更加慎重的态度。

在销售和宣传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实质匹配,推荐产品有合理依据,切实承担尽职义务而非流于形式的风险告知。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视觉中国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