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差异

来源:秦朔朋友圈

生活和工作中见到太多长期使用英文的人,即使名校外语系硕士毕业,底层思维依然是中文,只是在表达层面用了英文的词汇和结构而已。有些人日积月累,甚至把这种中式表达的英文说得很流利。这篇文章从中文的特征入手谈谈两种语言的差别,也许能帮助到一些学习英文的朋友。

以语言的能力来讲,世界经济论坛将英文排列在第一位,得分远高于第二位,而语言中心性指数中,英文得分也远高于第二位。虽然按照第一语言使用人口来说,西班牙语和汉语都在英语之上,但是各种国际重要会议,基本都需要使用英语。

本人在英国生活20多年,据个人观察,来英国留学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个大致的划分,即积极融入英文环境的,和尽量呆在中文环境的两个阵营。

第一个阵营的留学生会尽量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机会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文,比如尽量跟英国本地人交流。浏览当地英文媒体,毕竟在中国学习到的英文,主要是针对课程的。真能达到和英国当地同学一起外出游玩谈天说地,国内那点底子根本不够。

而第二个阵营的留学生,会尽量建造一个舒适区让自己留在中文环境中,周围都是讲中文的朋友,一起去中餐馆,上中文网站,看中文电影电视剧。几乎是把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复制到了英国。除了上课和购物不得不使用英文的场合,其生活和在中国几乎没有区别。毕竟下决心走出舒适圈只需要鸡汤,而在操作层面实现目标却需要能力和努力。

很自然,第一阵营的留学生,英文会进一步迅速提高,起码处理英文信息的时候比较自然主动,不会有畏难心理,有做功课的感觉。第二阵营的留学生,会经常和中国的家人聊天,除了不得已的场合,尽量不去处理英文信息,甚至是尽量依赖各种翻译工具而不是注重提高自身英文能力来处理问题,其底层思维是绝对的中文,利用中文的概念和结构,处理英文世界的信息。

如果继续对第一阵营的留学生进行第二次划分,那么就是其中一部分的学生,会花更多的时间让自己的英文至少符合英国中产阶级的语言习惯,而另外一部分学生,会不加分别地去学习周围能接触到的英文,没有去分辨英文本土使用者的背景。

英文是一种一开口就能传递大量个人背景信息的语言,教育背景和社会阶层的差异,以及地区分化特征可以在英语口音和用词中反应得很明显。2016年的时候去哈萨克斯坦开过一个学术会,和会议主席聊天的时候他提到他是苏格兰人。我在苏格兰工作过四年,女儿也在那里出生,对苏格兰口音极为熟悉,而这个教授明显是英国王室口音,他看我稍微有些疑惑的眼神就马上补充了一句:我小时候上的私校。我略微疑惑是因为苏格兰人有一个人特征就是极其为他们的苏格兰民族传统而自豪,很多人说话有意识地保留其苏格兰口音作为身份标识。这个教授显然是后天有意识地习得了那种英国王室口音,有点腔调的感觉,的确在很多社交场合能带来一定的优势。

电影 《国王的演讲》中,如果某些读者看的是原版,也许会留意到医生说“your hubby”(你老公),而王妃对医生说 “my husband”(我的丈夫)。这仅仅是用词的差异,而口音差异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体现也很明显。比较有意思的是,很多迪斯尼电影中的反派用的也是英国王室口音,因为那种略带高傲冷漠,不太照顾语言受众感受的腔调,的确比较符合一些反派的人物性格。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由于认知方式的不同,幼儿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较强(基本上以17岁为界限,大脑的生理变化导致我们走向成年的结构性认知方式)。我女儿虽然在英国出生长大,但是三岁前她接触英文的机会并不多,三岁到幼儿园的时候其实还不会英文。但是不到两个月就可以跟当地小朋友用英文交流了。现实中也有大量的中国“小留”来到英国多年后,英文还是说的不够地道,和父母的期望值相差很大。

我们下边来比较一下两种语言的差异,也许会有帮助。

我曾经开玩笑地对一个英国同事说,汉语言是一种智慧的语言,表达较为模糊的智慧层面的概念特别自然,天人合一,六道轮回,八卦风水。都是高度综合跨度极大忽略表象的认知和表达。翻译成英文就只能很机械地去理解,缺乏那种空灵的智慧感。

中文表达如果被表象差别所牵引,必然要在认知层面像英文一样去做细微分别,而不是像中文这样尽量忽略表象直指本质。我们这个民族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种智慧。所以很多概念在汉语言中是不去分别的,比如“关灯”和“关门”,在我们这种高度智慧的语言中都是一类事情,没有本质区别,而你们却要把它们分别为“switch”(关灯的关)和“close”(关门的关),分别表示状态转换(switch)和物理位移(close)。看书,看电视的 “看”,分别对应着英文的read和watch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文中没有差别,用眼睛处理信息就是“看”,但在英文语境中就要去分别对待。

中国的羊年的时候,我不得不跟英国同事解释,他们英文中其实是没有“羊” 这个概念的,必须是山羊、绵羊等这类特指,而缺乏中文中这么一个忽略各种差别的指代各种“羊”的概念。中文的一个特征就是通用词汇和表达较多,忽略一些不必要的细节,有需要的时候根据上下文去补充细节。汉语常用字也就五六千字,当然这五六千字可以组合出更多的词汇表达,但这样已经足够读四大名著了。

不过,一个中文字的含义高度依赖上下文和语境,网络上的那个中文笑话“我一把把把把住了”,这个“把”字被用作几个不同的意思?很多英语培训机构出来的雅思高分,都会背诵一些通用句型,在根据写作的需要尽量套用,而学生却很难达到表达自己思维的程度,留学读书时小组讨论和演讲就会觉得难以应付,因为那种通用的背诵句型,根本无法对付日常沟通的复杂需求。

网上还有过一个小笑话,说在中文中“打”字太多用途了,打球,打印,打听,打拼,打字,打招呼,打电话,打情骂俏,打车,连吃的都可以打包回家,第二天放在微波炉里打一下,吃饱了就打嗝。

其实基本上是“打”后边跟的词决定了词义,打就是充当一个通用动词做个搭配意思一下就是了。上边列举的打字开头动词,对应着英文完全不同的词,所以有些留学生在词汇量不足的时候进行英文表达会很吃力。

我曾跟一个要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朋友论述英文学习的难度和重要性,他不以为然地说孩子才14岁,出去两年英文绝对呱呱叫。我说出去两年后16岁能达到英国本土孩子10岁的词汇量还能熟练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就了。英国10岁的孩子要掌握两万单词量是正常词汇量。英文中甚至有“词汇贫穷”(vocabulary poverty)这样一个概念,就是说贫穷家庭的孩子,自幼掌握词汇量相比富裕家庭孩子是较少的,这些孩子长大走入社会后,语言词汇的贫穷会让他们在思维表达和沟通上处于劣势,很难实现阶层跨越。

其实我的英国学生刚开始进行地道的学术表达时也需要背诵和学习相关学术写作词汇,才能提高。所以从偏于通用性的表达偶尔加上一点特殊描述来对付沟通的需求,转换为针对性很强的表达,是留学生需要跨过的一个关口。

研究文化差异的学术文章中,比较认可的是,中文是一种high context语言,就是高度依赖上下文和语境才能明白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的含义。而这个上下文,未必是对话此刻的上下文,而可能是长久对话中积累出来的语境。

中文的表达暗示性(implicit)强,明示性(explicit)偏弱,因为我们的文化是认可那种意会高于言传的意境的——真正的智慧的确是直指人心难以言表的。

比较一下我们的水墨画和西方的宫廷油画,我们的艺术表达以写意为主,黑白两色描尽青山绿水,尽可表达气势雄伟或寂寥清幽之意。而西方以具象写实见长,所以当毕加索开始利用这种类似中国国画的认知和表达时,对西方绘画是突破,对中国画来说却缺乏新意。

齐白石画虾初期写生为主是十对虾腿,后期写意减为八对却更为传神。京剧中马鞭道具一举就代表着千军万马,双方将领用兵器指点几个回合就表示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这种意到而形不到的表达,对意境而非实境的推崇其实也表现在我们的语言交流之中。

我们用一种暗示性的表达来追求这种言尽意无穷的境界。而英文的沟通,是尽量在交流层面追求精确表述避免歧义的,看看他们的油画和雕塑的写实追求形似,也有类似体现。

我读书期间曾经为一个律师机构做翻译,一般来说,把一页英文翻译成中文,符合我们日常汉语习惯的翻译,一般也就是半页中文。但是,这半页中文省略了很多对应的英文中的一些表达,因为那些表达在英文中重要,需要体现,而中文表达时可能经常省略。比如英文用时态来强调事情发生时对应的时间状态,中文简单带过甚至忽略,英文中的情态动词表达的语气在中文的对应表达也很有限。所以泼墨山水的中式表达转换为照片式油画的西方表达时,习惯各种英文对精确表达的使用是第一个关键的步骤。

我们在中文暗示性表达中省略的一些概念和词汇,在英文中都需要精确出来。如果你的朋友下午4点钟跟你说“我下班去买水果”,这在中文交流中很正常,平铺直叙,没有时态和限定词,尤其是熟悉的人之间,能依靠这点信息和以前的交流精确地判断出来此刻这个事情的时态。但是在习惯英式表达的人听到会觉得不够精确:你是此刻已经提前下班了即将去买菜?还是你等到5点正常下班的时候路上顺便买菜?你说话的此刻究竟在哪里?这句话在英文中表达的时候,加上时态,限定词,就可以降低歧义的可能性,提高表达和沟通的精确,毕竟西方是海盗文明起家,沟通的双方可能互不熟悉,没有长期对话铺垫出来的语境的时候,必须精确描述才能很好地沟通。

农业文明是在较为封闭环境中的人群在一起工作生活,彼此熟知,长期在一起交流沟通,省略一些不必要而双方都明白的信息会沟通更快。中文思维反应快,也应该和省略这种也许不必要的信息有关系,自己和自己对话哪里需要时态和修饰限定词来分别?自己心里自然清楚。所以中文表达偶尔结构互换不影响意思,所以偶尔在中文表达中调整词语位置意思一样(前边这两句话是不是结构不同而意思一样?我们的汉语多么包容啊,英文对语法的要求却严格得多)。

由于汉语言的这种高度依赖语境的high context (高语境)表达形式,转换为英文表达时如果进行low context(低语境)的精确表达,英文沟通会很困难。简而言之,在中文中很多默认的不需要明确表达(explicitly)的要点和限定词,意会式表达中省略的部分,可能都要在英文沟通中充分体现来降低对言外之意的依赖。前一段时间朋友孩子来家,走的时候问我,家里有酒精么?我提醒他你这种表达很中国式,我推测你需要的是酒精式洗手液,你的表达也可能是需要液体酒精,或者医用酒精棉球。

英文中的语法,动词变形,限定词,复数,都是为了降低对context(语境)的依赖而精确表达,言不尽意在汉语沟通中是正常的普遍接受的,但是在英文表达中要尽量表达精确,保证信息接收方不去依赖语境去体会意思,不会有歧义不会漏掉要点。

汉语由于其前述的通用性和意会性特点,需要双方不断互动交流来澄清一些沟通要点和确认理解的正确性。所以淘宝搭建的卖家买家互动平台对中国的网络购物极其有用,这类平台在国外类似网站用量相对较少,因为商品的明晰书面描述加配图已经比较容易让买方理解。所以汉语沟通的互动性较强,我和国内同事打交道也能感受到,互写长篇邮件结构明晰要点清楚的不多,大部分都喜欢电话沟通。而跟英国同事打交道,办公桌相隔几米互相写一个详细邮件很正常,当然有些需要互动讨论的事情也会用电话和聊天软件来节省时间。从偏重口语互动性很强的表达,转为结构性很强条理清晰要点明确的表达,也是很多留学生的一个挑战。

英文和汉语还有一个差别,就是非人主语较多。中国学生开口便是“你”“我”“他”之类的人称代词做主语,而大量阅读英文的人会明白,非人主语是英国表达的一个显著特征——整个句子读起来重点是在事情而不是人,减少人和人之间的冲突。当然英国人的表达中有隐含言外之意的也不少,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近来各种翻译工具,软件硬件都很流行,甚至有人认为翻译这个工种都可能消失。以我个人的体会,精准到位的翻译,充分体现对文化的理解,还是很难的,需要对一种文化思维定势的精确把握,技术层面要实现精准表达还是有不少难点要解决。

我念MBA时老师讲过一个跨文化沟通的案例:美国人的演讲通常以一个小玩笑来暖场,一个美国人去日本演讲的时候,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对他进行跨文化培训,特意提醒他不要用一个小幽默的方式开场,因为大部分幽默笑话都有很强的文化地域性。而到了现场,他看到自己的翻译英文非常流利,就自信地用他平时的方式开始演讲,只是把他常用的那个幽默点稍微拖后了一点。他看到听众哄堂大笑后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的判断和临场调整还是不错的。晚饭时候他跟翻译请教,怎么用日语讲那个幽默笑话,翻译告诉他:“那个幽默很难在日语文化中体现,我只是告诉大家你讲了个笑话,他们现在需要哄堂大笑一下来回应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