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工厂”到“内循环”,房地产业有哪些新机遇?

从“世界工厂”到“内循环”,房地产业有哪些新机遇?
2020年08月07日 20:58 秦朔朋友圈

· 陈方勇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字数 2k+·

当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被迫关闭,当TikTok可能被迫卖给美国公司,当“川建国”把美国搞得面目全非却依然拥有坚定的拥趸,我们应该清醒了,这已经不是还能不能韬光养晦“扮猪吃老虎”的问题,而是老大一定要遏制老二,为此不惜频频耍赖。

当我们无奈地看着脱钩压力上升,出口压力增加,能支撑经济的只有内需,于是一个新提法开始频繁出现,那就是“国内大循环”。

所谓“内循环”就是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完成投资、生产、消费、再投资的闭环。这样的状况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原来叫“自给自足”,后来叫“拉动内需”,都是在遇到恶劣的外部环境时的应对之策。

我们也总会安慰自己:还好我们的人口够多,地域够广,市场够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靠自己的力量照样可以循环起来。

我仔细看了国泰君安关于“内循环”的一份研究报告,有三点值得关注:

1、长期的出口经济结构导致了我国长期高储蓄、高出口、低消费的经济格局。近年来居民储蓄继续大幅攀高,今年上半年居民储蓄存款就增加了8.33万亿元!有钱不敢花和没处花是长久以来形成的问题,要拉动内需,首先就得释放消费的压力,其次就是创造消费需求。

2、释放消费压力的对策:加大医疗、教育、养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社会保障解除后顾之忧;坚持房地产调控,堵住房地产对居民消费的虹吸作用;提供产品、服务质量,吸收万亿海外消费回流,让消费留在国内;解除不合理的限购政策、税收政策,为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3、中美脱钩在所难免,尤其在高科技领域,这会倒逼中国加大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力度,最近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及开通就是一个信号。科技内循环的核心在于数字经济,“新基建”就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包括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大部分,既包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包括将已有的产业集群实现数字化转型,让产业效率大幅提升。

报告中关于房地产的部分,似乎是把房地产当成影响消费的偏负面的因素而加以防范。其实如果依照房住不炒的总定位,要防的只是财富空转的炒房,而房地产作为投资、消费双拉动的强引擎,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仍应寄予厚望。

在内循环的语境下,房地产行业的新出路在于新城市化2.0”

不妨看看最近几天曝出来的新闻:恒大新能源发布6款全新车型;前首富黄光裕低价变卖北京南站旁的悦秀城;深圳华润万象城里的主力店芮欧百货宣布将于8月底正式结束营业;日本杂货店鼻祖LOFT正式落地上海,至此日本生活方式品牌均已进入中国……而最令业内激动的是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发布《关于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这些信息叠加在一起看,有这么一些信息点:地产为产业服务运营决定价值传统百货模式已死消费升级市场基础强劲解决持有难题的金融工具正在加速落地不知你看完有没有想明白内循环下房地产该怎么玩。

举几个房地产行业的学友跟我分享的故事,来看看当下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局和机会吧。

A学友有位好朋友在某省会城市酝酿产业勾地多时,砸入了上亿的前期投入,几乎是全部的身家,本来今年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眼看就可以顺利拿地。谁成想疫情一来,相关主管领导全部被问责下岗,新上台的班子对前任的项目采取搁置的态度,这下子资金完全被占住,一夜之间,愁白了头。

(注:所谓勾地就是在了解政府想法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的实际,在产业导入、产值、税收、项目规划指标、地价、开发建设等条件上进行“勾兑”。与政府达成一致意向后,对外则设置许多挂牌门槛,然后走一个公开程序获取土地。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保证了拍卖成功率。)

B学友曾经在某头部房企里负责文旅地产板块,就在他好不容易找到了整合IP、做文旅、做内容的感觉,总部却告诉他今年这条线要准备停了,因为靠这个真的拿不到公司理想的地块。他不想回到昔日的高周转状态,于是提出辞职,准备创业,自己接着做文旅。我问他是否真的想明白了,大平台都做不成的事,单枪匹马出来做失败的几率会更大。他说他只知道艺术+商业一定是有价值的,现在只是还没找到相得益彰的最好方式。

C学友在某历史名城做营销顾问公司,自己也顺带做过几个二房东,赚钱原本轻松。现在摆在他面前有一个挑战和一个机遇,挑战是来自全国越来越多品牌公司正在进入他所在的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机遇是政府开始高度关注城市更新,眼下就有一条老街有机会去操作改造经营。他发现他面前蛋糕似乎变小了,又似乎可以变得更大,完全取决于他下一步的选择。

抛开个性化的问题,我们其实可以看到他们共同面对的是这样的困局:老路不通,新路不懂。机会在老路这里已经变成死局,越小的公司就越有可能全军覆没,前功尽弃;新路是他们隐约都能看见的,这时小公司的优势是好调头,难点就在于该如何抓住新的机遇。

进入内循环意味着原来可以全球布局、全球配置的财富、人才、资源和生产能力,现在都要收缩到一国之内来考虑,这会带来区域之间的重新平衡。新城市化2.0”讲的不再是农民进城的逻辑,而是城市之间的资源再分配。房地产的根本价值在于单位土地上聚集的资源的密度,所以走新路的重点是驾驭资源的能力。

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新城市化2.0”中房地产业面临的重大机遇也就浮出水面:

1、跟随国内产业大转移和再分工趋势,抓住都市圈化的新城镇化机遇,以城市更新、产城融合的方式深度参与城市再造;

2、抓住境外消费回流、国潮崛起和消费升级趋势,培养深度运营能力,以内容重构的方式进行商业物业资产盘活;

3、积极拥抱“新基建”,特别是医疗、大健康、数字中心等,围绕“产学研生态化”的逻辑,跟随头部科技企业做产业布局,做新型的产业园区投资运营商;

4、积极搭建或打通从私募基金到公募REITs的完整金融投资闭环,深耕细分市场(如物流、产办、公寓等),打造完整的服务体系,轻重并举做大资产规模;

5、积极拥抱科技,借助5G、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地产科技的应用改善经营效率,变空间资产为数字资产,实现资产价值的飞跃。

以上都跟卖房子的老路无关,却是能走的更长远的新路。

从制造业模式转向服务业模式,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喊了很久,现在是时候通过内循环的倒逼重新走向正路了。全球化的进程不会逆转,内循环不过是大国博弈过程中的一个缓冲,而每一次的调整都是修炼内功的好时机,此时不进化,更待何时?

作者陈方勇为城智更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更新论坛秘书长。

「 图片 | 视觉中国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